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攜程網上搜了機票信息之後,第二天就能在自己的QQ空間見看到相同航班的低價票廣告?比如你搜了濟南去上海的機票,第二天QQ空間就會出現北京-大理的低價票,而且比硬座還便宜!

(QQ空間的攜程廣告)

看到這樣的低至幾十元的機票,你心動不心動?趕緊點進去看看唄。

(說好的特價票怎麼全部上千?)

是不是傻眼了?我要的100塊錢飛上海的機票哪兒去了呢?

為什麼你從QQ空間的攜程低價票廣告點進來,從來沒有「薅」到過攜程的羊毛?

  • 全網最低價背後還是大數據惡鬥,低價票根本不可能買到

筆者的一位從事搜索引擎優化工作的朋友,給大家介紹一個概念—網路爬蟲;所謂爬蟲(spider),本來是個起源於搜索引擎的概念,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依靠巨大的爬蟲集羣每天抓取互聯網上數百億網頁。

現在,隨著技術的發展,在金融、電商、社交領域都存在類似的爬蟲工具。例如,前幾年12306剛出來的時候,很多黃牛還用爬蟲工具模模擬人在線搶定火車票。而攜程放出的低價機票,本質上就是通過爬蟲抓取其它航司的合理票價,然後通過一個具體的演算法,把價格壓得比他們更低;這樣會促使你產生通過攜程預訂機票更便宜的感覺,但是商人無利不起早,這種賠本的買賣基本上喊喊可以,真要成交是不現實的;於是就算你看到攜程網的低價票廣告點進去了,那一定是沒票的。

無獨有偶,微博博主@車卓1602團支部 也遇到類似問題,並將此情況截圖反應給了攜程客服,面對該博主虛假廣告的質疑,客服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表示「具體的價格還是需要看攜程網站提交的價格為準」。

對此,記者諮詢了相關律師,律師表示,攜程此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根據《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項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這種價格違法行為通常稱作價格欺詐行為,又稱欺騙性價格表示,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條件,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

  • 澎湃新聞:低票價釣魚屬價格欺詐,必須有懲罰

據新華社的最新報道,深圳孔先生最近也遇到這個事情,他在攜程上「訂票19天,反覆嘗試提交訂單近百次,眼看著機票從7300元漲到11000元!」最後,攜程的客服說了實話:App端展示價格比後臺機票實際價格低600餘元致使機票訂單無法提交,如有需要,可通過後臺實際價格下單!

寧波的胡女士在去哪兒網,也遭遇了類似的價格欺詐:查詢到的飛機票價單張為1752元,但每次在準備付款時票價都會多出540元。

要下單的便宜機票,卻怎麼也不能完成訂單,或者不明不白地加出一大截費用,冰冷的App界面不解釋、不說明,大多數人認為自己「運氣欠佳」,卻不知道自己咬中了商家捕鼠器上的那塊乳酪的「虛幻鏡象」。

澎湃新聞對此表示:訂不上低價票,不是因為消費者的「人品」差,而真的是因為商家的人品差。權利不能無力,欺詐不能囂張,違法就應該受到嚴懲,對這樣的明目張膽的價格欺詐應該有嚴懲的手段。「久入鮑魚之肆,而不覺其臭」,絕不是商家繼續作惡的藉口,正在制訂中的《電子商務法》必須發力。

  • 半年內4次約談1次點名,永遠道歉卻不整改

除了廣告方面的爭議,攜程其它各方面也是深陷信任危機。近年來,先是被自媒體質疑一年坑人100億元;後又遭演員韓雪在微博公開炮轟其捆綁銷售,引起大量討伐之聲。還有屢次被網友質疑的「大數據殺熟」,同酒店在不同手機上價格顯示不同。在第三方在線投訴平臺發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在線旅遊服務行業投訴報告》中,攜程的有效投訴量高達149件。

攜程爆出的種種問題也引起了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僅2018年這半年時間,攜程就被廣東、江蘇省消委會,長沙工商局就捆綁銷售、限制訂單退改等問題進行了4次約談。

企業屢遭投訴的背後,或許是價值觀出現了扭曲;正如攜程首席運營官孫茂華在2017中國酒店營銷峯會中公開表示:「攜程也是民營企業,不是活雷鋒,攜程自己也有3萬多員工要養活,一不小心就虧損了,前年就虧的很厲害。」

作為國內最大的OTA平臺,攜程為了獲利卻在價格方面做小動作、欺詐消費者,這種行為極大地損害了消費者的用戶體驗,從長遠來看必然會對平臺自身造成嚴重的傷害。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