2017年二月十五日,有幸参与了桃园国际机场捷运的试乘,后来这两周开放民众自由试乘,或许有些读者已经体验过了,本文便是我的试乘体验报告。

当日试乘的动线,是由外国旅客抵台的观点,从(桃园)机场第二航厦站出发,抵达台北车站;但考虑到出国旅客的流程,我将顺序做了一些调整,以大家可能最关心的「预办登机」为优先。

由于本文较长,常见问题重点提示如下:

(一)由台北捷运北门站前往机场捷运台北车站比较近。
(二)预办登机目前只有四家台籍航空公司,但每天从早上六点开始就可以办理,且无需强制搭乘机场捷运前往。
(三)经过林口路段轨道高架距离地面很高,会不会很可怕?我是觉得还好。
(四)若有国外朋友来台,从桃园机场搭捷运往台北市区,建议坐在车厢右侧,景观较佳。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01

进入车站,可以见到站内的标示牌,显示主要出口方向。一般人直觉都会想从台北车站走过来,但实际上,根据导览人员的建议,从北门站比较近。

前几天有一位署名「周文军/前中正航空站主任」,也在报纸投书,其中也提到「捷运新店松山线在北门站下车,出车站后于B1层往台北地下街方向,走到底右转就可看到机场捷运通道。北门站月台到机场捷运车站月台约400公尺,动线单纯、指标清楚。」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02

一:A1 台北车站 预办登机服务

从旅人的需求与动线思考,先看预办登机服务。进入车站,就会看到指标。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03

其实从进入车站第一眼,就充分感受到机场捷运台北车站的巨大,而且在空间设计上,采取了视线通透的原则,所以从车站入口的最上层,可以一路看到月台层,层层穿透,才能深刻感受到捷运的深度与施工之不易。

虽然箭头方向是「直行」,但其实是要搭电扶梯往下。虽然一般人应该不会混淆,但我有想过是否用「往下」的箭头会更好?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04

一直到电扶梯终点,都有「预办登机」的箭头指标(往前),但往前走之后,就会碰到询问处和月台入口,会看到「普通车月台/直达车月台」的标示。

其实这时候会有一点小迷惑,因为根据人看指标的习惯,你会跟著上一个指标的方向走,但正前方却不是预办登机,所以我有跟工作人员建议,电扶梯终点的指标,应该要指向「左前方」(左斜)。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05

原来,当你「撞」到上图的月台入口,往左看,才会发现另一个小小的预办登机指示。但如果去过一次,以后就记得了。

不过刚走的路线,是从地面层入口进来的动线,我预料未来真正要预办登机的旅客,可能从地面进入的机会较少,比较多是直接搭车进入(下图前方就是临停接送区),或者从捷运转乘。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06

来到了预办登机区,宽敞的空间,中间有如同机场一般的航班资讯。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07

以下是现场贴的告示牌。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08

(补充)还有以下特别加强的注意事项:

16903489_1254469511267893_1081604579654332952_o

目前预办登机的服务,因为规定至少要出发三小时之前办理,而且目前仅有台籍航空公司,或许有些人还是认为不方便,但我听了工作人员的说明,认为他们是有考虑与衡量过的。
 
三月起正式营运时,从早上 06:00 就可以开始预办登机,对于外国旅客而言,早早就来把行李托运,还可以在市内进行半天或一天的行程,然后再搭乘捷运(或其他交通工具,并非强制一定要搭捷运,这也是和香港不同之处)前往机场,如果我是旅客,会觉得非常感激。
 
至于对于本地旅客是否需要,一句老话,就看个人习惯。我以前可能都会拖到很晚才去机场,但自从当了领队之后,无论工作或自助,早已养成提前去机场的习惯,好整以暇,心平气和,如果遇到进关大排长龙,也不必著急。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09

右方是自助报到区,如果需要柜员服务,左方仍有如同机场一般的报到柜台。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10

以下就是「自助报到」的流程示范。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12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14

A. 挑选自己所搭乘的航空公司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13

B. 同意安全事项(但仍要注意托运行李的内容,免得被拒绝托运)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15

C. 选择语种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16

D. 扫描护照。如果护照没放好,或内页折到,常会显示「护照过期」,此时不必惊慌,再重新放好扫描一次即可(除非是真的过期⋯⋯)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17

E. 输入航班编号,并按照指示完成后续流程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18

F. 取得登机证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19

G. 向前走到自助托运机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20

H. 选择介面语种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28

I. 按照指示,将行李放入正确位置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21

J. 扫描登机证,取得行李识别贴条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22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23

K. 自行将识别贴条穿过行李把手并黏合(注意:左边的红色箭头,表示行李没有在正确位置,要调整到箭头变成绿色,才能继续操作。这时候通常是因为黏行李贴条,动到了行李,微调回来即可)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24

L. 继续操作,闸门关闭,将行李自动送入输送带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25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26

M. 注意!千万别忘了领取行李的「收执联」(凭证)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29

N. 行李进入输送带,仍须经过X光安检,但人必须先退出托运行李区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27

O. 退出托运行李区之后,会有萤幕显示行李过安检的画面,确定要看见自己行李进入X光机,并没有异常警示,才算完成整个托运流程,可以离开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11

附加:刚提到的行李收执联(凭证),可以在自助报到区后方的行李状态检查机,看自己的行李是否顺利到机场。

这个功能,对于当天提前托运行李,然后进行市区半日游或一日游,再来准备搭乘捷运前往的旅客,就会用到。前往机场之前先确认行李位置,如有问题在现场可以询问或解决,才会安心。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30

补注:目前如果要说唯一缺点,就是A1站内还没有置物箱,或者可寄存随身行李的服务处,但如果需求多起来,站内空间够大,应是有地方可以设置的。

另提供给大家参考:预办登机服务,是由桃园国际机场公司负责营运,除此之外,则是由桃园大众捷运公司负责营运,再加上与台北捷运公司、台铁等单位的重叠,是需要很多单位的协调,才完成整体的服务动线。

关于临停接送区:面向台铁台北车站的一号大门左侧,就是临停接送区入口。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31

直接可以进入到预办登机以及捷运入口层,也非常方便。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33

001_预办登机流程_032

二:A1 台北车站 月台

了解了预办登机的流程之后,接下来就是捷运月台本身。退回到询问处旁,由闸口刷卡进入。

002_车站入口与月台_001

002_车站入口与月台_002

从闸口到月台层的电扶梯。

002_车站入口与月台_003

月台层。

002_车站入口与月台_004

无论在国内外,每次见到崭新的建设,总是觉得兴奋的,更何况是等了那么多年的机场捷运,心中更是有感。

002_车站入口与月台_005

002_车站入口与月台_006

002_车站入口与月台_007

三:A13 机场第二航厦站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我这次试乘,其实是从机场出发到台北车站,体验国外旅客来到台湾,搭乘捷运进入城市的流程与感受,以下就直接跳到桃园机场第二航厦,从出发点看起。

003_机场第二航厦站_001

试乘当天(2/15),车站尚未正式开放,因此会看到铁门仍拉下,如今应该都是敞开大门欢迎旅客了。

003_机场第二航厦站_002

003_机场第二航厦站_003

捷运入口位于地下二层(B2),坦白说当天从入境抵达层,仍觉得往捷运的指标不够明显,但相信通车后会逐渐改善。电梯中的资讯看板,部分也已加上了捷运的图示(最下方右侧)。

003_机场第二航厦站_004

这就是我见到桃园机场捷运的第一眼!这几年在机场进出无数次,尤其在二航厦要到美食街或便利商店,都会经过捷运施工区的隔板,每次经过时都想著不知何时能通车,如今终于正式见面了。

003_机场第二航厦站_005

站内工作人员,仍在忙碌地调校服务细节。

003_机场第二航厦站_006

003_机场第二航厦站_007

进站之后,首先会见到一整排数位互动装置艺术,像是照镜子般,又有各种不同的效果,未来这边应该会成为自拍(或拍照)圣地。

003_机场第二航厦站_008

003_机场第二航厦站_009

前往台北的月台方向。(附带一提:对照于本文开头讲到 A1 台北车站预办登机指标的小问题,这个下斜箭头就非常具象)

003_机场第二航厦站_010

而且我后来看照片才发现,天花板上的空调出口,还有世界各国城市名称的文字。想了想,这应该不是为了抵达的国外旅人,而是为了出国的旅客,来到捷运站,就有异国的兴奋感。

003_机场第二航厦站_011

003_机场第二航厦站_012

终于来到月台层。

003_机场第二航厦站_013

003_机场第二航厦站_014

003_机场第二航厦站_015

等车时,首先有一节蓝色的普通车进站,车上也有团体试乘的民众。

题外话,其实如果早年去过日本旅行,从成田空港入境,搭乘过京成电铁 Skyliner 的人,应该就容易明了。2010年七月以前,Skyline 还没有专用路线,与一般列车共线,就会有各站停车的普通车与快速、特急等差别。我也曾经搭过各站停车,中途还要转乘的地铁共线列车。

所以桃园机场捷运,单纯只有直达车(紫色)与普通车(蓝色)两种,算是非常容易分辨与理解的。

003_机场第二航厦站_016

003_机场第二航厦站_017

003_机场第二航厦站_018

我们继续等待下一班直达车。

003_机场第二航厦站_019

〖最新优惠讯息〗桃园机场捷运自3月2日正式营运后,凡使用电子票证(悠游卡、一卡通、有钱卡)在A12机场第一航厦站、A13机场第二航厦站及A14a机场旅馆站这三站的范围间进出都不会扣款,对赶时间却走错航厦的旅客、早到机场想要享受其他航厦服务设施的旅客,或是机场内有勤务需求的工作伙伴们都是一大福音!

17097411_1259805774067600_3616102319102090348_o

四:从 A13 机场第二航厦站 到 A1 台北车站

很快地,下一班直达车进站。终于等到了正式体验的时刻。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01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02

上车之后,迫不及待拍摄车厢内观。根据导览人员说明,普通车的座位,采用的是如同台铁区间车一般的两侧「通铺」座位形式,而直达车,则是如同下图般的座椅。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03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04

多半是两人座,也有面对面的四人座位。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05

直达车的位置显示,仅标示出沿途停靠的几站。「保留未来使用」,料想是第三(四、五⋯⋯)航厦备用。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06

每节车厢的置物空间略嫌不足,可能会是未来的一项挑战。导览人员说明,其实每班列车会有一节行李专用车厢,供预办登机运送行李使用,但那是方便从台北到机场的旅客,如果是从国外抵达的旅客,势必还是需要自己推行李。未来会不会推出「寄放行李车厢」的服务,这流程或需要的时间可能还需要仔细考量。

无论如何,由台北前往机场的旅客,鼓励多使用预办登机,会比较轻松。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07

车厢内的各项资讯标示。包括列车位置、航班资讯等。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08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09

座椅旁的按钮是阅读灯,座椅本身无法往后躺。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10

座位前方空间示意。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11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12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13

开车不久之后,从地下上行到高架,视野为之开阔。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14

沿途一切,无论美不美,都是崭新的风景。更庆幸有试乘的机会,兴奋地在车厢两侧来回观看,不想错过任何一边的景观。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15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16

桃园市芦竹区。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17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18

原本的杯架,据导览人员说明,考虑到实用性,未来会陆续改装成USB充电区。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19

靠近林口一带,即将和中山高(国道一号)平行,景观也变成是高架道路的对应。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20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21

林口交流道与长庚医院。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22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23

进入到与周边建筑距离相近的区域,就得设置隔音板(隔音廊)。虽然会影响视野,却是不得不的必要设施。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24

在长庚医院站暂停,月台对面正好停靠著对向列车。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26

过了长庚医院站之后,就进入沿著体育大学和青山路「下山」的路段,也是传说中高架桥高度最高的区域(最高达到46公尺,坡度4.9%)。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29

特地靠到窗边,来拍摄体验这个高度的实际感受。最高的路段全长近三公里,从青山路到新庄中山路,我推测也是因为工程实际需要,必须延缓轨道坡度,往桃园机场的列车才容易爬升。

无论如何,因为台北盆地和桃园机场之间,就是隔著林口台地,除非采用以往台铁路线,沿大汉溪绕行树林、莺歌,否则势必要采用这样的捷径。这也是工程技术成熟之后,才能实现的方案。

再说个题外话,如果按照成田空港的京成线来比对,则过去数十年,它采取的仍是现有铁路(在来线)的延伸,等于是从桃园火车站拉一条支线上去,2010年之后,才有 Skyliner 专属的路线。但无论如何,建设总是要趁早(远目)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30

以一个外来旅客的心情,满怀期待,就要进入台北盆地了。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33

机场捷运是从新庄的丹凤/回龙一带进入台北盆地,沿途主要也是新庄区的各类型建筑与景观。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34

靠近住宅大楼,仍须设置隔音廊。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36

往好处想,铁皮屋算是台湾建筑特色之一,本路段能让外来旅客充分体会。但这张图真正要看的,其实是第一次见到台北101(图中央偏左),虽然很远很小。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39

左侧(北边)出现观音山和大屯山,这也是我期待的景观之一。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40

机场捷运在新庄区的路线基本和台一线平行,途中会与65快速道路交叉,增添了景观的丰富性。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41

靠近新北产业园区站,崭新的住宅与厂办大楼就成为重点。看了地图才知道,原来这就是以往认知的五股工业区周边。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44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45

在新北产业园区站暂停。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47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48

从车站驶出之后,左侧北边淡水河口方向,观音山和大屯山,这对守护著盆地入口的兄弟,容姿清晰。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49

捷运路线从这里跨越二重疏洪道,然后沿著三重区的疏洪东路而行,窗景正是疏洪道内的大台北都会公园,对面是新庄的天际线,是全程景观最好的区段。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50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51

跑步,自行车,大台北人的日常休闲生活。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52

台一甲线,重新桥。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53

从疏洪道出口转入淡水河畔,前景是新北环快、中兴桥,中景是台北车站前的新光摩天大楼,远景可见台北101,过了这个路段,即将转入地下,可说是抵达目的地前最精华的一幕。

35分钟的车程,即将结束,做为一个外地旅客的心情,可说是愉悦地抵达台北车站,前往下榻的旅宿,或第一个目的地。

004_从机场到台北_054

整体来说,如果要我推荐给外国来的朋友,如果是从桃园机场进台北,会建议他选择右侧的座位。

五:综合感想

虽然目前的桃园机场捷运,仍有细节需要改善,但各位应该可以体会到我的兴奋之情。

需要改善的部分,主要集中在车厢内部的空间规划,例如放置行李的空间,以及座位前方的距离等等;其余在服务流程和硬体方面,除了我提到的少部分指示牌的意见之外,大致都很满意。

回想我曾经搭乘过的各国机场轨道交通,从成田空港的 NEX 和 Skyliner、羽田空港的单轨电车、香港的机场快线、上海的地铁二号线与磁浮列车,还有首尔、伦敦、巴黎、温哥华⋯⋯等各大城市的机场专线或共线,无论如何,继小港机场的高捷,以及桃园机场的文湖线之后,做为台湾主要国际窗口的桃园国际机场,终于有专属的捷运,还是值得欣慰的。

桃园国际机场 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脸书粉丝专页

桃园大众捷运 Taoyuan Metro 脸书粉丝专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