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我國文學界的驕傲,但在作家莫言剛獲獎那陣子,不少讀者還是持不同看法的,認為莫言的獎來得有點「水分」。這種聲音很快流行起來,由於文學不同其他藝術容易被大眾接受,所以質疑莫言的聲音也成了一大熱點,直到今天這種聲音雖然越來越少,但還佔據一定的比例。前些年莫言是怎麼夾在質疑聲中的,可想而知。

經過接觸,莫言的小說大多都被普通讀者接受了,他獨特的魔幻現實主義文學色彩也越發發散光芒,例如他越來越被重視的作品《紅高粱》、《豐乳肥臀》以及《生死疲勞》等。不少讀者們也開始對這些被雪藏的作品另眼相看,因為他們都在認真閱讀莫言的書。

所以在2014年前後,莫言的質疑聲還居高不下,那些年大家被一部分評論家擾亂了思緒,直接不看莫言的書,或者看一部分後斷章取義,找準「臟」處像魯迅教的那樣痛打落水狗,這種正義的勇氣可嘉,只是很多人都誤解了莫言,而且是沒有深思熟慮後人云亦云的行為。

幾年前,也就是2014年有一期的「《小崔說事》我的現實主義——閻連科 」節目中,關於調侃公眾人物和名人互黑方面,閻連科就被小崔帶「歪」了。

這年,閻連科繼莫言後成為我國有一個在海外獲得重大文學獎項的作家,閻連科獲得的雖然不是諾貝爾文學獎,但也可以和諾獎媲美,它就是卡夫卡文學獎,在文學界卡夫卡文學獎被譽為諾貝爾文學獎的風向標。這說明閻連科基本已經有能力「造訪」諾貝爾文學獎了,假以時日,就可以登上瑞典皇家學院再一次刷新中國文學的榮耀。

但由於諾貝爾文學獎近年來也在不斷改革創新,經常會出現一些特別的舉措;2016年就將文學獎授予了來自美國的歌詞作家鮑勃迪倫。介於它的不穩定性和每年竄出的「黑馬」獲獎者,現在即便獲得了卡夫卡文學獎也難保就能一定奪得諾貝爾文學獎。最好的例子就是在2017年的時候,距離諾貝爾文學獎開獎宣佈前一星期,閻連科已經躍居最有可能獲獎的博彩公司賠率榜前三名,村上春樹也在前十名裏,但臨頒發時半路殺出程咬金。一個來自英國籍日本裔的作家石黒一雄拿下了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即便將來不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那閻連科也是在全世界範圍出了名的大作家了。或許那時候對於多次入圍提名但又無緣獲得諾獎,獎不獎的已經顯得不很重要了,畢竟我國作家餘華也說過想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有時要靠運氣,我們都知道餘華是我國當代第一個走向世界的作家,在海外的名氣一直不下於莫言,1998年他憑藉小說《活著》砍下了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從此紅的那是一塌糊塗。但轉來轉去一直沒有機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同樣詩人北島也曾說過諾貝爾文學獎只不過是那十八個人的意見(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有十八位資深評委)。作為卡夫卡文學獎獲得者閻連科,近年來由於他的文學寫作被捷克卡夫卡文學獎評委會認為最具備卡夫卡文學精神和現實文學的批判勇氣,所以閻連科在諾獎賠率榜上甚至一度超越諾貝爾文學獎的多年陪跑王-村上春樹。即便是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的馬悅然和他的弟子羅多弼都很推崇閻連科,同時我國文學界也一直認為閻連科將是繼續莫言後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但是作家走過的路卻是不怎麼順利的,幾乎所有的大作家都是這樣,無一例外。閻連科更甚,曾幾何時他的作品被禁多次,甚至顧長衛將他的原著《丁莊夢》改編成電影,相關方都不同意這樣一部書被改編,後來即使過審核了,但也不能出現「閻連科」的名字,看來閻連科已經成為「惡人」標籤了,因為被禁次數多,他也成了我國當代最具爭議的作家或者「禁書」作家。

不過那些被允許出版的小說確實吸引了很多讀者,包括一些早已看透的媒體人。畢竟我們國家在改革開放這麼多年早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在民眾對世界的見識以及對國內外文化的鑒賞能力也在悄無聲息的趕上來,國民的主流價值觀和世界觀明顯不差於西方發達國家。

對於閻連科的小說,看過的人都覺得好,既有莫言的雄渾、餘華的細柔、蘇童的深入骨髓,更有託爾斯泰、巴爾扎克以及肖洛霍夫的泥沙俱下。

但是作家特別是中國出了名的大作家,他們一旦說起話來就滔滔不絕,不知道是太過孤獨還是什麼原因,有時候都快讓聽者尷尬了,他們還是不停下來。餘華、莫言明顯比閻連科又聰明些,他們或許是見慣了採訪和精粹了說話藝術,而閻連科還是那麼「原始」。說的時候差點就要跑題了,主持人小崔在找機會插話,聽著有點尷尬,電視機前面的我們替他出汗,不過好在閻連科有真本事,一會就又繞回來了,我們替他因年老或創作力度大導致語言系統失靈而白擔心一場,喜歡閻連科老師的讀者為他的節目採訪都要捏一把汗了,只是這擔心又變成了讀他的小說一樣叫人內心跌宕起伏。

真是越老越辣,這種方式竟然吸引了更多的聽眾,「騙人」的老師傅啊!

訪談期間,小崔故意調侃了一下閻連科。後半部分是與觀眾互動階段,其中一個大學生起身提問,無不尖銳的說:

「閻連科老師,莫言已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了,您和他不是一派的嗎,都是魔幻現實。」

話剛一出口,閻連科還未想好怎麼回答,倒是眼明手快的小崔對著觀眾席「啊!」了一下,反應快的觀眾們很快被小崔帶進了活躍的氣氛。大家一陣歡喜,閻連科年近六十,依然不讓廉頗,也明白了崔永元要激起自己的興緻和對莫言的「嫉妒」心理,沒等小崔回頭看向自己,閻連科就要張口解釋,估計謙虛的話已經到了嘴邊,沒想到這個快嘴小崔把調侃的口型又轉回對著閻連科「這個(莫言獲獎)您聽說了嗎?」,觀眾們笑的趔趄起來,閻連科面對這個調侃者只好「投降」。

為了避免尷尬和迎合氣氛,閻連科趕緊回答:「我也是剛聽說。」整體訪談效果完美,只不過中間談到作家的痛楚時,閻連科老師再一次紅了眼瞼。

主持人送上紙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