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古代冶煉技術,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領先於世界的,而且還不止於冶鐵術,很多方面中國都一直領先於全球其他國家。個人認為中國沒有板甲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元明清三代統治者的觀念問題,沒有造板甲的動力。

歐洲板甲的出現是中世紀末期。蒙古西征時應該還沒出現真正意義上的板甲,板甲的出現最早是14世紀末期,和15世紀早期。這時候中國的冶鐵技術是否還真的領先全球,這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就不多說了。但是這時候,歐洲發明瞭高爐鍊鋼,在材料上肯定是具備了。

打造板甲還需要成熟的鍛造技術,西方使用的是水力鍛造機。說起鍛造好像就是冷熱加工的問題了,是的,沒錯,直接看就是加工工藝問題。但要達到一定加工工藝水平是需要相應的加工設備支持的,而水力鍛造機就是有力的鍛造工具。

水力鍛造機使鍛造效率提高,讓人工成本、時間成本大大降低。當然人力也可以來鍛造整塊的鐵塊,延展成板甲那麼大的,但是跟人力鍛造一小塊鐵片來比,鍛造整塊鐵的成本和複雜度就會比較高了。所以說水力鍛造機,絕對是元明清三朝不製作板甲的重要原因。

當然,這個也是個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的問題,不多說了。

還有一個就是遠程武器的發展。中世紀末期,也就是14世紀,歐洲的弓箭發展很迅速,長弓的殺傷力越來越強,可以參看英法之間的克雷西戰役,這讓盔甲發展有了動力,促成了板甲的出現,也就出現了後來歐洲戰場上常見的「罐頭騎士」。

歐洲的熱武器發展也非常迅速。中國的黑火藥通過交流傳入了歐洲,雖然以黑火藥為基礎的熱兵器初期殺傷力不強,但是對輕裝士兵還是很有效果的。而「罐頭騎士」作為重甲快速突防的兵種,還是可以對火槍兵等兵種造成巨大威脅的,所以,板甲也有發展的必要。

直到19世紀,工業革命的開始,黃火藥的發明,西方全面發展熱武器,交戰雙方開始對射為主,板甲也開始退出了歷史舞臺。

再來看當時的中國。開始是經歷了元朝的倒退,到明朝時,熱武器等開始發展,但到了清朝,又開始倒退。元明清時的冷熱遠程武器,整體上沒什麼發展,這讓防護技術也就沒有前進的動力。

板甲在倭國也是出現過的,為什麼在中國沒有出現,主要原因,還是動力問題吧。統治者完全沒有造這類盔甲的動力,要不然當時中西方交流還是很多的,一個水利鍛造機而已,有什麼不能引進的,而且還能降低重裝甲的成本。


這個有很多種說法。

其實中國古代也出現過廣義上的板甲(明光鎧),嚴格意義上的板甲沒有出現過。不過所謂的中國古代敲不出來板甲的說法簡直是無稽之談。

古朝鮮半島出土的短甲(還行,韓國人沒有說板甲是他們發明的)。

小小的朝鮮都可以做出這種板甲,何況中國呢?

而關於中國沒有出現板甲,說的最多的一種原因是成本。

歐洲中世紀打仗,騎士階層是西方戰爭的支柱力量,而他們多數都是自備裝備。那些不差錢的土豪騎士,掏重金去打一個媲美藝術品的板甲,一個是保住自己的小命(成為一個騎士的成本是極為高昂的,那些貴族也是極為惜命的),一個是嘚瑟。而且西方以貴族為戰爭主力,本身然就不多,造也造的過來。

而在中國,本身就是國家武裝,民間連造甲的資格都沒有,就連私藏鎧甲都是重罪。國家造價,要求的就是數量大能量產。西方的一場戰爭的參與人數相比中國不知道要少多少。而板甲的製造需要用靠匠人用鎚子等工具將熟鐵板敲成一定弧度,很費人工。而且這玩意還是量身定製,成本就更高了。雖然說十五世紀十六世紀板甲進化到了頂峯,成本下降了很多,但是成本還是極為昂貴。如果每一個士兵都配板甲,那是根本沒有辦法承擔的。所以說札甲等成為了衝過最好的選擇。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實際上板甲並沒有那樣出色,準確的說是板甲防護能力非常出色也無法在中國的戰爭中發揮出它的價值。

想一想,佛郎機什麼的大明都會引進,而板甲那樣好的東西大明熟視無睹?沒有選擇必然有沒有選擇它的原因。

這是在知乎上看到的,引自《騎士與風爐》

歐洲板甲厚度必須達到4MM才能在100M的距離內完全免疫所有火繩槍。

而4MM厚度不可能普及的(就算普及也得是犧牲了防護面積的半身甲),畢竟都是鋼鐵鍛造的,而且都是人,難不成歐洲白人都是鋼筋鐵骨嗎?據記載15世紀以前不少的騎士(上了歲數的)因為盔甲過沉死於心力衰竭。

而且如果板甲真的那麼牛,基督國家怎麼會被土耳其打的那麼慘(科索沃戰役(1389年)尼科堡戰役(1396年)瓦爾納戰役(1444年)攻陷貝爾格萊德並征服匈牙利(1521年)摩哈赤戰役(1526年)),雖然說土耳其部分配備板甲,主要還是鏈甲。

實際上,板在歐洲的出現就是由於歐洲的環境決定的,在歐洲面對長槍方陣和殺傷力開始逐漸顯現的火槍,惜命的騎士貴族們選擇了板甲。不過放在其他地方,板甲的存在意義並沒有特別明顯。就像二戰,雖然德國造出來「豹式」「虎式」「虎王」等極為優異的坦克,但是面對工時短容易大規模配備廉價粗糙的T-34淹都被淹死了,再優異也沒有辦法,這都是環境決定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