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第三代義渡艄公,77歲的萬其珍老人在爲村民擺渡

1995年,萬其珍應下了叔叔萬述榮的臨終囑託,成了第三代義渡艄公。2016年萬芳權接過父親手中的船槳,將祖上傳下來的“義渡”承諾再次傳承。就這樣,萬家四代人在長達141年的時間裏,用信義踐行着“義渡”的傳奇故事。萬芳權說:“我老了,就讓兒子接手,只要有需要,就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體驗官 | 文林

騰訊圖片特約攝影師,現就職於湖北恩施州政協文史委。

體驗項目 | 致敬困境中的行善者

體驗時間 | 2019年2月23日-24日

2010年秋天,我在恩施自治州委外宣辦工作時有幸參與了萬家義渡的新聞宣傳活動。他們一家四代,一諾千金,在一條名叫大沙河的小河裏爲老百姓過河義務划船141年,分文不取。如此義舉,令我十分感動,情不自禁地按下快門的同時,也被這義渡精神不斷激勵前行。

如今,一晃10年快要過去,萬其珍老人一家是否還在堅持做種“傻事”呢?一家人的現實生活又怎樣呢?帶着這種牽掛和疑問,我第五次踏上前往大沙河的路途。

萬家“百年義渡”的渡口——建始縣三裏鄉美麗的大沙河。圖片 | 2019年2月23日無人機拍攝

2019年2月23日,清晨。我再次來到三裏鄉大沙河村。三裏鄉是湖北優秀民歌《黃四姐》的故鄉,當地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濃厚。

2012年10月,湖北電影製片廠根據建始縣三裏鄉大沙河村“百年義渡”萬其珍一家四代爲人物原型改編的電影《我的渡口》在全國公映。圖爲老人和兒子萬芳權站在電影宣傳畫前。

這裏是電影《我的渡口》的拍攝地,可見萬家百年義渡的故事在這裏早已家喻戶曉。越野車緩慢地行駛在狹窄的村級道路上,當我們到達電影原型萬其珍老人的家門口時,已經快九點正。

141年, 跨越四代人的義務擺渡

“老年人一清早就下河去了,他每天都是這樣,有人無人過河,都要守在那裏。”萬其珍老人的兒媳向吉秀對我說。“正好,我也要到河邊上去看看。”我告訴她。

萬其珍老人的家在半山腰,爲了節省來回的時間,方便渡船,當年,他在河邊上搭建了一間十來平米的茅草屋作休息之地。後來,鄉親們覺得他撐船太辛苦,總得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便自發組織起來修建了一間十多平米的簡易小石屋。從此,低矮、潮溼的小石屋便成了老人的“家”。

天一大亮就起牀來到河邊的萬其珍老人,在小石屋裏生火取暖

萬芳權和兒子陪我來到了羣山中一條蜿蜒的小河邊。今年77歲的萬其珍老人打理完小船後,已在河邊小石牆屋裏生火取暖。

老人在火塘邊對我說:“我現在老噠,身體喫不消了,擺渡的事已交班給兒子!”萬其珍老人的兒子萬芳權,是1971年夏天出生的,2016年從父親手中接過船漿,成爲萬家百年義渡的第四代傳人。

精神矍鑠的萬其珍老人爲村民擺渡的情景。(2010年11月17日攝)

在萬其珍老人的小石屋裏,牆上掛着三樣物件特別引人注目:一盞煤油燈、一件蓑衣和一頂斗笠。

老人的斗笠

老人談起這幾樣“寶物”特別精神,他說:“這幾件東西可以說是我家的寶貝。下雨的時候,我送客人過河,就要戴上斗笠,披上蓑衣,暖和又方便,比雨傘和雨衣強多了。同時,這些物件還是我的上一輩遺留下來的,所以,我也不能夠把它們弄丟了。”

萬其珍老人與兒子萬芳權(左)、孫子萬秋林(中)在船上等村民過河

趁着老人打開了話匣子,我便問起萬家義渡的由來。老人說,那還得從他爺爺那一輩人說起。

清朝光緒年間,爲躲避戰亂和水災,萬作柱等幾戶萬姓人,1877年,從荊州監利縣逃難到恩施自治州建始縣大沙河畔,被當地崔姓等世居鄉鄰寬容接納。萬作柱會游泳、能划船,眼見兩岸鄉鄰爲大沙河所隔,爲報鄉親鄰裏關愛之恩,打造了一條木船,接送村民過河,並承諾不向村民收取一文錢。

萬其珍在爲村民擺渡。

1995年,萬其珍應下了叔叔萬述榮的臨終囑託,成了第三代義渡艄公。2016年萬芳權接過父親手中的船槳,將祖上傳下來的“義渡”承諾再次傳承。就這樣,從萬家爺爺,到萬其珍的父親、叔叔,再到萬其珍,以及兒子萬芳權,萬家人在長達141年的時間裏,一家人用信義踐行着“義渡”。

“只要有一個人過河,我就要堅持。”

說話間,聽到有人喊道:“過河喲!”

一旁的萬芳權和老人的孫子萬秋林立馬起身來到河邊。

崔登明是七組的農民,要去對河山上打柴,由於是星期天,還有幾位學生也要到河對岸遊玩,不知不覺,船上就上了五六個人。船一靠岸,只見兩位老人扛着木料和揹着東西從山上走來。

2019年2月23日,73歲的村民崔祝清,扛着一根木料從對河準備上岸

扛木柴的是一位73歲的老人,名叫崔祝清,他家的房屋和田土分別在河的兩岸,光他們兩位老人,一天就要往返四五次。

過去,河對岸住着許多農家,汛期要接送村民過河,最忙時,萬其珍老人每天要來回撐船50多次。那時爲了不耽誤村民的時間,他回家喫飯就叫兒子來打替。農忙季節,顧不上喫飯,就在小屋裏燒土豆和紅薯當飯喫。

父子倆護送村民下船

有一次,大沙河發洪水。水位很高,水流急。兒子勸他,洪水這麼大,容易出意外,不要冒險去渡人了。萬其珍說,跟別人說好的事情,不要輕易放棄,而且自己撐了這麼多年的船,對自己撐船的本領信得過。兒子萬芳權爲此還跟他吵了一架。但他還是陪同父親一起,在汛期每天接送村民。最忙時,萬其珍每天來回撐船五十多次

準備乘船的村民們。

雖然這兩年,河對岸的村民陸續搬走了,只剩下2戶人家;但河這邊還有許多村民需要到對岸去餵雞、打柴,坐船過河仍然是必由之路。全村一千多人,幾乎每個人都坐過萬家的船,周圍還有很多村民還跟着老人學會了划船。

萬其珍老人的兒媳向吉秀端着飯碗在家門口眺望還在河裏忙碌的公公和丈夫,一家人不能一起喫飯在萬家是常態

有人說,萬家人這樣辛苦,在這裏修一座橋不就行了嗎?是的,也有人曾建議在大沙河兩岸修座橋。但因爲村子太窮,河面寬,橋的跨度大,造價高,一直都沒能如願,擺渡依然是村裏人過河的唯一選擇。

岸邊小屋

因此,萬其珍老人雖說交班了,但他依然是早出晚歸,堅守在大沙河渡口的小石屋裏。“只要有一個人過河,我就要在渡口值班,有人要過河,就喊兒子來,我要爭取幹到80歲。”他說。

沒有錢,也要把義渡做到底

萬其珍在喫烤紅薯

從河邊回到家裏,已到晌午。萬其珍老人和兒子萬芳權便在火塘裏燒起了紅薯用來充飢。其實,在當地,萬家的生活水平只處於中等水平。萬家渡船的生活來源,緣於渡口旁邊的幾畝山地,被稱爲"義田"。

解放前,這幾畝山地可以不交稅賦,其收入用於船工的生活。解放後,船工由生產隊記工,年底參加分紅,"義田"交由生產隊耕種。土地承包到戶後,"義田"又被劃歸船工,不交提留款及農業稅,免去的稅費權當給船工的變相補償。

2004年,國家免徵農業稅費,萬其珍的變相補貼就實際上沒有了。考慮到萬家生活的困難,上世紀80年代,縣裏給萬其珍每個月發60元補助。到了90年代漲到80元錢。後來,恩施州政府瞭解到萬家的百年義渡,從2007年起便把補助提高到了每月540元,萬家的日子稍稍好過了些。

萬芳權從外地引進蜜薯

萬芳權利用空閒時間,引進新品種蜜薯,與5戶農民組成“久益專業合作社”種植蜜薯120多畝,產品遠銷武漢和廣州一帶。

2019年2月23日,萬芳權將儲藏在山上“蜜薯”用農用車拉回來,準備當天發快遞給客戶

萬芳權笑着說, 去年村支書要我父親爲家鄉農產品“代言”,父親說,只要對老百姓有利,要我做什麼都行!

步履蹣跚的萬其珍老人

隨着年齡的增長,萬其珍老人的身體和精力越來越差,兒女們心中也多了些牽掛,多次勸他在家安享晚年,一再被他回絕。冬去春又來,萬家撐壞的木船已不計其數。如今,木船變成了鐵船,篙杆變成了船槳,不變的是那份質樸的承諾和堅守。因常年風寒侵蝕,老人雙腿痠疼,但他仍然對渡口放心不下。

獨自發呆的萬其珍

前些年萬其珍的老伴譚大桂去世以後,給他留下了許多孤單與寂寞,老人常常坐在小石屋門前望着小河發呆。

全家人在央視參加活動(資料圖片)

雖然時光染白了老人的頭髮,但義渡精神卻得到了傳承。2018年11月,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北京公開發布“誠信之星”先進事蹟。萬其珍老人榮獲全國“誠信之星”稱號。

萬其珍老人的孫女萬紅莉、孫子萬秋林在渡口與爺爺合影

剛去武漢警官學院上學的孫女萬紅莉成爲了義務宣傳員。過去在這小石屋裏,爺爺萬其珍經常在煤油燈下給她講祖輩過去的義渡故事。渡口去年通電後,這些物件又成了孫女給遊客講故事的實物。萬其珍老人除了孫女,還有一個孫子,打小就幫爺爺撐船。

第四代艄公萬芳權

在小河邊,剛接送完崔祝清、何友香兩位老人過河的萬芳權對筆者說:“上輩人承諾堅守了一百多年,在我這代人手裏不能失傳呀?妻子和兒女都很支持我,等我老了,兒子接手,只要有需要,就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如果您想幫助困境中的行善者,請用手機微信掃描上方二維碼,點擊【致敬困境中的行善者】,或者微信登錄錢包,騰訊公益,搜索【致敬困境中的行善者】,善有善待,讓他們過更好的生活。

運營 | 袁媛 汪曉爲 劉靜

出品 | 騰訊公益 騰訊新聞

統籌 | 劉靜

關於體驗官

騰訊公益體驗官項目是由騰訊公益和騰訊新聞聯合發起,將內容生產與公益體驗相結合的創新項目。

該項目通過邀請、組織具備新聞採寫能力並對公益實踐有濃厚興趣的作者,對公益活動進行觀察、體驗,生產出有思考、有深度、有觀點的多種形式的體驗“筆記”。

體驗官對外招募即將對外開放,敬請期待!

【騰訊新聞邀您參與日行一善】

新聞時刻在發生,有家庭因病痛歷經苦難,有人因貧困而掙扎……總有善良的力量,在幫助困境中的人們,騰訊新聞聯合公益機構、螢火計劃攝影師、愛心企業搭建“日行一善”公益平臺,只需捐出您的閱讀時長,愛心企業將配捐善款。每天做一點,小善成大愛。暖心參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