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漁產養殖界中,最害怕的就是每年收穫期的時候,自家水塘中的生物產量不足!還有一種讓人心中泣血的情況是,一池塘費盡心力養殖的大閘蟹,最後通體黝黑而且多是缺肢斷體!明明是值錢的水產,如果變成這樣的殘次品,那還怎麼能賣出高價!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管理者在養殖後期的鬆懈。如果不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會導致淤積的泥沙變黑,而且大量泥沙聚集會減少水中的含氧量,大量的水生植物因此而無法生存,破壞水源水質,極大影響了大閘蟹的生存環境。

  長期以往,即使生長健碩,體態紅潤的大閘蟹,慢慢的,底板也會變得越來越黑,而且因爲環境問題,生長髮育也是受到限制,缺胳膊斷腿的殘蟹也就越來越多。水源變差會直接影響到大閘蟹的性情,使其易怒暴躁,同類之間經常鬥毆,這也是爲什麼殘蟹這麼多的原因!

  黑蟹不光樣子難看,賣相不好,同樣也不適合烹煮!這樣的黑蟹口感苦澀,讓人難以下嚥。就是再怎麼經過烹調處理,那黝黑黝黑的表面也是十分勸退,讓人難以生出食慾來。

  每年豐收期的時候,每家池塘多多少少都有這種殘蟹,養殖者爲了儘早出貨,便會將價格賣的非常低廉,大量囤貨低價出售,加上週圍同行的競爭,只能是讓這種黑蟹的價格越來越低。虧本也是常見的現象。

  雖然有的養殖者也會採取一定補救措施,但這種黑蟹一旦成熟,就很難再有市場價值了。雖然無論大小顏色,大閘蟹都要面臨被蒸煮的命運,但是相比這種黑蟹,誰不願意吃一些鮮亮紅嫩的優質品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