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妈眼睛很朦-1  

 

西瓜妈眼睛很朦-2  

 

西瓜妈眼睛很朦-3  

 

西瓜妈眼睛很朦-4  

 

西瓜妈眼睛很朦-5  

 

在这里提供给大家保养双眼的知识喔!

请大家好好爱护自己的双眼喔!

眼睛保健DIY

「眼睛是灵魂之窗」,随著时代进步,每天用眼的时间较以往增加了一倍以上。加上「长时间」且「近距离」看书报、看电视、打电脑、上网,甚至于通宵熬夜,大量增加眼睛的负担,造成眼睛疲劳;也缺乏凝视远方、多看绿色植物等适度让眼睛得到休息的机会。再者,生活紧张、太过专注于工作,以致于眨眼次数过少,加上室内空调太过干燥,使得泪液分泌不足、滋润度降低,也会造成双眼干涩、发红,甚至会引起细菌感染或得到干眼症。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人视力不断恶化,常觉得眼睛疲劳、干涩、发炎、提早老化,甚至伴随黑眼圈、假性近视、头痛、肩颈酸痛的主要原因。
另外,近年来儿童近视率不断升高,近视年龄不断下降,以及升学压力的雪上加霜,使得没有近视的成年人反倒成为稀有动物。因此,如何保养双眼、消除眼睛疲劳、预防视力减退及老化,成了现代人重要的课题。在此,提出几种简单的眼睛保健DIY供读者参考。

一、永保睛亮的眼部运动

 

1.眨眼运动:
先用力闭起眼睛,再慢慢睁开;重复510次。可在工作中的休息时间做这个运动,避免眼睛过度干涩、疲劳及充血。

 

2.眼球运动:
可放松眼部肌肉,让眼睛更灵活!
a.先闭上眼睛,眼球向上看35秒,再回到正中位置。接著再分别向下、向左、向右看35秒,并回到正中位置。

 

b.闭上眼睛,眼球慢慢上下移动,来回5次。接著再分别左右移动、由左上向右下移动、由右上向左下移动,各来回5次。
c.张开眼睛,眼球慢慢先逆时针转动5圈,接著再顺时针转动5圈。
d.闭上眼睛,重复以上ac的动作。
3.看远看近运动: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造成眼睛疲劳、充血,所以每天抽空凝视远方5秒后,再将目光转移至身边的景物5秒钟,反复数次即可。最好是假日到郊外眺望青山绿水,既可放松身心,又可保养双眼!

 

二、消除疲劳的护眼按摩

 

眼睛疲劳时,颈部肌肉会僵硬,眼睛四周的血液循环也会变差,所以会引起黑眼圈、假性近视、肩颈酸痛、头痛等症状。透过一些简单的指压与按摩,不但可以放松眼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眼睛疲劳,更可以预防视力减退及老化。
首先,在做眼部按摩之前,必须先洗净脸部及双手,之后可用热毛巾热敷5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再擦上适当的保养品或眼霜帮助润滑。其次,若是身体不舒服或眼睛有发炎症状,就不要进行按摩。再者,要注意力道,轻按至稍微有点酸麻的感觉即可,并不是用力按到痛才有效,也要小心不可以按到眼球。在眼眶周围有许多常用穴道,包括攒竹、鱼腰、丝竹空、童子、承泣、四白、睛明穴及太阳穴等等。适度的按压、刺激这些穴位,即可达到效果。以下介绍几种简单又实用的护眼按摩法:

眼部常用穴道
步骤1:轻闭双眼,双手握拳,以食指的近端关节,轻按第159页穴道图所标示的穴位,轻按压眼眶周围,由睛明穴开始,各穴位按压5秒,重复35次。亦可用双手食指指腹进行上述动作。

步骤2:轻闭双眼,双手握拳,以食指的近端关节,由眼角沿著上眼眶轻向外推至眼尾。之后再由眼角沿著下眼眶轻向外推至眼尾,重复35次。

步骤3:轻闭双眼,双手手掌互相摩擦搓热后,将手掌拱起,以掌心对著眼球(以避免压迫眼球),覆盖1分钟。接著,再将双手搓热后,手掌覆于眼上,分别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轻转10圈。最后,同样地将双手搓热后,手掌由眼窝轻推至太阳穴,并停留在太阳穴上,以顺时针方向轻转10圈。

想要拥有明亮有神的双眼,必须配合规律的生活习惯、眼睛适度的休息以及适当的保养才能达成,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持之以恒!每天抽空做做眼部运动及眼部按摩,短时间内就能让你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喔!


三、护眼食疗

 

1.吃出眼睛的健康
常常有民众问我:怎样的饮食才能促进眼睛的健康?其实眼睛保健首重均衡的饮食,进而从中摄取各种抗氧化的维生素,提供眼睛保健足够的滋养。
各种抗氧化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E,可排除人体内不正常堆积的氧化物,避免组织损坏,如果缺乏了,在眼睛将会产生早发性白内障反视网膜的退化,建议可以多摄取深绿色的蔬菜及各种水果,以补充维生素C,另外食用花生、核桃、松果等坚果类食物,也能适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E。
至于维生素A、锌离子及高密度脂蛋白,对于眼睛机能的维护,疾病的预防,也都扮演著极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夜间视力不良以及干眼症都与维生素A缺乏息息相关,维生素A的先质就是胡萝卜素,因此我们可以多食用红萝卜、番茄等蔬果,或是由深海鱼类、鱼肝油来补充维生素A。锌与高密度蛋白对于视网膜的保健不可或缺,其中锌的功用能预防老年性黄斑部病变;而高密度脂蛋白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有助于改善眼内血液循环,预防眼内出血及血管栓塞,两者皆富含于海产之中。

兹将相关食物与营养素的关系,整理如下:
食物与营养素
对眼睛有疗效的营养素还包括:
█ 烟碱酸:瘦肉、家禽、鱼、啤酒酵母、花生、牛奶和奶品、米糠、肝精等来摄取营养素。
█ 泛酸:动物内脏、啤酒酵母、蛋黄、荚豆类、全谷类、小麦胚芽、鲑鱼。
█ 维他命D:鲑鱼、沙丁鱼、鲭鱼、强化牛奶和奶品、蛋黄、动物内脏、鱼肝油、钙片。
█ 维他命E:冷压油、蛋、小麦胚芽、动物内脏、糖蜜、甘薯、叶类蔬菜、肝精。
█ 维他命K:绿叶蔬菜、蛋黄、红花子油、黑带糖蜜、花椰菜、黄豆。
█ 维他命P:柑橘类水果、红醋栗、荞麦。
█ 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葵花子。

2.叶黄素对眼睛的好处
叶黄素是什么?
类胡萝卜素(植物的色素成分)之一的叶黄素(Lutein)一经体内所吸收的话,就几乎全数被贮存于眼睛的视网膜和水晶体上。贮存于眼睛当中的叶黄素可吸收活性氧(攻击性较强的氧)、自由基、和紫外线及可视光线中蓝白色的部分,以保护眼球内的组织。同时还可发挥强力的抗氧化力,以抑制水晶体及视网膜的氧化。
而透过这两个阶段的作用,不但可预防因氧化所导致的眼疾、视力衰退、眼睛疲劳等所有眼睛症状,更可进一步维护眼睛的健康。
在自然界中超过六百五十种的类胡萝卜素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其中的叶黄素原存在于天然蔬果中,近年来成为颇受欢迎的健康食品,若常常喜欢逛有机食品的人不难发现,对于过去研究均指出叶黄素对于恢复和改善视力有相当的成效,可帮助视力病变包括老化性视网膜黄斑病变、干眼症、飞蚊症、夜盲症等,皆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改善效果。
如何从饮食中摄取叶黄素?
深绿色蔬果是叶黄素及玉米黄素含量最高的食物,如菠菜、甘蓝菜、绿花椰菜等。而高丽菜、南瓜等黄色的蔬菜含量也很丰富。
在一天的饮食中,我们可以选择两种深绿色蔬菜及一种黄色蔬菜来做搭配,每一种摄取一盘左右,就能够摄取到一天人体所需的叶黄素及玉米黄素。由于叶黄素属于脂溶性物质,因此其吸收率以在蔬菜中加油烹煮或打成汁来食用时,会比直接生吃来得高。
平常饮食中可促进视力健康的食物,可归纳为「红、黄、橘、紫」等四色蔬果,其中红色如番茄、红葡萄柚、西瓜,即拥有丰富的茄红素;而紫色的黑莓、蓝莓、樱桃、蔓越莓等,也含有花青素;至于橘色的红萝卜、南瓜、甘薯,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而黄色的柑橘、柳橙、花椰菜、小黄瓜、奇异果等,也富含叶黄素。

3.电脑族汉方护眼茶饮:明目养肝茶

适合「干眼症」患者
<茶方一>
药材:白杭菊3钱、罗汉果1个。
作法:药材洗净,加水500CC以大火煮滚,再转小火续煮10分钟即可。
<茶方二>
药材:枸杞子4钱、白杭菊、桑叶各2钱、谷精草1钱。
作法:菊花、桑叶、谷精草,加水1000CC以大火煮沸,转小火续煮1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枸杞子再闷5分钟即可。
<茶方三>
药材:生地黄3钱、白杭菊、枳谷各1钱、天门冬3钱。
作法:药材洗净,加水500CC以大火煮滚,转小火续煮10分钟即可。

 

四、现代文明病:干眼症

 

眼睛干涩俨然已成为现代文明病,其中以中、老年人占大多数,尤其是停经后妇女为数更多,不过近年来有干眼问题的年轻人口快速成长攀升,追究其生活型态,包括使用电脑,长时间上网、看电视,长期配戴隐形眼镜以及空调环境等,都让这群年轻族群提早面对「干眼」困扰!眼睛的泪液膜是由油脂层、水液层及黏液层组成,任何一层分泌不足,都可能影响泪液功能,而造成干眼症。眼睛闹水荒可不是闹著玩的,由于干眼所引起的相关后遗症,可能是罹患其他眼睛疾病的开端。另外部分干眼症患者无法分泌足量的泪水润滑眼睛,可能的原因包括:
1. 年纪老化造成泪腺退化。
2. 停经妇女荷尔蒙影响、药物等所致。
3. 某些外来因素也会造成干眼,包含:处于干燥的环境、工作压力大、睡眠障碍、免疫系统疾病、长时间盯著电脑萤幕、配戴隐形眼镜等。特殊的情形,如刚做完近视雷射手术眼睛也较容易出现短暂眼睛干涩情况,其他如泡温泉、骑机车、处于充满烟的环境等,都容易引发干眼症状。
4. 疾病引起:眼睑腺炎、红斑性狼疮、关节炎等患者,也都会因为泪液品质改变或不稳定引起干眼。

干眼症的症状随著个人体质的不同而异,除了眼睛干涩外,也伴随著红、痒、模糊、畏光、流泪、刺痛、易疲劳、灼热感、异物感,或出现白色分泌物等症状,甚至泪流不止,尤其在早起或傍晚时眼睛都会觉得特别干涩。
至于干眼症的诊断,眼科医师采用「泪水测试」。正常人5分钟内泪水分泌量可沾湿试纸达10mm,一旦泪液分泌少于5mm,你可就罹患干眼症了,治疗干眼症必须找出病因来对症下药。干眼症属于慢性病,不易根治,若不好好追踪检查,严重可能导致角膜病变影响视力。所以干眼症的预防及治疗,需要每方面兼顾才能有成效,除了要保持正常生活、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注意周遭环境及用眼习惯,避免眼睛的发炎及伤害,并多注意给予眼睛补水的动作,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包括:
1. 使用电脑时,萤幕高度要与眼睛平行或稍下方,这样可使眼球暴露面积较小,减少泪液的挥发。
2. 长时间阅读或者使用电脑时要定时休息(每隔50分钟,休息510分钟),注意眨眼次数及幅度,这样才能避免眼睛闹水荒。而当自己或家人,出现眼睛干涩不适的症状时,应尽速至眼科接受诊断及治疗。

干眼症治疗──认识人工泪液
缓解眼睛干涩主要点用人工泪液是最普遍的治疗方式,以补充泪水及调理不健康的泪水成分。
我们可以使用人工泪液来治疗,一般传统人工泪液分为药膏、药水、凝胶等三大类别,浓度、黏稠度皆不同,可依个人之适应情况选用。
对于市售人工泪液繁多,我建议几项选用依据:
1. 首先要具有中性的酸碱值,以免对眼睛造成刺激。
2. 浓稠度要与健康的泪液相当。
3. 要含有特殊高分子聚合物,才可维持类泪膜一定厚度,润滑眼球,使水分均匀分布于眼睛表面。
4. 防腐剂也是重要考量的因素。
近来国外医学界提出「干眼症诊疗的新观点」,干眼症与眼睛的发炎有著密切的因果关系,治疗方法可借由增加泪液以及保护眼睛,来除去眼睛发炎所造成的伤害。
干眼症除了用人工泪液补充水分外,平时也可以多用热毛巾热敷眼部,每天34次,每次10分钟,若有配戴隐形眼镜者,可要减少配戴时间了。

电脑族眼睛保水秘笈
资讯科技时代来临,电脑使用的普及,不少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朋友常常会觉得眼睛干涩、视力模糊,这其实很可能就是干眼症的早期表现。提醒各位读者,对这种状况不可掉以轻心。
根据美国全国职业保健与安全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每天在电脑前工作3小时以上的人之中,有90%的人眼睛有问题,表现症状是:眼睛干涩、头痛、烦躁、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这种电脑视力综合症就是典型的干眼症。日本眼科医学会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每3名长期面对电脑萤幕的工作人员中,就有1名患有干眼症。因此,在电脑前工作的人需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
泪液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湿润眼球;二是保持眼球的洁净;三是与眼屈光有关。如果泪液分泌太少或者蒸发过多,角膜表面和结膜表面得不到足够的滋润,看东西时,就会出现视物不清、眼睛酸涩等状况。而眨眼是一种保护性的神经反射作用,使泪水均匀地涂在角膜和结膜表面,以保持其润湿。正常人每分钟眨眼约为1020次,倘若长时间凝视电脑萤幕,眨眼次数常减少至每分钟45次,眼睛便会感到干涩。
防治干眼症,最重要还是让眼睛充分获得休息。若是无法避免与电脑为伍,我建议电脑萤幕上显示的亮度应为周围光线的3倍左右,萤幕的上端稍微低于视线1015度,眼睛与电脑萤幕距离要保持在30cm以上;在电脑前每工作1个小时,就应该闭目休息10分钟,并用手按摩放松眼部周围的肌肉,或者眺望远处的景物等;此外,也可使用一些人工泪液来滋润眼睛,或刻意增加眨眼的次数,在饮食方面,可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例如胡萝卜和动物肝脏等。
别漠视干眼症,往往一开始只是感到眼睛干燥和酸涩,眼睛尚处于功能性损伤的阶段,但是如果这时还不注意保护眼睛,持续让你的眼睛长期处于干燥的状态,则可能引起角膜上皮细胞的脱落,造成器质性的损伤,当症状进一步恶化,则可能严重影响视力。
最后还是要再次叮咛你,注意生活饮食规律正常,避免熬夜,才是眼睛保健根本之道。

 

五、眼睛也要防晒! 选对太阳眼镜镜片!

 

大部分人知道皮肤要防晒,其实眼睛也要防晒。
所谓防晒指的是阻隔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因为紫外线在眼睛可能引起许多病变,包括眼皮肿瘤、翳状赘片、光角膜炎、白内障以及黄斑部退化。其实,可见光中的蓝光,也可能造成视网膜退化,所以正确的眼睛防晒,应包括紫外线与可见光的蓝光波段。
至于要如何防晒呢?户外防晒除了撑洋伞、戴帽子,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一副适当的太阳眼镜。
一般人在选择镜框的时候大多只考虑美观及舒适性,在此以防晒角度,提供读者选择太阳眼镜的四大重点:
1. 镜面的大小:镜面越大提供较大的遮蔽面积。
2. 眼镜的服贴度:眼镜越服贴,镜片与眼睛之间的距离越短,则光线较不易从上下或侧面穿入,防晒效果就越好。
3. 镜片方面:要避免蓝色光入侵,可以选戴灰色、茶色或绿色镜片的太阳眼镜,避免使用蓝色镜片的太阳眼镜,很多人以为镜片颜色越深,防紫外线效果就越好,其实深色镜片只是阻绝了较多的可见光,与紫外线没有必然的关系。
4. 防紫外线的效果最主要决定于镜片的材质,效果最好的是「聚碳酸脂镜片」,也就是一般俗称的「太空镜片」;其次是树脂镜片,但是如果经过抗紫外线镀膜处理,则可以达到与太空镜片类似的效果,最差的是玻璃镜片。
眼睛的角膜与水晶体对于紫外线也有一定的过滤作用,所以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也就集中在这两个组织,因为水晶体只能过滤很少的蓝光,所以反倒是蓝色光对于视网膜的伤害较大。为了防止蓝光对于眼球造成的伤害,特别要注意点散瞳剂治疗近视的儿童,散瞳剂除了麻痺睫状肌外,瞳孔也会放大,进入眼睛的光线量也会增加,包括蓝色光,这也正解释点散瞳剂的孩童到户外容易畏光的原因,提醒父母,一定要为孩子戴上遮阳帽或是太阳眼镜。

内容取自~http://www.nobelgroup.com.tw/lasikeye/eyehealth/0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