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以南,各個地方菜拎出來都能單打獨鬥。湘菜辣、浙菜鮮、徽菜重油、粵菜無所不包。而贛菜則銷聲匿跡,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十二大菜系全都沒有贛菜。江西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漁米之鄉,怎就沒有贛菜的一席之地呢?

不少人爲贛菜感到可惜,江西美食雲集,吳菜的甜鮮、湘菜的辣、粵菜的細都能在贛菜中找到影子。因爲沒有哪個省份像江西這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八大菜系,贛菜周邊就佔了五個。贛菜,真算是一腳踏進美食包圍圈裏了。但你要說贛菜不值一提,4500萬江西人肯定是不服氣的。

贛菜派系割據,各自爲戰,競爭力令人擔憂

各自爲戰的贛菜,豐富卻不具競爭力?

贛菜其實被咱江西自己人所誤導了。例如,有人要問江西人什麼是贛菜的代表?正宗的江西人肯定會自豪地說是江西米粉呀。江西是一個嗦粉大省,拌粉、炒粉、湯粉.....吉安貢粉、萍鄉炒粉、南昌拌粉、宜春扎粉、撫州泡粉、景德鎮冷粉。江西從北到南每個地方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粉,可米粉能算得上菜嗎?那江西還有比較出名的南昌瓦罐湯,有人會說瓦罐湯製作簡單,包教包會,不能代表江西?江西人連自己都沒有肯定的贛菜代表菜,他人怎會瞭解呢?

贛菜派系割據,各自爲戰,競爭力令人擔憂

江西 米粉

贛菜派系割據,各自爲戰,競爭力令人擔憂

南昌瓦罐湯

不僅如此,贛菜內部還派系林立。以省會南昌爲代表的豫章菜系,其實是調和了四方雲集客商的口味,以燒燴煨與煸炒爲代表性特色,如(藜蒿炒臘肉、新雅四寶、瓦罐湯)等。贛東的饒幫菜,上饒因爲地域接近浙江,一個市內就分爲幾種派系,信州派(信州雄魚頭燒豆腐)、旭日派(田敦炒牛肉)、鉛山派(鉛山燙粉)、鄱陽派(鄱陽三色魚)等。九江潯陽菜系,擅長燉、蒸,例如(潯陽魚席、廬山石魚、鄱湖胖魚頭)等。還有贛州客家菜系贛西萍鄉偏辣菜等。只是因地域原因才形成了豐富的贛菜,這樣連口味都沒統一的贛菜,怎麼和周邊五大菜系競爭?

贛菜派系割據,各自爲戰,競爭力令人擔憂

贛菜派系割據,贛菜如何統一?

江西人洪禮和在《贛菜新譜》中寫道:"贛菜,贛人勞動所創,生息所繫,習俗所釀,史地所蘊。"江西人民辛勤勞動創造的豐富物產是一切贛菜的基礎。被稱爲"物華天寶"的農業大省江西,盛產各類食材,形成了取材極爲廣泛的贛菜,贛菜喫的就是原汁原味。也有人說:"贛菜就是農家菜。"用一句詩來形容贛菜:"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贛菜派系割據,各自爲戰,競爭力令人擔憂

江西的地形,像一個北面敞開的大口袋。四周的羣山圍繞着江西,四方的水都匯入到全省唯一的出口——鄱陽湖。江西的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形影響。既然無法統一全省的飲食文化,那可以統一局部城市的飲食特色組成有江西特色的城市飲食羣。江西北部的九江、南昌、上饒三個城市可以聯合起來,它們都是江西比較出名的城市,擁有龐大的資源。並且這三個城市又都依附於鄱陽湖,結合鄱陽湖的產物和江西特色產物,將贛菜打造成具有鄱陽湖、原生態、原汁原味的菜系。無論是漁獲還是山珍,勞動收穫後的美味就是江西人最鍾情的味道;無論施以辣味還是鹹口,忠於食材的原味是江西人對食材的最大尊重。

贛菜派系割據,各自爲戰,競爭力令人擔憂

上饒鉛山燈盞稞

贛菜原滋原味的口味,是所有出門在外的江西老表所思念的。很多贛菜做法看起來很簡單,但在江西豐富物產的支持下,就能煥發出無比的美味。

藜蒿炒臘肉 南昌豫章菜系,藜蒿本身是鄱陽湖的普通水草,這道菜是最早生活在鄱陽湖的漁民發明的。藜蒿烹飪後有一股特殊的水草清香,受到食客們的喜愛。

贛菜派系割據,各自爲戰,競爭力令人擔憂

鄱湖胖魚頭 九江潯陽菜系,做法也很簡單,只是加料蒸制而已,但卻能名列贛菜之首。只能用這句話概括:"一片湖道盡贛鄱情,一道菜嚐盡鄱湖味。"

贛菜派系割據,各自爲戰,競爭力令人擔憂

三清臘板鴨 饒幫菜,三清臘板鴨瘦肉多、幹度好、營養佳、肉嫩皮薄、骨脆肉香、臘味醇和、鮮爽美口。實爲"江南美味珍上品"。

贛菜派系割據,各自爲戰,競爭力令人擔憂

井岡煙筍 贛西萍鄉菜系,正宗新鮮的井岡筍剝開經過山泉水煮,再用木炭文火焙烤至幹,燻製成黑褐色的筍乾。再佐以紅燒肉,就能嚐到井岡煙筍的極致。

贛菜派系割據,各自爲戰,競爭力令人擔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