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之所以將這三者聯繫在一起,恐怕都是因為其中有一個羽字。不過這二武一文之三者的性格卻是大不相同,也就導致行事有所不同。

從歷史軌跡來看一下。

出生最早的是項羽,他本是楚國下相,祖輩一直都是楚國將軍,為了反秦,揭竿而起一舉成名,也因為其勇武在那之後,成就了西楚霸王的稱號。

只是這個人怎麼說呢,雖然勇悍,卻失道義,殘暴之下才有霸王之稱,司馬遷對其評價算是中肯。

司馬遷: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其中「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一句,說的最為地道。

項羽死後漢朝當立,又迎來興衰,也在末年迎來了另一位勇武之人,正是關羽。

關羽此人哪怕死後亦是封神拜相,十足傳奇。

可是本人呢?其實本身有一股子傲氣,發於骨血之中,比之項羽更甚,因此才成了後人對其前後半生評價兩言,更導致自己死後都身首異處。

關羽的前半生可謂英勇驍戰,善於謀略。斬華雄,取顏良文丑之首,都是勇猛難當,後有水淹七軍,哪怕藉助了地理環境,也說明絕對不是有勇無謀之人。

更有義薄雲天,忠貞不移。劉關張三兄弟哪怕歷史沒有桃園結義,也有記載關係極好。更有華容道捉放曹,體現了恩必償的情義。

正是這樣一個人,卻由於太過孤高自傲,向來瞧不起士族,更瞧不起孫權那些江東人事,先拒婚,後惡言傷人,終於將孫吳推到曹魏一方。這不僅是個人喜好,也是不重大局。

也正是因此,在最後敗走的時候,就連諸葛亮與劉備都沒有出兵幫忙,只落得個敗走麥城,身首異處。

哪怕身死,呂蒙白衣渡江接手荊州的時候,竟然百姓沒有什麼反彈,這更說明其從鎮守荊州之後,就愈發的自負自傲,導致民心無所向。

所以關羽前半生是成功的,可後半生卻有失偏頗。

就在這位英雄倒下之後,時光兜兜轉轉來到唐朝,次數沒有戰亂,更有儒道釋三家並行,屬於文化宗教大發展的年代。又有一名奇人帶著羽之名出現了。這就是陸羽。

陸羽此人可以說身負一代匠人的精髓。陸羽一生嗜茶,也精於茶道,可他不僅僅將此作為愛好,更作為事業。

在對茶葉濃厚的興趣使然下,他開始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不僅品,更研究了茶的來龍去脈。

最終以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更是在唐代就已經被稱為茶聖,併流傳至今。

其實三人有文有武,更不是同一年代,不好評斷。但若硬要說的話,不妨從兩點出發。

單論成就,陸羽第一,其文化流傳至今,乃是絕響。項羽第二,一度成為佔據半壁江山的英雄人物,也許當年若勸說韓信成功,就沒有劉邦什麼事情了。關羽第三,一生勇武成了上將軍,最後卻攻城不下,更失去了自己的城池可謂敗筆。

若說性情,仍舊陸羽第一,一生專註,更有流傳之心,是可謂一流的性情。關羽第二,雖然自負有過之不及,卻有著俠肝義膽與忠誠之心。項羽第三,縱容千般勇,一日屠城魔,正是說的他,暴虐最終也讓他走向了滅絕。


關羽,東漢末年名將,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文武雙全,忠肝義膽,但性格剛愎自用。被後人神化,稱為"武聖",關帝廟全國更是比比皆是,還被稱為"武財神",在家裡,店鋪裏供奉著以保發財。已經是一種民間信仰的流芳千古了。

項羽,楚國名將,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之說。破釜沉舟,霸王別姬,是我們對他最熟悉的故事。其實項羽在軍事上也有很高的建樹,他被稱為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雖然最後被劉邦打敗,自刎烏江,但不說明他不會帶兵打仗。陸羽,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對茶做出了長期深入的研究,對茶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編纂了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茶是中國的驕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飲茶可以思源。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博士,將中國茶葉作為中國四大發明之後,對人類的第五個重大貢獻。而陸羽可以說是茶文化的鼻祖。


感謝小悟空的邀請!這三位雖然名字後面都帶「羽」字,但是他們生活在不用朝代,各自的功績也是不同的,今天我就和小夥伴們聊聊這三位。

說起關羽估計沒有人會不知道吧,他是三國時期蜀國的著名將領,後人對關羽非常的推崇,現在全國各地都還有關帝廟,關羽被歷史上的統治階級稱為「武帝」,與「文帝」孔子齊名,現在很多人還在供奉著關羽,稱為關老爺,可見民間對關羽的崇敬。

關羽最為突出的性格特徵就是忠義,其中包含著多重豐富的內涵,有對國家社稷黎民之忠,有對君主兄長朋友之義。關羽還是一個武藝超羣、有著崇高道德修養的賢能之才。同時,關羽性格也有弱點,就是是生性驕傲,聽不進勸諫。

對於項羽的評價自古以來人們對楚霸王項羽褒貶不一,有人稱他為「一代梟雄」,也有人稱他為「有勇無謀的匹夫」。項羽雖然勇猛善戰,叱吒風雲,在推翻秦王朝的過程中建立了偉大的功績,但是他在政治上卻極卻是個文盲。在推翻秦朝統治以後,他目光短淺,策略錯誤,企圖恢復春秋、戰國時代的封建貴族政治,燒殺破壞,以至喪失民心,最後烏江自刎。

說起陸羽,恐怕很多都沒有聽說過,但是有一個行業的人肯定是知道他的,這就是茶業。陸羽是唐朝人,因為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著作《茶經》,而被世人稱為「茶聖」。在中國茶文化史上,陸羽所創造的一套茶學、茶藝、茶道思想。他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為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專註於歷史解密,分享歷史趣聞,盡在李哥講史!喜歡的小夥伴們,可以加關注點贊或者評論!


關羽、項羽、陸羽,是三個不同朝代的人,前兩個是厲害的歷史武將,都有過人的武藝,有傑出的統領大將之風,陸羽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

關羽

三國時期,劉備身邊的得力武將,被譽為「武聖」,也是現代人傳頌的大神,在我們民間家喻戶曉。春節過年的時候,我們一般買門神貼聯的時候,經常都會選擇關羽和張飛,可見關羽和張飛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

關羽做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自然功績也蓋世,從「杯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刮骨療傷」,都可以看出關羽的厲害之處,人們對其嘖嘖稱讚。

但關羽是一個極其自負的人,在他眼裡,沒有多少人能夠讓他瞧得起。甚至在他看來,諸葛亮也只不過是一介凡夫俗子而已,但奈於劉備的情面,一直都沒有反抗諸葛亮。

正由於關羽這種自負的性格,害死了自己,敗走麥城,大意失荊州。後來慘死於孫權和曹操聯軍之手。

項羽

項羽是秦末下項人,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堪稱歷史上最強悍的武將之一,古人對他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項羽在鉅鹿擊敗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在滅秦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但最終在和劉邦的「楚漢之爭」中,敗下陣來,在烏江自刎了,草草地結束了光榮的一生。

項羽,性格有點驕傲,一直以來都沒有把死敵劉邦放在眼裡。亞父范增曾設下宴席,絞殺劉邦,卻因項羽的優柔寡斷,被劉邦用尿急的藉口,從宴席上逃跑了。在之前和劉邦結拜兄弟時,身邊的人,也曾勸項羽殺掉劉邦,但項羽都不以為是。

項羽中了劉邦的離間計,死走了范增,再到一生的結局,孤立無助,再到後來的自刎烏江,都可以看出項羽的悲劇人生。

陸羽

733年-804年,漢族人,唐朝的著名茶專家,也為後世的茶文化的傳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陸羽一生精於茶文化的研究,嗜好飲茶,他的第一部世界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對中國茶葉和世界茶業有著深厚的影響。他開啟了一個茶文化的新時代。


項羽、關羽、陸羽,僅僅因為他們三人名字中都帶「羽」字,所以把他們放在一起比較而已。不過也很有意思。

第一,三個都是聖人。項羽是「兵形勢家」的聖人,關羽是「武聖人」,陸羽是「茶聖人」。

1.項羽:

時代:秦末,公元前232年-前202年。

成就:鉅鹿之戰,破釜沉舟,以3萬敗20萬秦軍,彭城之戰以3萬騎兵敗劉邦50萬人馬。

稱號:兵形勢家的聖人。

《漢書·藝文志·兵書略》將兵家分為四類: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陰陽家、兵技巧家。

按現代的理解,就是戰略家、戰術家、巫師、軍械家。項羽是兵形勢家,通俗地說,就是戰場上廝殺的超人,高雅的詞叫「戰神」!後世講兵形勢家,都把項羽推為兵形勢家的第一人。

2.關羽

時代:三國,公元160年-220年。

成就:協助劉備三足鼎立,白馬之戰斬顏良,襄樊之戰水淹七軍、俘于禁、殺龐德。

稱號:民間和官方不斷深化關羽崇拜,把他推向神壇。自唐代以後歷代皇帝均對關羽有封號,到清朝順治皇帝封其為: 「忠義神武關聖大帝」,自此關羽成為與孔子並列的「武聖人」。

3.陸羽

年代:唐代,公元733年-804年

成就:編寫《茶經》,世界上最早的系統的研究茶業的名著。

稱號: 陸羽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為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稱為「茶聖」,「茶仙」,祀為「茶神」。

第二,這三人都成為後世不同行業的祖師爺。

1.項羽:盜墓行業中的搬山、卸嶺行的祖師(伍子胥——發丘,搬山、卸嶺——項羽,摸金——曹操)

2.關羽:成為幾個行業的共用一個祖師爺,典當業、算命業、香燭業、蠶業、絲織業、糕點業都供奉關羽作為祖師爺。

3.陸羽:茶葉業的祖師爺。

第三,對後世共同的影響:給小孩取名,不敢輕易叫「羽」!

關注(歷史是最好的醒酒湯),分享「歷史都是新鮮事兒」。

(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關羽、項羽、陸羽,三羽姿勢不凡,向空傲天歌,從幼到成年,都有象似之處,苦難中磨練,嘗到人間蒼桑。

關羽、項羽身逢亂世,為人正派,武力過人,在作戰中顯露頭角,能萬人敵,腥風血雨,傲視羣雄,自賞自大,目光短淺,沒有遠見,鄙視臭儒,過於自信,不懂陰謀,下場痛哉!

陸羽和關羽、項羽所處的環境不同,出生湖北天門,長在盛唐,自幼被棄,長老撿得放在寺廟裡長大,一日問長老佛家有孝嗎?說『』釋氏弟子,生無兄弟,死無後嗣",遭長老訓斥。十二歲離廟出走被竟陵太守李齊看中,送到隱士鄒夫子那裡學習。精於茶道。對栽培茶樹、器具、水有研究,走遍川、陝、到江南宜興至長興。著《茶經》被後人稱為茶聖。

陸羽不貪官,原做布衣仿茶山,品溪水。瀟遙快活。

關二爺,忠肝義膽,大義春秋,武聖。

霸王項羽,力能舉鼎,破釜沉舟,烏江自刎。

陸羽,好似是茶聖。


先說項羽。自小有奇志,還是孩童時,他與叔父路遇秦始皇華蓋駟馬而過,說:『我可以代替他!』後來率領起義大軍燒毀秦都鹹陽城,摧毀秦朝根基,號稱楚霸王。滅暴秦是他的功績。正因如此,司馬遷在《史記》中將他寫入『本記』,視同帝王。他的不足,在於婦人之仁,剛愎自用,不聽范增之言。若鴻門宴上他聽范增的,收拾了劉邦,秦末歷史絕對改寫。

再說關羽。漢末天下大亂,劉關張桃園結義,從此關羽彪炳史冊。這主要源於他力氣大,武藝精,也愛讀《春秋》,有道德,有膽識,有學問,忠義過人,堅定支持劉備永不背叛,戰必勝,攻必克,後人尊為『武聖』。當然,關羽非神,晚年也滋長了驕傲輕敵的情緒,所以才大意失荊州。

最後看看陸羽。陸羽(734-804),著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茶經》,後世尊稱為『茶聖』。他的身世有很多離奇傳說,有說他天生奇醜,被父母遺棄成為孤兒,被和尚收養成人。一生並未謀求一官半職,但在好心人教育下,也懂得學問,只是沒考科舉。他把一生主要精力用在識茶,育茶,品茶等工作上,後來受到唐代宗的賞識,名滿天下,為當世百姓也為後世百姓種植茶樹,生產茶葉,改善經濟,推動東西方對茶文化的認可等等,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這三個人,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名字當中都有一個『羽』字,中國人,很重視名字的作用,名字對人的一生也有重大影響,這個『羽』字就是很好的例證:起這個名字,大約是來自《易經》『鴻漸於飛』這句話,鴻,鴻鵠,也即天鵝,漸,義為慢慢地,於飛,即向天上飛。這是個比喻,在易經中有它特殊的作用,這裡且不多言。於人而言,也是個很好的意象,可以表示人前途遠大的意義,可寄託長輩的祝福,因此用來取名是個好名字。就這三位而言,的確名如其人,都成為歷史上不朽的人物。細思三人,還可以讓我們感覺到:霸王雖可貴,聖人價更高;若為和平故,茶聖樂陶陶!


這三個人的名字中都有一個羽字,可是三個人的性格,生平事蹟卻各有不同。關羽一代名將,名滿天下,然而關羽為人過於高傲自負,最後卻是兵敗被殺,一代名將就此謝幕。項羽跟著叔叔起兵反秦,他作戰勇猛異常,所向無敵。後來叔叔項梁戰死,他成了主帥,率領大軍滅了大秦,建立起了西楚,項羽分封了十幾個諸侯國。把統一的天下又分得四分五裂,剛分封不久內戰就暴發了。項羽只好率兵平亂,打來打去,結果是越打越麻煩,被自己分封的諸侯國給滅了,最後兵敗自殺,可惜項羽缺乏政治頭腦和謀略。陸羽雖然沒有前兩位名氣大,但他在種茶發展茶葉方面卻有傑出的貢獻。他指導農民種茶發家致富,老百姓得到的是實惠,日子好過了,生活改善了,都感激他的恩德。我覺得陸羽的功勞比前兩位大多了。


先說關羽,英勇驍戰,善於謀略。義薄雲天,忠貞不移。豪氣衝天,一身正氣。好大喜功,但是自負。

項羽,剛愎自用,輕信他人,英雄氣概,大將之風,天下無雙。但是真心不適合做皇帝啊。

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撰寫《茶經》,這是世界上第一部以茶葉為主的書籍,他開啟了一個茶時代,為世界茶葉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