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像呼吸一样,吐纳之间,方见人的气质和涵养。获得某种程度上的优越感,而优越感某种程度上又是建立自信的一种方式,这是 读书最明显的一个功效。在这个书香满溢的日子里,如何培养孩子好阅读习惯?

一.带孩子去书店 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带孩子进书店,让孩子徜佯在书的海洋中,通过书店的环境感受读书 的气氛。在书店里看书的孩子也很多,或坐或趴,都在翻看著自己喜爱的书籍。书店就像一个「气场」,孩子去的次数多了,也就产生了「效应」。

书店里各种各样的图书齐全,有许多书一定是孩子们喜欢读的。在这里,不用教他们,他们自己就会翻开来读,这对吸引孩子对书产生兴趣非常有帮助。 孩子在书店也许能发现自己喜欢的书,这些书可能不在父母的选择之列。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购买喜欢的书,体验到购书带给他们的乐趣,从而对书产生兴趣。

对于孩子选择的书籍,给他充分的自由度。在孩子还没真正喜欢上阅读的时候,首要的任务应是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保护他们刚刚萌发的阅读兴趣,而不是用应该读什么、不应该读什么、什么书读了要没收,这样的「禁令」来扼杀他们的阅读兴趣。

凡是书店里的书,只要孩子乐意看,就让他尽情地看,基本上不干涉。

二.与孩子一起读书

无论自己的工作有多忙碌,每天都应当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分享名家经典,这对家长自身来说,是一种情操的陶冶,对孩子来说,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品书的过程中心灵得到滋润,得到净化,更有利于亲子双方在文化修养上的共同提升。

让书香弥漫家庭,让家长成为孩子读书的榜样。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刻也是家庭生活中很幸福的时刻,增强了彼此的交流,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对父母,对孩子,对家庭都是一种陕乐。

每天有固定的读书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大家都在读书,雷打不动,如果有事情错过了,也一定要补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和训练,固定时间内读书,就成了一种习惯,和洗脸、刷牙、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一种需要后,想不让孩子读书,都难了。

三.读书给孩子听

  阅读从倾听开始,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来源于倾听。经常给孩子读一本经典童话或寓言,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书中的快乐和情趣。「为 孩子大声地读书」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为简易而有效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大声」并不是发出很高分贝的声音的意思,而是指「读出声音来」让孩子能够听清 楚。每当我们给孩子朗读时,就会发送一个「愉悦」的信息到孩子的脑中,甚至将之称为「广告」亦不为过。我们推销的东西叫「阅读」,而朗读故事是一种令人愉 悦的推销方式。

  为孩子大声读书,本身并不困难,难在持之以恒。选择合适的时间段,每天坚持至少读20分钟,和孩子一起快乐地享受这个过程。尽可能提早开始读书给孩子听,并且一直坚持下去,可以使孩子沉浸在一种丰富的、具有条理的,以及有趣的语言环境中。 四.和孩子聊天 在与孩子一起读完书后,许多大人喜欢向孩子提问,或要求孩子复述故事。这样做主要是想考查孩子是否理解、记住了故事。这的确是一种方法,但未必是最好的方法。不少孩子对这样的考查感到不耐烦,而他们的反应又令大人不满意。有的孩子甚至因此渐渐对共读活动感到厌烦。

「聊书」主要是帮助孩子去发现可能被忽略的东西,好玩的东西。大人如果通过要求孩子「再读」的方式,可能起不到好的效果,但大人通过自己读, 与孩子开心地聊一聊,孩子可能就会去重读。在与孩子聊书的过程中,大人与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大人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阅读经验,自然在理解的深度上是孩子 所不能及的。但是孩子天真率直,没有那么多思维定式,而且特别善于发现细节。在对故事的理解上,大人并不总比孩子高明。因此在聊书时,大人需要蹲下来,不 要高高在上。让书中的营养滋润著孩子幼小的心灵,伴随著孩子成长。

五.为孩子做读书记录

  不少家长喜欢为孩子做成长记录,这是非常好的习惯,孩子的成长大事,日常活动,童言稚语,都可以记录下来。大人时常翻看和回味,感到乐趣无穷。如果我们也能将孩子的读书成长经历记录下来,不但会非常有趣,而且会对引导孩子阅读很有帮助。

  最简单的记录是记下每个阶段孩子读过的书。仅仅列出时间段和书名,就已经很有价值了。不过,一起参与,而且以有趣直观的形式来记录。

  更为细致的记录还可以包含阅读的方法和孩子的阅读反应,如对某些书的好恶,读某些书时提到的有趣问题,对某些书的评语,读完后的感想等等。大人 可以时常翻出这些记录,来分析孩子的阅读发展情况,孩子也可以用来重温当时阅读的快乐情景,从而进一步重复阅读或进行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