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優勢,但不是無敵。

潛艇最大的劣勢是難以區分水面目標的屬性:拖網漁船的航速在作業時大約10節,反潛艦艇如護衛艦等在使用拖曳聲納時大約也是這個速度。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以反潛為主要任務的護衛艦、小型護衛艦等都是用柴油機為主要動力,在被動水聲信號上與拖網漁船隻有非常細微的差別,而且距離越遠越不易分辨。但是,如果反潛護衛艦的聲納偵聽到水下有不明物體後,在排除了是己方潛艇的可能性後是不用分辨目標種類的——能達到潛艇信號等級的海洋生物基本也不會出現在大多數交戰海域。

因此現代反潛戰實際上是耐心的較量,大家各自扮演人畜無害的角色,等待對方漏出馬腳或耐不住性子。

如果是近海反潛,那潛艇的劣勢更大,因為對方可以呼叫反潛機、甚至潛艇等協同設備進行搜索偵察,這樣磁感、其他方向的聲納驅趕等都會對潛艇構成威脅。在航線密集海域,潛艇甚至很難發現伴隨高信號特徵船隻航行的反潛艇艦。

如果是遠航大型艦艇編隊,這種目標周圍通常會有其他潛艇作為外圍哨戒,即使敵方潛艇艦艇到大編隊的高速信號,也必須提速追趕,否則無法獲得理想攻擊陣位,這個時候就會被哨戒潛艇偵測到。而大編隊內的水面艦艇對於一定範圍外的潛艇是無視的,通常使用艦載機將其驅趕或壓制住一段時間,在此期間內高速離開本海域。

實際上,核潛艇在目標海域是很少高速機動的,當潛艇水下航速超過一定節數時,自身聲納系統也無法工作,同時暴露信號大增,更加方便水面艦艇監控其位置。


這裡要提一下這個遊戲給不瞭解潛艇戰術的人:

在該遊戲中,潛艇航速超過20節,大球、拖曳、艇殼三個聲納系統全瞎;在淺水海域,688i的被動偵聽水平會降低很大部分,尤其在對抗較為先進的常規潛艇時,稍有不慎甚至會被常規潛艇隱蔽攻擊;在對抗水面艦艇時,如果遇到低速小型反潛艦艇混入民用船羣,那就是絕對的情報災難;如果在關閉輔助AI的情況下,你會發現根據被動聲納信號來推斷目標位置(包括方向)和距離是件很不靠譜的事,這個時候主動聲納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如果是在有反潛機的場景裏,反潛機投下的聲納浮標將是你最害怕聽到的聲音。

最後,該遊戲的製造者就是美國海軍模擬器的開發商。


軍艦探測潛艇方法:

1,艦殼陣列,探測能力15~60千米,缺陷:探測距離近,位於淺層海面,難以探測躍變層下目標,佈置於船體,受浪擊幹擾,航速越大浪擊越大效果越差,高海況聾子。2,艦尾拖曳陣列,探測距離50~150千米甚至更多,缺陷:放得越長探測能力越強,但是航速受限(不然整個聲納扯斷),淺水區域容易拖底損傷,航速既不能太高(扯斷)也不能太低(拖底),而且等核潛艇被你探測到的時候,估計你已經沉了。3,固定翼艦載反潛機,難以探測核潛艇,已經全面淘汰,主裝設備異磁儀,僅僅能探測水深100米內目標,而且只有靠得很近才能發現。優勢是速度快,航程大。

4,反潛直升機,使用垂吊聲納,可以探測半徑5~20公里內目標,優點機動靈活,缺點高海況聾子,無法起降,航程小需要大量部署。

軍艦殺傷潛艇方法:

1,深水炸彈,這個東西高興就好啊,覺得如果船上沒喫的,可以用這個炸魚。2,火箭助推魚雷,比如阿斯洛克,射程只有20公里,戰鬥部是個324毫米魚雷,採用所謂主動模式,也就是入水後魚雷開機自動尋找目標,受324毫米小魚雷限制,其自航能力極低,對潛艇探測距離僅僅500~1000米,殺傷效果也是高興就好啊。蘇聯SS-N-14同理射程提高到50千米,反潛效果也是呵呵噠(其實默認打法是上核彈頭直接AOE)

軍艦航速:目前普遍30以內,而且在高航速下基本是個聾子

核潛艇這邊:艦體聲納不受浪擊幹擾,同樣裝備拖曳陣,而且隨時能夠躲藏到漸變層(鹽濃度/溫度斷層,可以遮蔽探測)之下躲藏,可以長時間座底,擁有多層消聲瓦

火力最差的核潛艇至少對付水面軍艦擁有4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最垃圾的533也能切高速打20公里遠,用40節航速打50公里十分簡單。比抬著8聯裝捕鯨叉+127單裝小鋼炮,雷達對著水線最遠看得到17公里的「萬噸大驅」強到姥姥家了。

火力最強的核潛艇則除了裝一大堆533和650魚雷發射,650重型魚雷可以打100公里,對3W噸以下戰艦即便用常規裝葯也有一擊必殺之功能,除此之外還裝備72聯裝重型超音速反艦導彈發射裝置,能在1分鐘內完成飽和打擊任務,這個反艦火力比30條宙斯盾巡洋艦還強。

……管子多還帶來個額外好處:可以裝一大堆聲學誘餌。有的能欺騙魚雷,有的乾脆給自家潛艇錄過音,可以按照預設路徑走走停停苟好幾天,一邊走一邊播放假的潛艇雜訊,你以為他往東去了?實際上人家往西去了。

80年代,毛子一次性派遣了5艘V2、V3去墨西哥灣,一是用來試探美軍英軍反潛效率,二是為馬上召開的軍控談判獲取籌碼,結果5艘潛艇進入北大西洋就消失了,美國人動用了一切大西洋力量去搜索這幾艘核潛艇,花了半個月才找到。蘇聯方面同理,以反潛為核心任務的基輔級載機巡洋艦首航,英國人的核潛艇愣是神不知鬼不覺跑到離航母百米遠的地方升起潛望鏡,拍了個高興。

航速的話核潛艇基本功都在33節以上,而且在這種高航速下還可以開啟主動聲納。水面艦隨便碰個大風海況就跑不上25節,核潛艇?不存在的。

水面艦普遍雙軸4~5葉槳,一分鐘轉個300+轉,推進器噪音和轉速的四次方成正比,自噪音巨大同時幹擾自家聲納,核潛艇除了動力總成上各種減震措施,推進器都是大直徑7葉或者泵推,俄亥俄25節航速下推進器僅僅150轉,噪音比水面艦小多了。

再說阻力問題,水面艦用10萬馬力雙軸跑出來的速度,核潛艇在水下用4萬軸就足夠,動力負荷小噪音更小。水下水流衝擊噪音也比水面小得多。所以發現距離上核潛艇完全佔優。

此外,核潛艇可以在冰蓋下苟上2個月,水面艦和陸基反潛機是崩潰的。

還有一種英美俄核潛艇艦長傳承了幾十年的流氓招數:找艘民船,貼在民船船底開,瞞天過海……這種招式實在太常見了。

探測能力,火力,航速,全面劣勢,這怎麼打?

一個沒帶核潛艇的編隊去找核潛艇的麻煩,基本就是送肉了,

如果再碰到個高海況,就只有打GG了

除非你是毛子載機巡洋艦(沒錯,他本職就是反潛,而不是攻擊航母)帶20架反潛直升機拉網。

「隨著技術的發展,潛艇終將戰勝其水面的敵人。」……海軍五星上將,尼米茲。

潛艇的優勢是隱匿,但是潛艇有兩個致命缺陷:

1、潛伏於水下的時候通訊難度很大,因為短波穿不透海水,潛艇和己方其他平臺進行及時的信息交互很不方便。

2、除非水面艦艇從近距離經過,否則潛艇要攻擊就得加速抵近,否則追不上。但潛艇一旦航速加快,噪音增大,隱蔽的優勢就不復存在。

這兩點決定了潛艇只能幹偷襲的活,而且也不見得那麼容易抓到對手。


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單艦對抗,潛艇基本上無敵。

在對手有意防範下,單艦對抗,基本上五五分。

在對手有意防範下,單艦對艦隊,基本上死無全屍。

先說探測手段:雖然潛艇裝備各種主被動聲納,實際對抗只能使用被動聲納,這就意味著兩點,第一:探測距離短,第二:探測精度低,第三:雜訊嚴重;水面艦艇在不使用艦載機的狀態下,基本上和潛艇相似,但是海況問題,可能效率不如潛艇,但是在艦載機以及聲納浮標的輔助下,使用主動聲納探測,情況就立馬逆轉,第一:探測距離長,主動聲納可以根據情況使用特定波段的探測波,第二:探測精度相對較高,因為是主動發射,所以在固定的頻段上接受信號,相對來說波形的雜訊和定位能力上都會提高很多。而且主動聲納發射源與載體分離,潛艇無法探知艦艇的位置,對潛艇來說是致命的。

再說攻擊手段:雙方的攻擊手段基本上差不多,有人說533/650口徑的魚雷殺傷力更大,324輕魚戰鬥部太小,但是要知道水面上的水壓和潛艇受到的水壓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也許一顆324雷攻擊水面艦艇就一個5X5的破口(假設),那麼到了水下,哪怕是艇殼變型,對潛艇都是致命的傷害。

武器投放手段:潛艇的攻擊主要依賴魚雷發射管/導彈發射管,為了平衡水壓和外部點火,需要使用壓縮空氣將魚雷/導彈射出,這樣勢必產生注水聲/發射雜訊。對潛艇的隱蔽相當不利。但是水面艦艇採取的,載機投放/火箭助推則不同,入水點可以遠離艦艇幾百米到幾公里不等,這意味著火力投放的不對等,潛艇投鼠忌器不敢發射,水面艦艇可以從容發射。

最後,也是最簡單的重點,核潛艇的最大缺陷,反應堆不能停機。。。。再先進的反應堆也不能停機,不然會堆芯過熱熔融,那麼意味著常規動力潛艇和水面艦艇常用的漂航降噪手段,在覈潛艇上失效了。。。。。

由此可知,如果水面艦艇在已知水域搜索核潛艇,核潛艇基本上九死一生。

但是既然是潛艇,為什麼要對抗呢。。。躲著走不行麼。。。躲著走,誰也找不到啊


1VS1的話,SSN還有的打,甚至有優勢。但如果一羣對一羣,SSN就不行了。因為SSN之間無法通迅,很難相互配合。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