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949年8月18日,毛澤東發表了文章:《別了,司徒雷登》。

紀念逝去的燕京大學

1918-1919,盔甲廠時期的燕京大學。1919年,美國美以美會,公理會,美北長老會,英國倫敦會將三所教會學校合併,聘司徒雷登任校長(左2)。初名“北京大學”,最後定名爲“燕京大學”。燕大大門,校匾是英文“Peking University”

洪業(左一)、司徒雷登(左三)、劉廷芳(左四)

燕大男校大門內的影壁

1920,麥美德女士(Mrs. Miner)出任合校後燕京大學首個女部主任,在任三年。麥美德1887年來華,先在美國公理會設在通州的潞河中學任教,1903年受聘貝滿女校任校長,隨即按照潞河中學的做法,創建大學課程,於次年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所女子高等學校華北協和女子大學。

1920,燕京大學剛組建時的閱覽室

1920-3,華北協和女子學院門前的女生們

1920-3,燕大學生在公理會院內俱樂部活動

1920-3,華北協和女子大學併入燕京大學成爲女部。華北協和大學(潞河書院)併入燕京大學。燕大男女合校聯歡會在燈市口佟府夾道美國基督教公理會院內舉辦,司徒雷登、蔡元培等出席,慶祝並校合影。

1920s,燕大女校同學班級郊遊

1920s,燕大女校組織參觀古觀象臺天文儀器

1920s,燕大以班級組織參觀故宮(古物陳列所)

1920s,燕大宗教學院的兒童

1921,司徒雷登和燕大教師合影

1921,燕京大學畢業植樹紀念儀式

1921,燕京大學男子排球隊

1921,燕京大學校慶師生郊遊

1922,燕京大學女校大門,原華北協和女子大學(佟府)

1922,容庚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讀研究生,畢業後歷任燕京大學教授、《燕京學報》主編兼北平古物陳列所鑑定委員

1922,燕京大學畢業植樹紀念儀式

1922,燕京大學女校學生到天壇遊覽

1922,燕京大學女生表演莎士比亞《無事生非》

1923,燕京大學女生表演京劇

1924-1926,司徒雷登(中)和教授合影。洪業(右二)、劉廷芳(左二)等

1924-1926,燕京大學組成地方服務團在北京內左二區開展各種社會扶持活動。組織孩子們到公主墳野餐和郊遊

1924-1926,燕京大學組成社區服務團在北京內左二區開展各種社會扶持活動。在北京內左二區(第二警務區)設置的地方服務團事務所,門前的是地方襄理人員

1926年任燕京大學教授的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中國現代哲學家,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1927,燕京大學化學實驗室裏

1927,爲老院長麥美德女士舉行茶話會

1927,燕京大學文學院教授許地山。1917年考取燕京大學,後留學美國。1927年回國後受聘燕京大學文學院任教,七七事變後積極抗日,後避居香港,1941年病逝

1927年7月起,語言學家、文學家、文學批評史家郭紹虞,在燕京大學中文系任教授14年

1928,師生參加貧困兒童暑期學校活動

1928,洪業任燕京大學歷史系主任、圖書館館長。1915年赴美留學,畢業於俄亥俄州韋斯良大學,後入哥倫比亞大學,獲文碩士學位。歸國後執教於燕京大學。在中國哲學、文學、史學、語言學等方面均有較深研究。1946年春赴美講學,後定居美國。

1928年翁獨健考入燕京大學歷史系,1935年赴美留學,1938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同年入巴黎大學深造。於1939年回國,先後任雲南大學、北平中國大學、燕京大學等校教授,史學家、教育家,對蒙元史有較深研究。1949年後兼任燕京大學代理校長

1928,燕京大學國文系,由左至右爲沈士遠、馬蒙、許地山、馮友蘭、吳雷川、周作人、容庚、郭紹虞、黃澤通

1928,燕京大學教育俱樂部成員在南北閣西側合影

1928,燕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合影

1928,女子田徑隊在華北高校比賽中獲得第一

1928,女子學院學生,巾幗不讓鬚眉,表演武術對刀

1928,燕大學院執行委員會合影,前排中爲吳雷川

1928,燕大研究北京委員會成員,左二爲陸志韋

1928,燕京大學英語系老師合影

1928,燕京大學宗教學院的短期培訓班

1929,首任華人校長吳雷川 (1929-1933年在任)

1929,司徒雷登與託事部主席富蘭克林·華納(Franklin Warner)合影。國民政府通令收回大學教育權,校長鬚由國人擔任,自此司徒雷登改任教務長。富蘭克林·華納到燕京大學出席首位華人校長吳雷川的任命就職儀式

1929,司徒雷登和燕京大學校務會同仁

1929,燕京大學女子學院學生在打籃球

1929-2,燕大冰球隊與美國大學冰球隊友好比賽

1929年5月,顧頡剛任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歷史系教授,又兼在北大上課,主編《燕京學報》。1934年初與譚其驤等籌備組織禹貢學會,創辦《禹貢》半月刊。1936年人歷史系主任

1929年6月15日下午4時,冰心和吳文藻在燕京大學臨湖軒舉行婚禮時的合影。二排左起:劉紀華,吳文藻,冰心,陳意,江尊羣。三排左起:謝爲傑,楊子敬夫人(冰心舅母),司徒雷登,鮑貴思,薩本棟

1930,錢穆因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爲燕京大學國文講師。錢穆居北平八年,先後授課於北京、清華、燕京、師大等名校。抗戰軍興,輾轉任教於西南聯大、武漢大學、華西大學、齊魯大學、四川大學、江南大學等校。著有《國學概論》、《國史大綱》等

1930,燕京大學復活節活動

1930,燕京大學男子籃球隊

1930,女子學院學生在博伊德健身房上體育課

1930,女子學院學生爲貧困兒童提供教育服務

1930,燕京大學體育老師 (Robert Chao) 教導練習鞍馬

1930,燕京大學校友評議會在校園內遊行

1930-5-31,燕京大學合唱團合影

1930s,司徒雷登與劉廷芳在頤和園合影

1930s,教師結婚花轎在貝公樓前巡遊

1930s,燕京大學的女教師

1930s,女學生在洗衣房洗衣服

1930s,外籍教授 (V. E. Nash) 和他的家人

1930s,燕京大學學生排演戲劇

1930s,學院執行委員會,左一梅貽寶

1930年前後,大一女生在校園內

1930年前後,着明式書院袍冠的燕大學生

1931,雷潔瓊從美國南加州大學社會學系獲得碩士學位後,欣然受聘於燕京大學,教授“社會服務概論”、“貧窮與救濟”、“家庭問題”、 “兒童福利問題”和“社會服務實習”等課程。

1931,女生在教師指導下作體操練習

1931,走出書齋, 到北平近郊遊覽

1931,宗教學院院長趙紫宸與夫人聖誕節在家招待學生

1931,宗教學院師生看望農村教友

1931,鄭振鐸應郭紹虞之邀,出任燕京大學中文系主任

1931-6,燕京大學禮拜日宗教活動

1931-7,宗教學院師生攀登西山

1932,燕京大學女子棒球隊賽場合影

1932,燕京大學女子棒球隊合影

1932,宗教學院師生在南北閣前留影

1933,燕京大學禮堂開大會

1933,葉文超1930年畢業於燕京學社,後入密歇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回國任教於燕京大學文學院社會學系

1934,燕京大學校長陸志韋(1934-1937,1945-1952年在任)。一解放,他就提出要把燕大完整的交給國家,1951年2月,毛澤東還親自任命陸志韋爲國立燕京大學第一任校長。抗美援朝後遭受批判,此期間翁獨健代理校長。1952年夏,燕京大學撤消,陸志韋調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任一級研究員。文革再受迫害,1970年含冤過世。

1936,女子學院的學生在打網球

1936,校務長司徒雷登與校友會師生合影

1936,燕京大學學生會成員合影

1936-1937,師生準備去偏遠農村傳福音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