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切斯特頓(G·K·Chesterton):如果你流落荒島,想要帶一本什麼書?切斯特頓回答:“《託馬斯實用造船指南》(Thomas’s Guide to Practical Shipbuilding)。”這個機智的回答或許引人發笑,但這也意味着荒島唱片節目再也不請他做嘉賓了。然而切斯特頓的妙語確實提醒我們去注意一個平凡但經常被遺忘的事實:

“書”並不僅僅指那些“文學名著”或是“你一直想讀但從沒有時間或勇氣去讀的小說”。一本書可能完全以實用爲目的,但它對西方社會的歷史影響卻是深遠的。

歐幾裏得的《幾何原本》(Elements)是兩千多年前的一本教科書。恐怕很少有書蟲會在一天的勞累之後,拿起歐幾裏得做睡前讀物。但《幾何原本》的影響是難以計算的(有點諷刺的是,這本書講的就是計算)。

與此相似,絕少有讀者會帶一本約翰遜博士(Dr Johnson)的字典泡熱水澡,但其後的每一本字典——從美國的《韋氏大詞典》到成就驚人的《牛津英語詞典》——都從中獲益良多。

這些書是時代的產物,但也反過來影響了之後時代的文化與知識軌跡。這就是本書的主題。

【英】奧利弗·特爾(Oliver Tearle)著柳建樹 譯

ISBN:978-7-300-26434-9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01

49.00元

事實上,《祕密圖書館》這本書試圖探索並回答一些我好奇已久的與書籍相關的問題。其中一些問題我已經在我的博客“有趣的文學:文學趣味圖書館”(Interesting Literature:A Library of Literary Interestingness)中有所回答。但其中的大多數問題,尤其是那些文字之外的問題,是這本書中獨有的。歐幾裏得的哪些舉動是富於原創性且重要的?科幻小說真的準確預言過未來嗎?誰寫了第一本食譜?維多利亞時代的人真的都一本正經嗎?他們的小說真的迴避性事嗎?

《祕密圖書館》試着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它有兩個相互關聯的目標:一是揭示名著鮮爲人知的一面,二是說明某些無名的書籍是如何與我們熟知的世界有着驚人的密切關係的。它從熟悉中尋找陌生,從陌生中尋找熟悉。簡言之,它嘗試發現人類所寫過、錄入過、刻過、口述過或製造過的最知名和最無名的書中鮮爲人知的一面。

在書籍的世界中深挖一點,你就會發現各種未被講述過的故事。

據說卡夫卡在做保險理賠員的時候,發明瞭安全帽。

每個人都聽說過希臘的古典詩人荷馬(Homer),但有誰聽說過戲仿荷馬的作家們呢?

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的短篇小說聲名卓著,但幾乎無人知曉他那本令人驚訝的書——事實上那是他一生裏唯一暢銷的書。

我們都知道莎士比亞(Shakespeare)寫了一部名叫《哈姆雷特》(Hamlet)的戲劇,但他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劇作家。

本書關注的就是那些被忽視的書,那些掉到了圖書館書架背後並已經被遺忘的書。但有時一本經常被看的書也會出現在本書的考察範圍內。

我肯定不會說但丁(Dante)的《神曲》(Divine Comedy)少有人知,但有多少人真正讀過它呢?因此,那本書中“屁聲大震”的時刻是中世紀文學隱藏最深的祕密之一。

傳聞但丁在喫飯或閱讀的時候,教他的貓用爪子爲他舉着蠟燭。

《祕密圖書館》不想成爲“影響了歷史的九十九本書清單”或是“人一生必讀的九十九本書彙編”,因爲我討論的一些書並沒有留存到現代,其中還有一本甚至可能壓根兒就沒存在過(我會在適當的時候解釋)。相反,它是好奇心的混合物,是對一間想象中的圖書館的快速瀏覽——圖書館裏堆滿了我們熟悉或陌生的書。

我討論的每一本書都向我們透露了一些它所產生的時代的信息。作爲一個整體,它們對我剛纔提到的問題給出了一些意味深長的回答。

福克納每年都要重讀一遍《堂吉訶德》。

這本書由九個章節組成,大體覆蓋了從古至今的主要歷史和文化階段:古典世界、中世紀、文藝復興,等等。過了17世紀中葉之後,每件事都變得有趣又複雜起來,尤其是一塊叫作美洲的新大陸這時也開始出版書。我用獨立的一章來講美國17世紀至19世紀書籍的發展,也用同樣的方式處理歐洲大陸書籍的發展狀況。所有這些在最後一章裏重新組合,聚焦於20世紀的西方現代性。

開啓圖書館之旅前還有一件事。在每一章中,每一本書都和之前的書有所聯繫。這種聯繫有時明顯,有時需要一點時間才能發現,但它們肯定存在。希望你在尋找這些聯繫時獲得樂趣,就像我一樣。

奧利弗·特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