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景點地圖
终于轮到要介绍奥地利维也纳了!
拜托,是维也纳、维也纳、维也纳耶!
这么有名的国际大都市,
从国小一路上到高中的音乐课本不断的出现这座城市,
历史上它也是重要大城,奥匈帝国的首都。
如果今天要一个没读过什么书的台湾人,
举例几个欧洲的城市名称,
除了伦敦、巴黎,我几乎可以笃定维也纳会在名单内,
因为它真的太有名了,音乐之都的盛名根本已经是常识。
如此知名度之高的国际性大都市,
为什么我拖到现在才介绍它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而且我也想老实地承认:
我对维也纳没有什么太特殊的感觉。

維也納景點地圖2
看到这里,我想所有去过维也纳的旅客们、
还有在维也纳读过书的留学生、交换学生们,
一定会忿忿不平:
「拜托,维也纳超好玩的好吗!」、
「你一定没有逛到每个景点!」、
「我敢打赌你没有去听一场音乐会,来音乐之都没听音乐会还敢说没感觉!」

我事实上到过维也纳两次,也可以算一次,
因为四天的中间两天我泡到斯洛维尼亚和义大利去了,
其他的这两天,我到访了维也纳非常多的地方,
连没什么的「联合国分部」我都跑去了,
可以说是走得相当透彻。
音乐会听了、百水公寓看了、市场逛了、皇宫晃了,
连走省钱路线的我都在维也纳吃了高级的蛋糕和猪肋排,
是那种历史悠久、饭店等级的蛋糕喔,我在台湾都还没吃过勒!

可是,我还是对维也纳没什么感觉,
就我的认知,它是一座灰蒙蒙的普通大城市。

好的,所以真的没什么好讲的,
维也纳就是一座音乐之都,结束,大家自己去体验吧!

当然不可能就这样写完这篇文章,
所以我们还是还好好介绍一下我在维也纳的所见所闻吧!

首先,我们是坐波兰廉价巴士Polski Bus从华沙直达维也纳的,
虽然巴士历时比较久,但是便宜舒服而且巴士有free wifi,
我是觉得没什么好挑剔的。
抵达维也纳的时候天还没亮,也因为巴士站的位置缘故,
所以我们的第一站是先去逛Naschmarkt纳许市场
我在維也納的納許市場
Naschmarkt是维也纳最大的露天市场,也是人最多的景点,
有很多人都说,来到维也纳一定要来逛逛这个市场,
因为它真的卖了非常多东西,是想透过实务了解奥地利最好的途径。
实际逛了一圈,这市场的确看起来蛮好逛的,
不过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我来得太早了,所以店开得零零落落的,
有点难体会所谓「维也纳最多人的景点」是怎样的情景。
但我还是很爱这市场,也因为天还没完全亮,人又少,
照片拍起来更有一种置身梦幻国度的感觉。

我在維也納分離派會館
分离派会馆(Secession)是我们的维也纳第二站,
它象征著新旧艺术学派的转换,
最大的建筑特色─由一片片月桂叶组成的金色圆顶,
曾被保守艺术学派讥笑为「镀金的大白菜」。
基本上它是一座艺术博物馆,
收藏很多特殊的画或艺术品,
不过因为我们到的时候是清晨,以及进去应该要钱,
所以在门口拍张照,我们就随即启程。

我在維也納卡爾教堂
分离派会馆附近即是U地铁Karlsplatz站,
这个站周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景点,
Resselpark,以及它旁边的Karlskirche(卡尔教堂/St. Charles's Church)。
在圣诞节前夕,这个公园广场会有圣诞市集,
而因为旁边就是维也纳科技大学,看到年轻面孔的机会也比较多。
我们逛到卡尔教堂的时候天终于完全亮了,
但街上人还是很少,圣诞市集一间都没开,
所以只好拍拍照、随便走走看看,就结束这个有点无趣的第三站。

连续三个只是随便走走的景点,
是时候该来认真体验一下维也纳了,
于是我们一行三人跑去抢先成为Café Sacher当日开店的第一组客人。
我在維也納吃薩賀蛋糕
这间咖啡店,以它的萨赫蛋糕远近驰名,
虽然说皇室御厨Franz Sacher发明的萨赫蛋糕在维也纳有几间店都号称创始店,
也都各有支持者,不过既然都来了,当然是来它诞生的地方尝鲜,
而且当年的官司最后也是由这间Hotel Sacher和另一间Cafe Demel共同打赢,
只有它可以在蛋糕加上"original"字样。(另一间是加上"real"。)
由于我们来得非常早,享受这有特殊内馅的巧克力蛋糕,
没有太多纷扰,气氛相当安静,看著隔壁桌点的好几层蛋糕塔,
这才又一次深深感受到我是在欧洲。
如何享受生活?点一个高高的蛋糕塔,配上一杯咖啡,
悠闲的混过一个早上,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維也納的國立歌劇院
奥地利的国立歌剧院,是爱音乐的你不可错过的地方,
多少学音乐的人,终其一生都希望能有一次在里面举行演出。
当然,我们纯粹是因为这栋建筑物很漂亮,
所以一定要和它合照一张。

我在奧地利維也納的莫札特雕像前
谈到这里,让我们来认真一点聊聊历史。
大家都知道奥地利这里以前曾经有一个相当强盛的帝国,
叫做奥匈帝国,其中哈布斯堡王朝更是闻名遐迩,
可以说是当年中欧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同时间还有波兰立陶宛联盟以及鄂图曼土耳其帝国)
位在维也纳的Hofburg(霍夫堡),是当年奥匈帝国的决策中心,
也因此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鄂图曼土耳其几乎就要占领霍夫堡,
要知道占领霍夫堡几乎等于宣告奥匈帝国从此一决不振。
波兰军队在当年的战争杀出重围,成功解救哈布斯堡王朝,
从此换成鄂图曼土耳其兵败如山倒,
这件史诗般的胜利,至今波兰华沙的萧邦公园里都还有雕像以兹纪念。
(雕像是一个波兰将军踩著一个土耳其人。)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除非有认真研究过欧洲历史,
否则一直以来,大家都会自动省略波兰解救了基督教欧洲这件事,
所以在这里帮波兰宣传一下,这个国家在历史中也是有如此强盛的时候!

话说回来这个霍夫堡,无疑是参观维也纳的一大重点,
它分成旧皇宫(Hofburg)、新皇宫(Neue Burg)、瑞士宫、国家图书馆几个部分。
我在霍夫堡舊皇宮
旧皇宫就直接在旧城的边边,从位置上看起来,
作为一个皇宫它实在不怎么安全,也太挤!
不过米榭尔门、米榭尔教堂这块昔日皇宫大门的地方,
可是热闹非凡,加上前述另一家有卖萨贺蛋糕的Cafe Demel就在附近,
在安排旅游路线上相当顺路。
我在霍夫堡新皇宮
相对之下,新皇宫就比较气派,前面还有很大的花园Volksgarten,
参观起来舒服很多。
花园里有几座雕像值得一看,
有卡尔大公、尤金大公、西西皇后。
其中西西皇后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皇后」,
从儿子过世一直到她自己在日内瓦被莫名其妙刺杀
(西西皇后表示:「发生了什么事?」),
也可以算是近代以来命运多舛的皇后,
常有人以「19世纪的黛安娜王妃」做为比喻,
在花园里的雕像,可以一窥她的美丽面貌。
至于瑞士宫是放置皇家宝物的博物馆,
而国家图书馆我想应该不太需要解释。

我在奧地利國會大廈前
Volksgarten旁边有一座建筑物是奥地利现在的国会
换言之就是立法院,看起来也是相当的气派,
加上又有奥地利国旗在那飘扬,绝对是到此一游的好景点。

我在維也納市政廳
沿著Universitätsring往北走,暨国会大厦之后,
城堡剧院(Burhtheater)以及维也纳市政厅(Neues Rathaus)绝对会吸住旅人的目光。
如果你是圣诞节前一个月来到这里,
在市政厅前面的Rathauspark广场还有一个热闹的圣诞市集,
值得在这买些东西补充体力,以及挑挑纪念品。
如果你对大学校园有兴趣,隔壁就是Universität Wien(维也纳大学)
逛逛这间现存最大、最古老的德语系大学,
体验遗传学家孟德尔、都卜勒效应提出者本人、梦的解析作者佛洛伊德等知名人物,
在这间大学上课或任教的氛围。

我在普拉特公園與維也納摩天輪
Wiener Prater(普拉特公园),是维也纳人必去的游乐园,
地铁Praterstern站一出来就可以看到Wiener Riesenrad(维也纳摩天轮)
它曾经是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轮,历史相当悠久,从19世纪就营运至今,
也因此对许多维也纳居民来说,它甚至可以说是城市的象征、童年的回忆。
这座游乐园基本上是不用门票的,你可以大剌剌的在园区内乱走,
如果想玩游乐设施,再去买票就可以了。

我在維也納國際中心
很多人都知道联合国总部在纽约,在瑞士日内瓦有一个分部,
却很少人知道奥地利维也纳也有另一个分部。
这里有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等等,
走进这一区域,可以感觉的气氛明显的不同,
因为这里本来就是治外法权区域。
只可惜,如果想要参观联合国分部,
一般来说需要事先预约,而且是团体导览,
像我们这种说走就走的背包客,也只能来门口体验气氛。

我在維也納的多瑙河正上方
在普拉特公园和维也纳国际中心(联合国分部)的中间,
有一个地铁站Donauinsel很特别。
恩,其实真的要说,它还蛮朴实的,没什么特色,
但之所以会让我决定在这里下车走走看看,
正是因为它的位置很特殊,它是设在多瑙河正上方!
蛤?没事在河面上设站做什么,又没有客源!
基本上我同意,因为它设地铁站的位置,
差不多等于淡水河中间有沙洲的那个点。
对,多瑙河中间也有沙洲,所以这个站是为了这个沙洲而设的,
至于沙洲上其实也就只是一座公园,
类似台北各个桥下的那一类可以打篮球、骑脚踏车、溜冰的那种公园。
这样的一个地铁站,在台湾可能在计划的时候,
就会被立法委员还是市议员骂个半死,这是要给谁搭?
实际上维也纳的这一站上下车的人数还真的很少,
应该比万芳社区站还要少人,
但它就真的设在这里,让维也纳的居民能方便前往多瑙河中间的沙洲公园,
也让我有机会站在多瑙河中央,
继斯洛伐克以及匈牙利之后,再次欣赏多瑙河的美。
(不过我要老实说,维也纳的多瑙河不怎么好看,看起来很像淡水河。)

我在百水公寓
Hundertwasserhaus Wien(百水公寓)
是许多旅人来到维也纳的必访景点,我们也不例外。
这栋由百水先生设计的不规则形状公寓,
搭配著各种颜色的磁砖,以及凹凸不平的柱子,
在在令人惊叹设计的绝妙。
可惜既然号称「公寓」,它就真的是一座公寓,
里头有住户,所以不对外开放参观。
我在百水村
不过没关系,在百水公寓正对面,就有一座仿造的「百水村」,
里面是各种纪念品店,重点倒也不是那些纪念品,
而是你可以透过参观百水村,一窥百水公寓的内部情形!

格拉本大道與黑死病紀念柱
把镜头拉回维也纳旧城区,
葛拉本大道(Graben)以及科特纳大道,是维也纳的购物大街。
如果你对逛街购物没有兴趣,你也还是一定要走来这里,
因为这里有黑死病纪念柱圣史蒂芬大教堂、彼得教堂的著名景点。
Cafe central
我特别还要推荐我们短暂停留过几次的Cafe Central
它是一间每分每秒都是大爆满的咖啡店,
如果你有闲当然可以点杯咖啡来喝。
另外如果你不想点咖啡,葛拉本大街还有很多有趣的店面,
店内也有很多东西值得你逛,
我个人认为很多东西蛮值得买来当纪念品的。(虽然我没买就是了。)

維也納豬肋排
Ribs of Vienna这间餐厅是我根据网路评论和书上推荐选出来的晚餐餐厅,
而实际上它超好吃的猪肋排真的没让我们失望!
看看我们满足的表情,在奥地利大啖经典猪肋排,这才是人生啊!

我在維也納聽音樂會
喔,差点忘了,来音乐之都维也纳,怎么可以不听场音乐会呢?
没错,平常不太花钱在这种音乐会上的我,还是买了一场,
不过或许是我们买的价钱便宜(对我来说还是很贵!),
所以品质也稍微打了折扣,
那一场音乐会有一半观众是大陆观光客,恩,就这样。
不过在音乐之都的音乐会,尽管规模小了点,
也还是很有趣,听了许多首知名乐曲,很是新鲜。

维也纳的西火车站(Wien Westbahnhof),无疑是我在维也纳最熟悉的地方,
因为我选的hostel就在这附近,Hostel Ruthensteiner
€15.56的价钱住到三人房(免费升等),其实相当超值。
从斯洛维尼亚的旅行回来之后,我也在西火车站等旅伴等了许久,
顺便又在火车站附近随便走走晃晃,根本把周遭当自己家。
维也纳的西火车站顾名思义,往西边城市的火车都是由此发车,
所以要去萨尔兹堡、茵斯布鲁克甚至瑞士等旅客,请在这里转车。
像我要去南边的斯洛维尼亚,则是要到Wien Meidling(暂时的南火车站)搭乘,
暂时南火车站这里也是有街可以逛,但相对于西火车站人潮少了许多。

Südtiroler Platz是维也纳另一个重要交通枢纽,
有地铁站也有火车站,也是原本的南火车站,
不过我抵达的时候南火车站正在进行大装修,
所以所有往南部的火车全部移往Wien Meidling,
使得附近一带显得冷清许多。
由于我们要搭回波兰的Polski Bus巴士站也是在这附近,
在等车之余,我们又往南逛了维也纳另一区购物商圈。
从Südtiroler Platz到Keplerplatz再到Reumannplatz,
整条街各式店面都有,如果你觉得旧城那里太乱可以来这边逛,
这一带也有相当多的hostel可供选择。

2011年12月19日23:20,Polski Bus很准时的发车,
隔天中午十一点多才会抵达华沙。
到了维也纳两次,虽然还是有景点没能前往,
但我想我已经看了不少,也玩了不少该体验的维也纳风情。
还记得那天那场特别的音乐会,还记得超美味的猪肋排,
还记得我们一起偷偷逃票坐了一站地铁(小朋友不要学),
还记得在维也纳随便逛大街的愉悦心情。
奥地利维也纳,虽然我真的必须承认,我对它的感触不深,
但不代表完全没有回忆,事实上整座城市许多地方都曾有我的踪迹,
因为我用徒步逛了非常多其实大多数人会选择坐地铁的地方。
我不知道我会不会再回到维也纳第三次,
不过维也纳确实是个值得一访的城市。
即使奥地利人很幽默,明信片出了一款「维也纳超贵」的款式,
我还是要推荐这里。
因为这里是维也纳,音乐人的圣地,历史迷不可错过的大城市。

Superkid @ Zona 15, Ciudad de Guatemala, Guatemala
01.05.2013 (本篇实际旅游时间为16-17&19.12.2011)

== 奥地利维也纳小档案 ==

1.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最大城市。
2. 维也纳是世界知名都市,有「音乐之都」的称号。
3. 维也纳与斯洛伐克的布拉提斯拉瓦,是世界上距离最近的两个首都。
4. 维也纳的萨贺蛋糕远近驰名,有两家号称正宗,分别是Hotel Sacher和Cafe Demel。
5. 维也纳餐厅推荐:Ribs of Vienna(猪肋排)、Cafe Central(咖啡)。
6. 维也纳景点推荐:纳许市场、分离派会馆、卡尔教堂、国立歌剧院、霍夫堡皇宫、国会大厦、市政厅、城堡剧院、普拉特乐园、维也纳国际中心、Donauinsel多瑙河地铁站、百水公寓、葛拉本大街、Keplerplatz购物大街等
7. 维也纳地图示意:

检视较大的地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