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書看得快而且記得住,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做到的人每個都會有自己的方法。反問一句,為什麼要求記住呢?如果急功近利,就不太好了。除了需要記憶無聊的考試,很多的書是不必記的,看過了或者沒有看過的,它在生命中就好了。

書看得快,很好做的,一目十行就好了。比如我當年看小說,三十天可以看二十本,都用眼睛掃的,不必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掃到景色描寫,PASS過去,真是一個走馬觀花,囫圇吞棗,也不管它有用無用,看得痛快就好,要記住它幹嗎 。

進入正題,真要快而記得住,歷史記載中有很多過目不忘的人,比如三國中的張松,楊修拿《孟德新書》手稿一十三篇給他看,他看過一篇就記得了。再如晉時道安法師也具有過目成誦的本事,講對佛法傳播的貢獻,就大家知曉的,除了鳩摩羅什、玄奘大師,就是他了。

這些我們看以為是奇人,在他其實很平常,不是天生的,而是修來的,累生修行帶來的氣質種性。所以讀書不必那麼功利,不是為今天而讀的。要過目成誦,最好的辦法就是修行了,增強定力與開發智慧。從提高專註力開始,用心看,看到心裡,自然在心裡,不用特別記住而記住,用時自然出來了。


<短語微聊>——(6)

「怎麼看書.看的快.記得住」呢,可以學習並掌握「速記法」。

在N多年前,為了提高閱讀速度.積累更多的知識,曾經學習過「速記法」。以前.看書讀報都是紙媒,很怕書櫃做小了.不夠用;現在.是電腦和手機.閱讀方法大同小異,一個U盤能載入幾個書櫃的圖書,比過去省時.省力。

順便提一下,還學習過「速寫法」,為了提高寫字速度.節省時間。以前.業餘創作要「爬格子」及"補天窗」,投稿要去郵局掛號郵寄,比現在的「敲鍵盤」費時.費力。

「速記法」.仍然是網上瀏覽的省時.速記的優選方式。

(圖片選自網路)


看書,看得快,又記得住,實際上不是難事。舉個例子,我兒子是個小學生,學習上的知識不見得一次都能記住,但是同學們說的順口溜啊,俏皮話啊,一遍就記住了,還回家講給大人聽,他的同學們也都是如此。

發現這種現象,我也思考過原因,歸根結底,就是興趣所致。他覺得好玩,愛聽,就記得清,記得牢。

小時候看書,沉浸其中,飯可以不喫,覺可以不睡,自己彷彿進去了情節,體會主人公的愛恨情仇,跟他一起哭,一起笑。合上書,看過的文字都歷歷在目,細節都不會忘。所以,興趣是最好的方法!

有人會說,沒興趣怎麼辦?我們可以看啊,沒有人生來愛看書,都是通過種種方式培養出來的。所以,看書呢,興趣到了,自然就會又快又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