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縣的名人很多,主要有孫嘉淦、高如星、牛友蘭、劉少白等,我主要說一下我瞭解的這幾個人。

首先是孫嘉淦,他是清朝時候的官員,他從小在家境貧寒的環境下,辛苦讀書,並且在他的不斷努力下最後是考中了進士,接著在他的不斷努力下,陞官至副都御史,還有兵部侍郎以及工部尚書兼署翰林掌院學士,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在他的不斷努力下陞官是必要的,再者就是他的著作真的很有價值,不管是在文學上還是在學術上。我搜集到的一些書目有《周易述義》、《詩經補註》、《近思錄輯要》、《南華通》、《南遊記》等。

接下來就是這位著名的革命思想教育家——牛友蘭,是晉綏邊區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牛友蘭曾經在北京京師大學堂上學,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大學。在當時,基本上能夠北京京師大學堂上學的就很有前沿思想,所以牛友蘭他就在興縣創立的當時的興縣中學,也就是1925年。不過這件事情在當時,震驚了周圍各縣,很多人就前來求學,慢慢的這個學校就發展起來了,一開始招收的班級有幾個,後來達到了八個班,大約幾百名學生。

除了弄學校之外,牛友蘭更突出的貢獻就是對當時革命的貢獻,當時八路軍到達晉西北開闢根據地。牛友蘭為了我們的革命,他曾經捐獻銀元2.3萬元,支援當時的抗日政權開辦興縣農民銀行。並且牛友蘭這個人的思想很前沿,他還鼓勵子女們參加革命,為革命做貢獻。

興縣的名人很多,但是我對牛友蘭還是瞭解比較多一些。他不管是在革命方面,還是在教育方面,都為當時的做了很大的貢獻,我們對古人要懷有敬佩之情,更要學習他們的精神和品質,不斷的完善我們自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