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非常重要的就是擺脫三種思維:直覺思維,自我中心思維和機械思維

我就從直覺思維這個話題開始為你開啟心理學的學習之旅

首先呢,我想介紹一個經典心理學實驗,實驗的主角是三隻愛吃香蕉的猴子。

心理學家,把三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里,而這個籠子的中央掛著一串香蕉,心理學家設定一個規則,任何一隻猴子如果去拿這個香蕉的話,另外兩隻猴子就會被電擊,很快猴子們就學會了拿香蕉是一個會給猴子群體帶來麻煩的行為,所以只要有一隻猴子試圖去拿這個香蕉,另外兩隻猴子就會去制止他,甚至將他暴打一頓,久而久之呢,當三隻猴子都學會這一規則的時候,心理學家用一隻新猴子,來替換掉其中一隻老猴子,這個時候你可以預想到兩個結果,第一、新猴子總會去拿籠子中央的香蕉,第二兩隻老猴子會制止甚至毆打他,即便已經沒有了電擊懲罰,新猴子也很快意識到了拿香蕉是一種禁忌。

實驗,就這麼周而復始,一隻新猴子被放進來替換掉了,以前的老猴子,猴子是換了一撥又一撥,但是香蕉不可以拿,這個習俗卻能夠始終在猴子群體當中保留了下來,只要誰敢去拿香蕉,就會遭到另外兩隻猴子的攻擊。唉,雖然新猴子並不知道這是香蕉為什麼不能拿?那你肯定會問,這是為什麼呢?

心理學家說,這就是社會規範的器官,怎麼理解這個社會規範,一方面為了適於生存,我們在頭腦里保存了無數的規則和思維方式,這些規則呢? 快速能有效的指導我的行為,比如你會稱讚他人衣服好看,而不會指出他們的門牙上掛了一絲青菜,但是,另一方我們很少去探究這每一條規則背後的邏輯和他使用的情景,我們只是簡單地將這些代代相傳的已經固化的思維模式,應用到現在高速演變的社會中,以至於我們做出一個又一個愚蠢 。

比如我現在問你個問題啊,你去買彩票的時候,你會認為這個彩票上的號碼是五個5的,中獎概率更大呢,還是34821的這個中獎概率更大了,顯然你的直覺告訴你,你不會認為五個5的概率更大,因為它聽起來太巧合了嘛,但是,從統計學上來講,這兩個數字中獎的概率其實是一樣的。像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心理學家卡尼曼就曾經說,人都會假定自己的思維是理性的,但是人的大多數行為呢都是非理性的,我們做了很多,自認為有道理,有邏輯,有理性的事,但實際上我們依靠的往往是自己的直覺,如果你還認為你自己的大多數時候是理性的,那麼你不妨試試以下這個測試。

有一位叫尼赫魯的教授在一所美國大學裡面任職啊,尼赫魯這個人啊,精通梵文,訂閱了印度文化這個期刊,每天晚上這個教授在家裡邊寫詩,他有個癖好是收集佛像。好,現在我要問你,你覺得這個迷河如教授,他更有可能是一個印度文學教授,還是個細胞生物學家,我相信你肯定會猜,他是一個印度文學教授,對吧,這個問題太簡單了,他就有一個印度文學教授,該有的典型特徵,你想想能有幾個細胞生物學家會精通梵文,有幾個細胞生物學家會回到家之後去寫詩,會去收集佛像了,但事實上,如果你猜的是你的細胞生物學家,你贏的概率會更高,你肯定想問為什麼呀?其實道理很簡單,這是因為在整個美國只有一百個印度文學教授,但是呢,卻有5萬個細胞生物學家,這就是基礎概率。雖然尼赫魯教授的特徵和印度文學教授的特徵匹配度高達90%,而與細胞生物學家的特徵匹配度只有5%,但是,當你把這個匹配率乘以剛才說的基礎概率之後,你就會發現尼赫魯教授是細胞生物學家的概率會是印度文學教授概率的2.7倍,這就是我們經常容易犯一個錯誤,叫做忽略基礎概率。

當然你可以說基礎概率需要一些知識積累,我只要有了更多的知識和證據,就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我要給你進入又一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

請你設想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強大的國家入侵一個弱小的國家,你覺得作為世界警察的美國,是否應該出兵干預這件事?心理學家帶著這個問題到美國一所大學裡去做調查,他把美國大學生隨機分成兩組,一組被告知,現在這個小國的難民通過火車逃了,而另一組則被告知難民正在通過輪船跑了,你看,逃難的工具,不管是火車也好,還是輪船也罷,與美國是否應該出兵,這是沒有關係的,但是,實驗結果是,那些個被告知難民是通過火車逃難的大學生更多的支持美國出兵,這是為什麼?因為難民的坐火車的這個場景,讓美國大學生想起了猶太難民在二戰期間通過火車逃難的情景,美國在二戰的出兵拯救歐洲,拯救了文明,是正義和光榮之戰,而難民在水上乘船的這個場景,就讓美國大學生想起了越戰難民逃難的情景,而越戰大家普遍認為是美國政府犯下的一個錯誤。你看,一個看似無關的信息也會悄無聲息的影響我們的決策。

無論是政策還是商人,都會利用這些看似無關的信息來影響我的判斷,比如柯林頓和布希競選總統的時候,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柯林頓就會說伊拉克戰爭和越南戰爭一樣,從而喚起民眾對戰爭的厭惡,而支持伊拉克戰爭的布希呢,他怎麼說,薩達姆就是希特勒,從而喚起民眾對推翻暴政的正義,而民眾的注意力被扭曲到了感性的直覺性的思維當中,而不是理性的客觀性,不去分析事件本身。聽到這裡你容易得出一個結論,人類天然的就習慣用直覺思維思考問題,但是如果我們人類是如此的,容易做出愚蠢決定的話,那為什麼我們還能登上月球,還能創造那麼多奇蹟呢?

作為一位心理學家,我覺得答案有兩面的

第一就像我在開篇提到的三隻猴子一樣,在一個特定的情境下形成的直覺思維在當時那個情景下,本身是對,是高效的的,請你想像一下,你生活在5000年前的一個小部落,如果你在叢林里看到一個大個的有斑紋的物體,你根本不用去思考這個物體不是老虎你需要做的是趕緊逃命,你看在這個時候,直覺思維能幫我們做出快速的高效的行為,所以說直覺思維本身是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我們的社會發生了高速的變遷,特別是在近100年當中,傳統家族的解體,自給自足,經濟模式的破產,通訊和交通的日新月異,使得我們在過去幾千年里積累和傳承的直覺思維,已經不再適用了,

第二,我們登上月球,靠的不是直覺思維,而是科學的理性思維,我們通過遵守科學的規律,用實驗的數據,卻不斷的修正自己的錯誤,最後登上月球 ,一旦我們回到日常生活中,我們又有了對直覺思維的依賴,而不會時不時的問自己,我們正在做什麼?在這個情境下我是怎麼反應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還有沒有別的選擇。

好了,我帶你簡單回顧一下這幾款的那種,通過今天的內容,你已經了解了,我們人是多麼容易被自己的直覺思維所影響,做出不理性的決定,我要告訴你的是,學習心理學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讓你學會對傳統,對權威,對慣例保持疑問,學會刨根問底的去追問,為什麼,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理解世界,收復被社會和文化所固化的大腦,從而從直覺思維邁向理性思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