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761.JPG
《巴格達警報》雅斯米納.卡黛哈
  ★卡黛哈是繼卡繆之後,阿爾及利亞當代最重要作家
  ★享有法國語文外交官美譽
  ★2004年《新聞週刊》雜誌(Newsweek)譽他為「罕見的文學作家,為當今的苦難賦予了意義」

  本名為穆罕默德.莫萊賽奧(Mohamed Moulessehoul),曾是阿爾及利亞軍隊軍官,工作之餘一面寫作,在阿爾及利亞以法文出版了多部小說,深獲好評。在阿爾及利亞內戰期間,他為了躲避軍方對書籍的審查,採用了他妻子的名字「雅斯米娜.卡黛哈」這個女性筆名。一直到2001年,他離開軍隊遷居法國後,才公佈其真實身分。在公佈身分後他依舊持續使用這個女性筆名,為的是表示對妻子的感激,以及對所有阿拉伯女性的敬意。
  卡黛哈對於目前深擾伊斯蘭世界的政治衝突相當關心,重要著作有當代東方三部曲:《喀布爾之燕》、《攻擊》、《巴格達警報》。其中《喀布爾之燕》和《攻擊》皆進入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最後決選,《攻擊》一書更是風靡法國,暢銷25萬冊,入圍多項文學獎,並榮獲2006年法國書商公會文學獎。卡黛哈被譽為是阿爾及利亞繼卡繆之後,當代最傑出的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柯慈對卡黛哈也是讚譽有加,曾驚嘆推薦:「卡黛哈筆下描繪的世界直如人間煉獄:飢饉、荒蕪、恐懼、窒息。」;2004年《新聞週刊》雜誌(Newsweek)譽他為「罕見的文學作家,為當今的苦難賦予了意義」其作品目前已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
 
「這場戰爭到底要把我們帶往哪兒去?你看得到盡頭嗎?」
(本篇為搬家文修訂,原文紀錄於天空部落格2016-07-10,現已關閉)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2/08/01
 
  背景設定在九一一事件之後,海珊政權垮臺,美軍進駐伊拉克的那段時間。與其說是小說,《巴格達警報》更像是在做一篇亦虛亦實的戰地報導。一如《喀布爾之燕》,筆觸之細膩,簡直教人懷疑,女性化的豈止是作者筆名而已。
  乍看之下,男主角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人,在暴虐的戰爭之下,轉而投靠恐怖主義。仔細一想,卻又發現這故事是多麼不好寫。來自伊斯蘭世界的卡黛哈,不只深度挖掘窮鄉僻壤裡,愛好和平的大學生被憤怒洗去良知的心理歷程,也象徵性地給了一個許多恐怖分子都得不到的,一個心靈的救贖。

  故事當然是從男主角和他的家鄉都還好好的開始寫起。這時,鄉親父老之間已經開始流傳著各式各樣對時事的評論。細膩的地方是,卡黛哈把穆斯林平民老百姓的思想維妙維肖地呈現了出來。
  對主要資訊來源以西方世界為視角的我們來說,當年不論是賓拉登見殺,還是海珊被捕,都像是英雄終於戰勝壞蛋般,值得歡呼的大新聞。真正回到中東世界,阿拉伯人所看見的或許也是獨裁者被消滅,但更多的,卻是民族領袖被踐踏的同時,整個民族的尊嚴也被視為糞土。
  他們也期待著和平的世界,進步的生活。實際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卻難免讓他們反省,到底自己出了什麼問題?世界又出了什麼問題?
 
「我們確實正在承受自己過去種下的苦果。一切都是因為我們背叛了信仰,未盡到責任。我們以前未受人影響,大家都是誠實、有品格的阿拉伯人,有足夠的榮譽和膽識。然而隨著時光流逝,我們沒有長進,反而墮落了。」
「我們哪裡做錯了呢?」翔鷹急切地問。
「錯在⋯沒有堅定信仰。我們失去了信仰,同時也把臉皮給丟了。」
「可是據我所知,清真寺總是人山人海啊!」
「沒錯,但有上清真寺就代表他們有堅定的信仰嗎?他們只是機械化地禱告,禮拜一結束,便又回到虛幻的塵世。那不叫信仰!」
 
「美國人把我們阿拉伯人都當成白癡。」他抱怨道:「阿拉伯人是世界上最棒的人種,對整個世界有那麼多的貢獻!是誰教他們餐桌禮儀的?是誰教他們擦屁股的?烹飪、計算、醫療等,全都是阿拉伯人的發明!可是這些瘋狂追求現代化的人尊重過我們嗎?他們對阿拉伯人唯一的印象就是日落時分、沙漠上單峯駱駝商隊,或是穿長袍、披頭巾在蔚藍海岸賭場裡揮霍百萬賭資的胖子。全都是老套!把我們當成可笑的丑角⋯⋯」

  阿拉伯人生命當中最重視的幾項事物,是真主、家族、榮譽。
  伊拉克戰爭,以及歷年來無法止息的烽火,不斷在挑戰他們的底線。
  男主角的家鄉卡非哈卡蘭在這段期間,不斷有零星幾個親族捲入戰火。直到美軍徹底入侵,不由分說,總是先開槍再盤查之後,他遭遇身為阿拉伯人,最不能接受的事物。理智斷線的瞬間,他下定決心遠走高飛,任由仇恨充填內心,甚至主動上膛起仇恨,為了向世界報仇雪恨。
  千辛萬苦抵達巴格達,陰錯陽差接觸恐怖行動。最後,他被預備成為新病毒帶原者,前往西方世界。

「為你的國家而戰!但別把全世界都當成敵人。做該做的事,要分辨好壞,不要隨便殺人、隨便開槍。無辜的人總比壞人死得更多。你能答應我嗎?」
我沈默不語。
「看吧!你已經走在錯的路上了。你的敵人不是整個世界。想想那些為我們舉行反戰遊行的國家,想想在馬德里、羅馬、巴黎、東京、南美和亞洲支持我們的人。他們現在依然與我們同一陣線,甚至比阿拉伯國家都還支持我們。別忘了這一點。所有國家都是那些貪婪聯盟的受害者。要是你把他們全部混為一談,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那就太過分了。綁架記者、處決聯合國那些來幫助我們的人,這不符合我們的習俗作風。你想報仇,應該對事不對人。既然你想恢復榮譽,就不要讓整個部族蒙羞, 別做瘋狂的錯事。要是讓我看見你出現在那些惡意處決或展示武力的錄影帶裡,我會立刻上吊自殺的。」
他握拳抹了抹鼻子,再次點頭,又縮起脖子,最後說:
「我一定會上吊的,表弟。從現在開始,你不管做什麼,都和我有直接關係。」
他迅速混入漫無目的閒晃的人羣中,沿著河堤走遠了。
 
  熱心在城市裡接待男主角的表哥,放下了這段話,企圖勸戒他親愛的表弟回頭。
  這何嘗不是廣大穆斯林對投奔恐怖主義者的呼聲-縱使在非伊斯蘭世界眼中,教條之中仍有殘暴成份-在伊斯蘭文化裡,向來追求和平、虔敬、友愛弟兄的他們,何嘗願意見到阿拉伯世界失控,開始無差別攻擊,甚至對自己人也扣下板機。
  《巴格達警報》,原文雙關著「巴格達的金嗓女妖」。到底巴格達,對阿拉伯人傳唱的是媚世小調,還是警世箴言?
  對故事而言,答案一直都沒有這麼絕對。
  就像對現實而言,我們總是不知不覺被洗在同溫層裡,下意識地喜歡和立場相近的人彼此取暖、差距甚遠的人互相咒罵。這很難說到底是伊斯蘭世界有問題,還是使用著西方傳媒、社交軟體的我們有偏見。或許都有吧,所以在這方面去爭辯誰是誰非,其實不是那麼有意義。
  重要的是,我們到底從警報裡,聽見了什麼能夠去好好回應的呼聲。
 
  薩達姆.海珊從1979年至2003年任伊拉克總統、伊拉克總理、阿拉伯社會主義復興黨總書記、伊拉克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與最高軍事將領等職。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海珊的復興黨政權被美國推翻,他也在逃亡半年後被美軍擄獲。經伊拉克法庭審判,於2006年11月5日被判絞刑。
  伊拉克戰爭後期,全球掀起了一股反戰浪潮。奧地利等多個歐洲國家宣稱,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由於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已經違反了國際法。埃及籍的聯合國前祕書長布特羅斯.加利譴責該軍事行動,認為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奧地利、瑞士和伊朗禁止聯軍戰機飛越其領空,沙烏地阿拉伯禁止美軍飛彈通過其領空襲擊伊拉克。馬來西亞在國際及聯合國會議上嚴重譴責美國及英國的軍事報復行動。
  全球普遍的反戰情緒最終導致了全球反對對伊戰爭大遊行。
  這裡有一個短篇漫畫,諷刺了聯軍不斷以軍事力量強押伊拉克,最終只會導致更強烈的反擊。今天看起來,這預言某程度上也應驗了。
 
  現在的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是否至少至少,不要再踏上愚蠢的暴力途徑,或者單純的情緒反射。人的每一個動作都不是沒有意義,即使當下在誰心裡點起漣漪,誰也看不清。哪知某一天,一位聰明的犯罪首腦就這樣利用了人性的脆弱、憤怒、孤獨、絕望,去煽起燎原烈火。
  至少至少,走出同溫層,虛心去請教不同的世界裡,不同的活人吧。
  或許將會發現,我們的距離,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遙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