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聖母醫院擔任志工的最後一項任務,是協助醫院舉辦為糖尿病小朋友策畫的夏令營。在前院長林瑞祥先生的推動下,聖母醫院長期關注糖尿病議題,這個營隊,是為發病年齡普遍較小的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舉辦的,除了讓小朋友體驗部落生活外,也讓他們學習融入團體、合作互助,並自我挑戰。

 

這一年的行程,分為四天。

第一天

聖母健康農莊報到、相見歡→ㄚㄧㄚ旺溫泉→回農莊晚餐→踩街舞蹈練習

第二天 獵人學校(射箭、撒網、設陷阱、馬芬與餐包烘焙、愛玉製作、編花環)→芳心好美館→芳療體驗、糖尿病衛教→馬卡巴嗨踩街活動→都歷部落屋
第三天 單車慢騎(都歷部落屋─小馬─泰源部落)→泰源部落午餐→單車慢騎(泰源部落→東河部落屋)→馬武窟溪竹筏體驗、自然生態解說→部落晚會→星夜談心
第四天 金樽眺望臺→都蘭部落、新東糖廠→聖母醫院

 

每個小隊的組成,是7-8T1DM小朋友或加上其同伴,一位護理師,一位T1DM的大哥哥/大姊姊隊輔,與兩位國防醫的隊輔。

 

一開始接到要當隊輔、帶活動的消息,我十分緊張,畢竟我沒有任何擔任隊輔的經驗,也沒有參加過團康性的社團。要怎麼一口氣面對好幾個不認識的小朋友,並炒熱氣氛呢?我事先緊張兮兮的抓著同學們開了很多次會。不安的心情一直持續到小朋友來的那一天。

 

報到那天,我和博剛是第五小隊,一起接待了胤銘、忻妤、妤瑄、儷瑄、正儀、嶽峯六位小朋友,另有一位較年長的隊輔,是電子工程師凡軒。這組人馬比較內向一些,我和博剛使出喫奶的力氣,講屁話嘴砲炒氣氛,但進度又略慢了些。當我們還在「飯桶開飯」破冰時,別組已經在high,高歌不停了!後來我才知道,組員雖然靦腆又內向,其實個個身懷絕技!

(↓報到當天熱鬧的情景,還記得那天我很緊張,碰到陌生的小朋友要怎麼「搭訕」呢?)

P1120923.JPG

(↓同學們一邊幫小學員確認身分,一邊抬頭看鏡頭,經過部落農忙的洗禮,每個人都黑得發亮)

P1120925.JPG

(↓六隊大哥哥隊輔孟儒,是個活潑有趣的大孩子,而且相當精壯)

P1120981.JPG

(↓我的搭檔博剛,能炒熱氣氛要多虧他屁話不中斷~)

IMG_7145.JPG

(↓相見歡的破冰時刻,我們這組有點太內向了些)

IMG_7133.JPG

(↓本隊大哥哥隊輔:凡軒,是優秀的電子工程師,在內湖上班)

IMG_7070.JPG

(↓正儀、嶽峯與儷瑄,正儀和嶽峯是標準的惦惦喫三碗公)

IMG_7072.JPG

(↓表姊妹忻妤與妤瑄,忻妤是跆拳道黑帶高手!)

IMG_7075.JPG

(↓胤銘側拍,這個角度的胤銘,比平常瘦一點?)

IMG_7076.JPG

 

獵人學校

第二天一早,我們在聖母健康農莊帶著小朋友體驗當獵人的生活。這年輔大護理系的同學也有來,醫院將她們編入小隊中,跟著大家一起動手玩樂。整個上午行程分為六站:設陷阱、撒網、射箭、烘焙、愛玉製作、編花環。

 

設陷阱

 

陷阱,就是一種隱蔽靜止的裝置,用來限制或傷害動物。通常會設置在草叢中,或直接以樹枝作為材料,降低陷阱被察覺的機率。為我們展示陷阱的,是一位排灣族大哥。排灣族不只使用弓箭與獵槍,也會使用陷阱來增加捕到獵物的機率。

 

陷阱分成很多種,大家最常見的獸夾,是利用強力彈簧的原理製成。獸夾上放了一塊小麵包,當小動物因為貪喫而踩上去時,彈簧便會啟動,兩側鐵齒迅速咬合,會對動物造成傷害。這種陷阱被人誤踩,殺傷力也非常驚人,生鏽的鐵齒咬住腳掌,不僅會讓人失去行動力,還會造成破傷風等嚴重感染。

 

另外還有將樹枝彎曲固定於地面,再套上鎖環的鎖頸式陷阱,若小動物誤觸機關,樹枝會彈起,鎖環套住頸部,將牠們吊在半空中。

 

(↓鎖頸式陷阱,松鼠等小動物觸發陷阱後,彎曲的樹枝會彈起,並將獵物吊在半空中)

IMG_6999.JPG

(↓無齒捕獸夾,這類的捕獸夾主要是傷害動物腳部使用,可以使牠們扭傷,限制移動速度)

IMG_7199.JPG

(↓這是一種利用彈力抽打動物的陷阱)

DSC02956.JPG

 

寫著寫著,不禁邊想,這樣對動物們也太殘忍了些……但這是原住民傳統的狩獵方式之一,每當捕獲獵物後,也一定會向山神道謝。道謝之中,也隱含了對動物們的道歉吧!

 

撒網

 

廣義來說,狩獵也包括了海上捕魚,這站的大哥教我們如何撒網。此種漁網稱為手拋網,或八卦網。撒網前,要將魚網以規則的方式收於手臂,將剩餘部分披在肩上。撒網時,必須擰腰轉胯,動用腰部所有肌羣將網撒出。撒出的漁網會如同鍋蓋般罩在魚羣頭上,來不及逃走的魚,就成了漁夫們的收穫。

 

(↓建賓帥氣的撒網身影)

IMG_7244.JPG

(↓撒網的是奇葳,撒出的漁網,會罩住水中的魚羣)

IMG_7220.JPG

 

射箭

 

一副好的弓箭,往往需要專門的工匠挑選上等木材與弦材,以曠日廢時的精工才能完成。要能夠駕馭弓箭,必須要有強大的背部肌羣和臂力。射箭在春秋時代,被孔子列為「六藝」之一。在中國文化中,射箭是一位「士」必須具備的技能。在原住民文化中,射箭是則是狩獵必備的能力,一個好的獵人,通常在部落中也會受到敬重。

 

我們被帶到農莊中的射箭場,這裡就和入伍訓的靶場很像,一位班長教導大家射箭,另一位班長負責控管全場,讓大家能在安全的狀況下取回射出的箭矢。

 

這時我就發現,安靜的小隊員每個都實力驚人,尤其是正儀、嶽峯,他們射出的箭,箭箭上靶,嶽峯甚至有一箭正中紅心!

 

(↓部落大哥教導大家射箭技巧)

DSC02900.JPG

(↓儒謙射箭的瞬間,能捕捉到這個畫面真是太經典啦!)

DSC02933.JPG

(↓承佑拉滿弓的瞬間,後面的屋頂看起來像是從他頭上長出的翅膀一樣,呃好像不是重點)

DSC02941.JPG

(↓這位大大,你太狂了)

P1130553.JPG

 

愛玉製作

 

愛玉是一種相當古老的點心,傳統的手工製作方式,是將愛玉子裝入紗布袋後,放在水中(聽說愛玉子:水是1:50),用手將愛玉子內的果膠搓出來,等其凝結。這裡做好的愛玉,將會成為下午踩街時小朋友的點心。

 

(↓儷瑄在老師的指導下搓洗愛玉的認真模樣)

IMG_7004.JPG

 

馬芬與餐包的製作

 

聖母健康農莊引以為傲的,就是全有機的蔬果與純手工製作的健康餐點。麵包是相當重要的產品,我們抵達農莊中的廚房,由一位已經工作十幾年的大哥指導製作馬芬與小餐包的技巧。我們必須將麵粉與奶油混合後,加水揉勻成麵糰,以擀麵棍擀開。將麵糰包覆在掌心,放在桌上以圓周狀滾動,可以滾出漂亮的圓形,做成餐包。而馬芬則需要特製的紙杯,再加入洛神蜜,放入烤箱後才能成形。

 

(↓大家專心地將麵糰揉成圓形)

IMG_7014.JPG

(↓馬芬半成品,將送入烤箱烘烤)

IMG_7016.JPG

 

編花環

 

花環,是以鐵絲為基底,用許多花卉編成,在下午的踩街活動中,這些花環將會派上用場!編花環,也是一門複雜的學問,我們坐在農莊的司令臺上,慢慢挑選花朵、綠葉,將它們放到花環上,手不太靈巧的我,動作起來就慢大家很多。

 

(↓輔大團長欣縈的花環,欣縈是唯一兩年都來的輔大學生,應該也算是半個臺東人了!)

IMG_7288.JPG

(↓四隊大姊姊隊輔頤茹的花環,她是來自高醫的醫檢系同屆學生,現在已經是學識與技術純熟的醫檢師!)

IMG_7294.JPG

 

炎炎夏日,我們和糖尿病的小朋友們在農莊玩得不亦樂乎,不管對誰而言,這個早上多元豐富的活動,都是相當精采的回憶。畢竟,平常生活中不是想射箭就去射箭,想做烘焙就做烘焙,想搓愛玉就搓愛玉吧!

 

那天是2014年8月2日,離現在已經快兩年了。再不趕快把這些回憶記錄起來,恐怕就來不及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