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孫,一生坎坷,年少時研究《孫子兵法》,曾獻計被採用,大獲成功,23歲寫成《阿房宮賦》,大和七年(833年),杜牧被淮南節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職,後轉為掌書記,負責節度使府的公文往來。京銜是監察御史里行。這時杜牧居住在揚州,特別喜歡宴遊。大和九年,杜牧被朝廷征為監察御史,赴長安任職,分司東都。八月在東都洛陽上任。因此逃過了十一月的甘露之變的險惡風波。在這裡他遇到了宣州市的故人張好好,寫下了著名的《張好好詩》。在洛陽期間,由於職務清閑,他四處憑弔古迹,寫下了不少詩篇。大家應該知道他的那首著名的懷古詩《赤壁》,杜牧當時任黃州刺史,遊覽赤壁這個著名的古戰場,詩人借著赤壁遺物斷戟追想當年周瑜的成功,是因為巧遇東風的僥倖,不然連二喬都將為曹操所有。杜牧這樣看待周瑜,是一種自命不凡的表現,因為他自己也諳熟兵法,卻空懷報負無處施展,在這裡,以精巧的構思,含蓄的筆觸,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激和苦悶之情。詩人曾到過金陵,在秦淮河兩岸,寫下了著名的七絕《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通過描寫夜泊秦淮的所見所聞,表現了晚唐社會沉溺聲色的腐敗世風,抒寫了詩人對國事日非的關切和憂慮,本詩情感深沉,諷刺深刻,明為批判歌女「不知亡國恨」,實際上是批判高官顯貴不知憂國憂民,借用「後庭花」之典所指陳後主之事,映射權貴們的荒淫。這兩句詩反映了晚唐社會昏暗,權貴們的空虛內心和腐朽靈魂,從而表達了以詩人為代表的較為清醒的封建知識分子對國事的憂慮。再有一首懷古詩《遣懷》,「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 ,贏得青樓薄倖名。」,這首詩本是詩人追憶揚州生活的抒情之作,從詩中看,他與揚州青樓女子來往甚密,詩酒風流,放浪不羈,但是,詩人做本詩的真意,在於感嘆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並非某些文學史所說詩人如此寫詩是為了展示自己的放蕩不羈、輕佻庸俗,《唐人絕句精華》云:「才人不得見重於時之意,發為本詩,讀來但見其兀傲不平之態,世稱杜牧詩情豪邁,又謂其不為齪齪小謹,即此等待可見其概。」我想,這也是我為杜牧為何流連歌舞場的解釋!

那麼,為什麼杜牧能同李商隱並稱「小李杜」甚至能與杜甫齊名呢?且不說杜牧在賦、古文方面的成就,單看詩歌方面,他的古詩、絕句、七律造詣非淺,在此不便舉例太多,請看古今大家如何評價的呢?

(有人這樣以為「詩詞歌賦 方面,唐代詩人杜牧:距離大唐操盤手,只差那麼一點點!」)

林建略《晚唐詩人杜牧之》認為,杜牧的詩可分為兩大類:一是豪邁的,一是香艷的,前者「或為遣愁,或為弔古,或為感懷之作,多是用一種拗峭的筆調寫成,立意奇特」;後者「大半是用一種清新的筆調來輕描淡寫的,所以便不至滿紙都脂粉氣了」。王叔箱《詩人杜牧》認為,杜牧的「文是那樣的陳厚奇變,詩又是那樣的英姿雄發」,「他的詩辭旖旎動人,拗峭過甚,王西平《杜牧創作個性與藝術風格綜論》指出,杜牧在表現上多用率真直賦;寓理於詩;用拗折法,而反說(翻案法)和設問則是杜牧拗變的主要手段,從而形成了豪爽俊健的風格。吳在慶《杜牧詩歌表現手法初探》認為,「他的詩歌之所以形象鮮明,富有感染力,這與他採用比喻、擬人、寓情於景、以景表情、對比等手法有更密切的關係。而翻案法、掉尾一波、設問深入、應用典故等表現手法對於開拓他詩歌的新意境,深化思想內涵,也不無作用。」「直抒胸臆、語法句式的倒置改變,這對於他古詩的豪爽勁健,惆攪不羈的風格有直接影響」,「而含蓄婉轉、掉尾一波、寓情於景,以景表情、設問深入等更明顯地有助於他絕句的遠韻遠神、流情婉轉風格特色。」

又有李商隱《杜司勛》中說:高樓風雨感斯文,刻意傷春復傷別,短翼差池不及群。人間惟有杜司勛。

還有以下詩評:

《唐才子傳》:後人評牧詩,如銅丸走坂,駿馬注坡,謂圓快奮爭也。

《宣和書譜》: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裡。

劉熙載:其詩「雄姿英發」。細讀杜牧,人如其詩,個性張揚,如鶴舞長空,俊朗飄逸。[11]

胡震亨:杜牧之門第既高,神穎復雋,感慨時事,條畫率中機宜,居然具宰相作略。[12]

陸遊:勛業文章意已闌,暮年不足是看山。江南寺寺樓堪倚,安得身如杜牧閑。

楊萬里:不應李杜翻鯨海,更羨夔龍集鳳池。道是樊川輕薄殺,猶將萬戶比千詩。

姜夔《揚州慢》:杜郎俊賞、豆范詞工,和《琵琶仙》:十里揚州,三生杜牧,以及《鷓鴣天.十六夜出》:東風歷歷紅樓下,誰識三生杜牧之。

看到這裡,您是否也認同,曾經流連歌舞場的唐代詩人杜牧,完全可以與杜甫齊名呢?


杜牧和李商隱合稱小李杜

之所以能和李白和杜甫的大李杜齊名

也並非浪得虛名

畢竟他們都有留傳千古的詩作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杜牧的七律,數百年來

就在各個朝代傳頌

即便是現在,連黃口小兒

也能脫口而出

可見其影響力

而且,杜牧除詩名之外

其散文也是大家

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

杜牧特立洒脫,風流不羈的個性

在古代這樣的個性不但不會讓人詬病

反而是讓人艷羨的

有一個千古獨有的風流韻事

主角就是杜牧

唐朝有向名仕贈送家妓籠絡感情

表示友情的做法

但通常都是主人有意為之

作為客人直接

向主人索要的事還是少有的

有一次,杜牧受邀請參加

尚書李願舉行家庭宴會

酒過三巡

杜牧垂涎主人的歌姬

崔紫雲的美貌和才華

當場就向主人索要

當時大家都被他這個唐突的要求

逗笑了,看到他色眯眯猴急的樣子

大家哄堂大笑之餘,也為他捏一把汗

杜牧不愧是大才子

連忙口佔一首詩來掩飾自己的尷尬

華堂今日綺筵開

誰召分司御史來

忽發狂言驚滿坐

三重粉面一時回

吟罷立刻辭別,自己也覺得魯莽

不好意思了

不過,李尚書見小杜大庭廣眾之下

求其賞賜美女,足見心誠

回頭也把崔紫雲送給了他

這樣色膽包天的事,杜牧不止做過一次

當然,不是每次都成功

不過這些事迹

使得他的名氣更大

和大李杜齊名也是順理成章的了


『』小李杜『』分別指中晚唐詩人李商隱和杜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杜牧。杜牧生於公元803,死於公元853年(壽命不長,僅50歲,可能與留戀花叢有關)。杜牧是晚唐詩人,字牧之,別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人,也就是西安人。杜牧的出身很好,生於唐朝顯赫的官宦世家京兆杜氏,為西晉軍事家杜預的十六世孫。

杜牧雖然與杜甫同為杜預之後,但是支派相去甚遠。杜甫是杜預長子杜耽的後人;而杜牧卻是杜預少子杜尹之後。杜牧的祖父是宰相,歷任德宗,順宗,憲宗三朝,標準的世家子弟,杜牧對他的家世非常自豪,他曾經寫詩說:「我家公相家,劍佩嘗丁當。舊第開朱門,長安城中央。第中無一物,萬卷書滿堂。家集二百編,上下馳皇王。」

大和二年得中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先後輾轉各地任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在當官這方面可比杜甫強得不是一星半點兒。杜牧在詩歌散文方面都非常棒,還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還進入了高中語文課本。不僅如此,他還懂兵法,雖然沒有上過戰場,殺過鬼子,卻寫有軍事論文,給《孫子兵法》作釋,這個就比較厲害了。詩寫的好,個人又比較全面,如果和杜甫同時代,估計要輾壓了!

之所以稱其為『小李杜』,主要是為了曲分『大李杜』。杜牧童年生活是很快樂的,父、祖去世後才稍微差一點兒。26歲高中進士,同年又中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從此以後輾轉各地當地方官,譬如團練`推官`刺史、知制誥,最終官至中書舍人。大概相當於中央辦公廳級別的!可惜杜牧有相才,而無相器,又生不逢時。

杜牧很有才華,藝術上的成就很高,一篇《阿房宮賦》就足以傲視古今,詩文水平在當時也數一數二,就是今天依然小兒能誦,《清明》《赤壁》等詩流傳千古。杜牧政治上也很有水平,當了一輩子地方官,還寫過許多策論咨文。特別是有一次獻計平虜,被宰相李德裕採用,大獲成功。只可惜杜牧生不逢時,正值晚唐江河日下,宦官當政,黨派傾軋之下,杜牧的才能,被淹沒了,看透時世地大才子在湖洲,揚州刺史任上開始縱情聲色,同時也寫下了『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的名句。

回過頭來看看杜甫,杜甫出世時,家世已經敗落,可謂一生孤苦,半世凌落,就像是在逃難一般,經歷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各處飄泊。但其在詩文創作上首屈一指,在中國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文學水平了得,一生忠君愛國,詩文中儒家思想貫穿一生!

二人在詩歌水平上各有千秋,杜甫或更勝一籌,但其它方面杜牧又不遑多讓,所以『小李杜』之稱並非浪得虛名,與杜甫並駕齊驅似乎也讓人信服!文無第一,所以兩個人都能代表各自那個時代詩歌水平!


首先更正下標題,「小李杜」是指兩人,李商隱和杜牧,「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這裡「李杜」是並稱,所以「小李杜」之稱的唐代詩人杜牧這句話有待商榷。

「小李杜」「大李杜」身評回答里講的很多了,這裡不在累述。按當時朝代「大李杜」名望確實比「小李杜」大,但是,拿杜牧來說,作品不能超越杜甫,也還是有獨到之處,你非要說杜甫強,我還就是喜歡杜牧呢。

至於說杜牧流連歌舞場,為何能與杜甫齊名,這是個偽命題,你說他沉迷風月,酒醉青樓,但不能否定他的才情,怎麼不說李白酒喝的渾天黑暗,還能寫出詩呢?我想你是說他不務正業,但你知不知道,你正業一輩子不會趕上杜牧一半,這就是人跟人的差距。

非要問為何能與杜甫齊名,簡單直白名了,杜牧有才,還不夠嗎?這跟去不去風月舞場沒直接關係,被抓進監獄坐牢的人,有才的人多的是,這個咱也不做累述,大家都有聽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的這首詩還不夠嗎?太耳熟能詳了,有時候,人的本事並不是你看到的表面。

謝謝邀請回答!


杜牧,字牧之,著有《樊川文集》故稱杜樊川。唐代傑出詩人,晚唐成就頗高。以別於杜甫世人稱杜牧為「小杜」與李商隱齊名並稱「小李杜」李杜流傳下來的詩句有很多對後人所做貢獻很大(當然還不包括詩人自己所焚燒的詩稿)所以可與杜甫相比。

杜牧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收錄課本的《清明》婦孺皆知,廣為流傳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少年得志,本應是狀元之名卻因官場所謂內幕名列第五也是啼笑皆非。祖上是官宦之家然並非一直處於強勢中人微言輕遇到深愛的女子最後卻嫁做他妾。年少有為,並非一直有為。仕途上幾經輾轉多次被貶,情場上並非所願,反而在文學上做出了許多貢獻。其實杜牧並非留戀風月場所,只能說讓自己受傷的心靈沉淪下去給自己一個宣洩的出口。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柳永亦是如此。

臨終前,詩人還焚燒了許多詩稿。詩人把自己內心對愛情,仕途,生活的孤獨和苦悶寄情於詩書可最後「便縱有千種風情,又與何人言」

無敵是多麼多麼寂寞!


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最為出色,其內容多以詠史抒懷為主,蘊藏著詩人以古說今,以想像映照現實的渴望,杜牧生活的晚唐時代各藩鎮相繼發生叛亂,國家雖然相對穩定,但已經進入多事之秋,故杜牧的詩以指陳時政為主,表現其人的濟世安民的抱負,但杜牧的一生雖然仕途通順,但卻並不穩定,時常發生變動,這讓難以發揮自己的抱負。

其在文學上的成就成果斐然,其勝在融各家之所長而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在詩作上他受杜甫和韓愈的影響較大,題材廣闊,筆觸俊健,但又不拘一格,風格多變,既有清麗生動,也有豪放深沉的氣概。

●現實主義的豪放和曠達

杜牧的許多詩都包含著對時政的批判,故杜牧的詩有著其歷史性的一面,這後後人研究唐代歷史提供了一定的佐證,在這種現實主義的風格下又往往蘊藏他一些自身的個人思想,較為生動細緻的刻畫出杜牧生活的時代下的社會面貌。在《過勤政樓》中,他寫「千秋佳節名空在,承露絲囊世已空」,勤政樓是一個典故,當年唐玄宗為了慶賀自己的生日,在勤政樓大辦宴席,熱絡非常,杜牧以古說今,以勤政樓的荒涼寂寞暗指朝政疏於治理,下文又寫「唯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更是道出了唐王朝日落河山的頹勢。

不過,以古說今在唐代詩人中向來有之,倒也並非杜牧個人的獨創,然似只有杜牧喜以政史作為自己詩作的內容,而少有寫景抒情的小詩,因而形成了其文學創作上的一個重要內容。在風格上杜牧雖時有表現出對唐王朝日漸衰敗的痛苦,但詩作中更多表現的是自己曠達豪放的心態,這和他喜愛老莊之學的緣故有所關聯。

但杜牧的詩總體來說除了針砭時政以外,往往還蘊藏著對個人命運的憂鬱,這種現實主義之外摻雜著對命運與世道的一些悲情思想,雖然在詩作中杜牧力求表現出個人的豪放和曠達的一面,但又因為現實的殘酷而又常常表現一種落寞的氣息。

杜牧的曠達在語言情調上表現為爽利毫情,在抑鬱上表現為「牛山何必獨沾衣」的凄切綿轉,愁情始終拂之不去,拂之又來的風格。

●華麗辭採下的悲情

晚唐詩歌創作總的趨向是藻繪綺密,杜牧受到時代潮流的影響,其詩歌難免也注重辭採的一面,而這種辭采則更傾向於對他個人的情感抒發,其風格表現為流美構麗又神韻清朗,豪放曠達但又精緻婉約。在詩歌的主旨在於針砭時政,抒發個人抱負,其間又注重辭採的運用和建構,又加以注入個人情感的渲染。

雖是針砭時政,但又不局限於現實的殘酷和樸素,詩人在反映朝政和官場生活的同時也注重為詩歌增添一種「半遮琵琶半遮面」的疏遠感,其總以「詠史」的創作方法明說暗喻,雖是說古,但總是以巧妙的銜接宣洩詩人個人的情感和思想,在風格上總以「以古道今」為主要的手法。

正因如此,對杜牧的研究便增添了許多複雜和樂趣,但也表現出詩人在對空間的構架上體現出來的深遠遼闊,其正符合他豪放曠達的心性和詩歌氣息,但這種曠達和豪放難免像是一種虛張聲勢,其空間的深遠遼闊倒也透露著一種空虛和落寞之感,而這些則又恰恰展示了晚唐時期國家慢慢的衰敗,這種衰敗的氣息漫延著詩人的身上則又照應了整個時代的主題。

文學藝術要不斷創新,因成襲舊總是沒有出路的,杜牧雖與絕大多數唐代詩人在創作主題上表現出一致,總是以家國與個人抱負為潮流,但勝在個人風格和創作方法的迥異於其他詩人,故在唐代詩歌研究和文學價值上佔有一席之地。


他和李商隱並稱小李杜,證明後世對他的詩的肯定。杜牧是中規中矩的科考出身,得以在朝庭謀官位,而且仕途順暢,雖生活在晚唐,但他的詩卻以清新秀麗著稱。文無第一,有別於李白的大氣瀟洒,杜甫的深沉厚重,李商隱的俊逸哲理。

遠看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月紅於二月花。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甫和杜牧的關係是同為晉代大學者、名將杜預之後,不過兩支派甚遠,杜甫出自杜預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預少子杜尹。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是盛唐大詩人,號稱「詩聖」。杜甫出身於京兆杜氏,是北方的大士族。其遠祖為漢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為初唐詩人「文章四友」之一的杜審言。

杜牧,803-852,字牧之,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先後任德宗、順宗、憲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學,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

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李杜」,而杜牧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以作區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