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發佈了2019年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沈建光博士對此發佈了簡要點評。一月金融數據表現較好,新增貸款、社會融資總量均創歷史新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貨幣傳導機制尚待理順。具體點評如下,敬請閱讀。

  文 | 沈建光

  1月新增貸款3.23萬億,創歷史單月新高。1月信貸大增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傳統上來講,1月是全年信貸最活躍的月份,一般年底信貸額度用完後,儲備信貸項目會在年初集中放量;二是寬鬆政策所致,今年貨幣政策基調是寬鬆,伴隨着前期準備金下調,銀行間資金相對充裕,利率也呈現走低態勢,爲銀行放貸提供支持,預計今年寬鬆政策下,全年信貸額度會比去年有所提升。

  1月社會融資總量達到4.64萬億,亦創歷史新高,但相對於信貸增長,委託貸款仍然萎縮,下降699億、信託貸款、與股票融資增長緩慢,企業債券融資與銀行承兌匯票增長明顯,分別達到4990億和3786億。

  信貸方面,居民中長期貸款新增6969億元,佔新增貸款比重爲21.6%,相比於12月28%的比重有所下降,且低於2017、2018年平均35%和45%的比例,顯示房地產政策並未放鬆的背景下,房地產信貸供給仍然受到制約。

  企業新增貸款提升至1.4萬億,同比多增700億,與年初信貸放量以及表外融資收緊,表內信貸增長密切相關。票據融資繼續保持旺盛,新增5160億,同比多增4813億,原因很可能是在實體貸款需求不強的情況下,銀行傾向於使用更加靈活的票據資產來調配貸款額度。

  當前通脹壓力減輕,1月CPI回落至1.7%,PPI接近0增長,意味着貨幣政策仍有放鬆空間,與此同時,若要實現“六穩”目標,貨幣政策維持寬鬆也十分必要。但值得警惕的是,雖然當前貨幣政策保持寬鬆,但1月M1增速降至0.4%,顯示寬鬆貨幣政策並未改善企業流動性壓力,未來增強貨幣政策有效性仍然十分重要。而爲了達到這一目的,僅靠貨幣政策可能很難奏效,還需大力推進通過減稅降費,幫助企業改善盈利,避免流動性陷阱。(完)

  (轉載原創請註明出處。如需長期轉載請後臺留言,註明申請加入白名單,並留下微信公衆號等相關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