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中的10個成語典故,句句發人深省。

  1. 舉足輕重

  出自《後漢書·竇融傳》:“今益州有公孫子陽,天水有隗將軍,方蜀漢相攻,權在將軍,舉足左右,便有輕重。”當今益州有公孫述,天水有隗囂,在這蜀漢象徵的情況下,權衡在將軍,你的決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你向前移動一步,們便能夠左右全局。

  2. 置之度外

  出自《後漢書·隗囂傳》:“帝積苦兵間,以囂子內侍,公孫述遠據邊陲,乃謂諸將曰:‘且當置此兩子於度外耳。’”光武帝劉秀仔細的分析了一下天下的局勢,隗囂讓兒子當做人質,公孫述遠在邊陲,,便對諸位將領說“我可以將他們放到一遍了,不用去管他們了。”

  3. 披荊斬棘

  出自《後漢書·馮異傳》:“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爲吾披荊棘,定關中。’”劉秀對着滿朝文武說:“他是我當年起兵時候的主簿,在我的創業道路上,爲我劈開荊棘,掃除了天下的障礙,幫我收復了關中。”

  4. 旗鼓相當

  出自《後漢書·隗囂傳》:“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願因將軍兵馬,鼓旗相當。”如果公孫述率兵攻入漢中,圖謀長安之地,我希望能夠得到將軍的幫助,重整軍旗和戰鼓,與他一決雌雄。

  5. 投筆從戎

  出自《後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大丈夫沒有其他的志向,應當效仿傅介子和張騫一樣建立奇功,以求封侯,怎麼可以長久的從事文案工作呢?

  6. 烏合之衆

  出自《後漢書·耿弇列傳》:“歸發突騎以轔烏合之衆,如摧枯折腐耳。”回來後再突然襲擊這些烏合之衆,就如同摧毀朽爛的木頭一樣順利。原意是像烏鴉一樣倉促集合的羣衆,現在用來比喻無組織、無紀律的一羣人。

  7. 畫虎類狗

  出自《後漢書·馬援傳》:“效季良不得,陷爲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你們學習杜季良,只怕是很難學成,反而會成爲輕薄,放浪的公子。就像一個人,想畫老虎,最終卻畫的像狗一樣。

  8. 力不從心

  出自《後漢書·班超傳》:“如有卒暴,超之氣力不能從心。”如果在這西域發生一些暴亂的事情,我的力氣已經無法順從自己的心意了。

  9. 舐犢情深

  出自《後漢書·楊彪傳》:“子修爲曹操所殺,操見彪問曰:‘公何瘦之甚?’對曰:‘愧無日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楊修被曹操所殺,曹操見到楊彪問他說:“你怎麼瘦弱了?”楊彪回答說:“我慚愧自己沒有金日磾那樣的先見之明,懷有對兒子的疼愛之情”

  10. 車水馬龍

  出自《後漢書·明德馬皇后紀》:“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我經過濯龍園的門口,看到在舅舅家門口,拜謁和請安的人車如同流水一樣,沒有停歇,就像一條游龍一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