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詩人杜甫,他的父親名字叫「杜閑」,為了避爸爸的諱,杜甫寫了一輩子的詩,流傳下來約1500首,卻沒在詩中用過「閑」字。如果你看到了帶「閑」字的杜甫詩,要注意,很可能是假的。

2、唐朝文章大家韓愈,不幸被貶到潮州。當時潮州鱷魚為患,韓夫子書生氣大發,文思如泉湧,寫了一篇《祭鱷魚文》!強烈要求鱷魚「動遷」搬家,文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義,並且限定搬家日期:「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終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聽從其言也。」他警告鱷魚,如果到時候仍然不搬家,就要「強拆」、殺光它們!切莫後悔!據說韓愈寫完文章,祭燒給鱷魚看,鱷魚就都搬走了。

這真是一篇勸誡「搬遷」的千古妙文!

3、唐朝大詩人韋應物,他總結自己的前半生:我年輕時,是個無賴、大流氓!鄉裏橫著走,衚衕一霸王。夜偷鄰家婦,當街開賭場;窩藏殺人犯,還是個大文盲。天天唱K泡酒吧,風雪半夜瞎逛盪。公安局不敢抓,我就這麼狂!

當然,原詩是這樣的:(節選)身作裏中橫,家藏亡命兒。朝持樗蒲局,暮竊東鄰姬。司隸不敢捕,立在白玉墀。驪山風雪夜,長楊羽獵時。一字都不識,飲酒肆頑癡。(逢楊開府)……但就是這樣的人,卻寫出了「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如此絕美的詩句!這樣的反差,你能想像不?

4、唐朝的大詩人杜牧,一生慣於尋花問柳、逛青樓尋名妓,妥妥的一個大情種。杜牧進京趕考,看上了一名青樓女子,情到深處,老杜不能自己,跟妓女約定:等我考取功名回來,我就娶你!妓女很高興,杜牧也更激動了,找個傢伙什就把自己牙敲掉了一顆,送給青樓女子,算作定情信物,倆人就私定了終身。

杜牧和妓女依依惜別,上路進京趕考,果然考取了功名。杜牧滿懷憧憬,回來找到妓女,要娶人家。結果妓女不認識他了,忘記他是誰了!杜牧氣的完完地,要求妓女把那顆牙還回來。妓女打開抽屜,裡面全是牙,說:「你自己找吧!」

5、白居易去拜訪鳥窠禪師,見禪師住在樹上,說:「你這也太危險了!」。

禪師說:「你比我危險呢!」

老白表示不懂:「我有啥危險?」

禪師答:你居官太守,如居火宅,稍有不慎,隨時房倒屋塌,生命堪憂。」

老白鞠躬:「還請禪師開示。」

禪師說:「多行善。」

白居易:這個道理三歲孩子都懂。

禪師:「雖然三歲孩子都懂,可八十歲的老人卻都做不到。」白居易向禪師行禮!

6、李白的千古名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有專家認為這是李白和女孩談戀愛,花女孩錢,女孩向他要,李白髮飆起來,寫下這首詩: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是一位叫做譚作文的教授專家說的,不是我說的喲。

7、再說一個關於白居易的故事。唐朝的荊州有一叫葛清的文藝青年,勇不膚撓,從脖子以下刺滿白居易的詩,可見白樂天的名氣!葛清不但紋詩,而且還詩配圖!如到"不是此花偏愛菊"一句,旁邊紋一人,手持酒杯臨立於菊花叢中。再如"黃夾纈林寒有葉"一句,則紋一棵樹,樹上掛纈,纈窠鎖勝絕細!有詩有圖,意境全出,不愧是白樂天的刻骨級粉絲!當時人稱其為「白舍人行詩圖」。


有關唐朝名人的逸事趣聞頗多,實在是不能一一道來,且以問題中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人為例,介紹幾則小故事,聊以成趣。


1、李白

李白先後娶過四任妻子,第一位和第四位分別是前宰相許圉師和宗楚客的孫女,而且是「倒插門」,寄居在老丈人家,抱負難以施展,那首《南陵別兒童入京》中「會稽愚婦輕買臣」就是當時心境的寫照。

在幾個妻子中他和宗氏故事最為曲折,李白酒醉後在梁園牆上寫下名篇《梁園吟》,宗氏見之久久不能釋懷,並一擲千金買下這面牆壁,以免被刷,留下了一段「千金買壁」的佳話。他們二人志趣相合,同信道家,還一起在廬山結伴修道。李白因受永王李璘謀反案牽連入獄,信賴宗氏疏通關係,奔走搭救,對此李白曾作詩「聞難知慟哭,行啼入府中。多君同蔡琰,流淚請曹公」以謝宗氏。

此外李白的身世也極為詭異,信奉道家,按理怎麼也是道教人物,偏偏和新羅國王子金喬覺一同享受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的香火供奉。世系、出生、去世等說法複雜:父名李客,有史學大家考證為西域胡人,然而他自稱皇族分支也被唐朝宗室默許;生活豪奢千金散盡卻不知以何維持生計,更從不見窮困跡象。

2、杜甫

安史之亂後和任左拾遺時期,杜甫都曾在鄜州(今延安富縣)羌村短暫居住,並把家人安排於此,在這裡寫下了《羌村三首》,還留下了窮到賣豆腐的傳說,並存留有豆腐川(杜甫川)的地名。

杜甫死因說法不一,如果這種說法是真的話,那他死得未免奇葩中帶著搞笑,深思又感覺無限悲涼。杜甫晚年離開四川,在江船上漂泊,到湖南時為突如其來的洪水所阻,無法靠岸,當地縣令用船隻接回杜甫,以牛肉白酒招待他,然而不幸的是,餓了一週左右的詩聖因為喫得過多,不知道是撐死,抑或年老消化不良,還是食物中毒,沒幾天就死了。

3、白居易

這貨是個多面體,奇葩事比較多。名字有「長安米貴,居大弗易」的笑談佳話,寫詩有「詩神」、「詩魔」的稱號;年輕時不畏權貴屢屢遭貶,臨老了享受安樂閑適的生活;有兒童老嫗能解的詩歌,有刺詩滿身的狂熱粉絲團。

白居易和徐州刺史張愔交好,張愔死後其妾也是當時名妓關盼盼守節十年,作詩和白居易唱和,被諷刺後終於為守全名節所累,絕食而死。

白居易的風流韻事也是一大筐,在60多歲時府裏養了一大堆歌姬小妾,並作詩「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炫耀,今天說的「櫻桃小口」、「楊柳蠻腰」就是這麼來的。

還有為後人津津樂道的好基友元稹,自認識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在一起的時候同喫同睡同遊,分開的時候你思我來我念你,唱和詩歌不絕,感情深到「寤寐思服,輾轉反側」,有詩為證:

遠信入門先有淚,妻驚女哭問何如。尋常不省曾如此,應是江州司馬書!《得樂天書》

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州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夢元九》

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我今因病魂顛倒, 唯夢閑人不夢君。《酬樂天頻夢微之》

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樂天頓首。《與元微之書》

元稹聽說白居易貶謫江州司馬,「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對此白居易回信:「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僕心哉!至今每吟,猶惻惻耳。」

······

元稹死後,白居易為其作墓誌銘,終己一生不能忘卻,「時向歌中聞一句,未容傾耳已傷心」,還沒傾耳去聽歌女所唱的元稹詩句,內心已傷悲萬分。


白居易名字的故事

大詩人白居易出生在一個地勢低窪,積水成患的小村莊,水患時需要排水。他的父親老來得子很高興,他的祖父深感居住環境的不易,於是給他起名「居易」,希望他有一個好的居住環境。

白居易年輕時曾帶著自己的詩作去拜見大詩人顧況,顧況看了他的名字後對白居易說:「米價方貴,居亦弗易」(也有「長安米貴,居之不易」一說)。等到打開他的詩,看到第一篇「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之後,又說:「得道個語,居亦易矣。」從此白居易名聲大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