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es Demuth 1920

  上篇文章我感覺自己沒說完,還想說幾句。其實不考慮是否能適應老家生活,管他靈魂不靈魂的。最難的依然是收入這件頭等大事。

  在老家能做什麼,最好的收入就是公務員或者能跟當地政府的相關項目沾上邊的業務。剩下的還能幹嘛?開個小店?賺了還是賠了不說,一般人是沒什麼錢做生意的。還有,做淘寶,當地有好的貨源嗎?當地有集中開淘寶的,少數人做大,多數人恐怕也就是維持基本生活。

  上面有人,家裏有錢,事業單位公務員。只有這些人可以在小地方過得還算滋潤。家庭越普通越應該往大城市走。

  我們沒有預測未來的能力,但根據基本的規律可以大膽猜測。全國目前上千個縣城,其中大多數的未來一定是荒無人煙。別看基建搞得塵土飛楊,商品房林立,商場嶄新。經濟的發展規律就是極化,就是幾個人口聚集的超大城市,以及一些人煙稀少但地域廣闊的特色產業區。美國,東西海岸聚集,日本這個國家幾乎等於東京,而且在人口老齡化負增長的情況下,大東京圈的人口依然是淨流入。日本曾經有過短暫的逃離東京的口號,很快人們都又回去了。擋不住的規律。

  所以我之前說回村蓋房不如村口發錢。現在回村蓋房的人也許不多了,但不少人在縣城買房。但今天在縣城買房的行爲就如同幾十年前外面辛苦大半輩子回村蓋房。在選擇上總是慢了一拍,做出最錯誤的投資。買房是一大筆支出,甚至是多數人這輩子最大的一次。如果你買在一個註定蕭條的小縣城,這跟在荒郊野外蓋個房子的行爲無異,後者還更便宜。

  當然我說的不是百分百,必然有些縣城能夠發展得不錯,可能還能在未來成爲“小而美”的典範縣城。我說的就是大概率,多數縣城必然蕭條。平衡發展只是一廂情願。所以不要問我某某縣城有未來嗎?我不知道。粗略地判斷,相比之下,南方的縣城更有機會存活。因爲製造業都在南方,江浙廣東福建,工廠還冒煙就有大量工人,如果是個產業羣,就有更多工人,足夠支撐一個縣城的正常運轉。

  至於三萬多個鄉鎮會消失得更快。每一年都新人出走,農村人往城裏跑,或者往本省最像樣的城市跑。大學生畢業之後,第一選擇就是大城市,這個趨勢在信息的刺激和交通的高效之下會越來越明顯。

  三十年前,只要敢走出老家去大城市,因爲能幹的不多,開個小店乾點雜貨,隨便幹什麼,只要留下來,三十年後的財務狀況基本打敗當年99.99%的人。這就是選擇大於努力的最真實的案例。今天去大城市的年輕人雖然非常辛苦,這種辛苦不是當下獨有的,當年勇於闖蕩的人不比今天的年輕人輕鬆,因爲市場上哪有什麼工作機會。今天看起來更艱辛是對比出來的,因爲現在大城市裏出現了很多混出來的有錢人。收入上的差異明顯。但人們往往會被當下的差異矇蔽,以爲這輩子都熬不出頭了。這一點有點像股市,一支好股票能拿住二十年的人寥寥無幾。

  如果響應錯誤的違背規律的號召,未來的代價是自己承擔。當下的大城市裏的一些不友好政策對所有人都是困難,非常遺憾的現實。除非一個人確信回老家有更長遠的發展,注意不是當下一兩年內的收益,而是看長遠,那麼就不應該猶豫。人不能僅僅因爲路上多了人爲的路障而選擇改變正確的方向。我們期待有一天路上的這些障礙能夠被拆除,但不應該掉頭往回走。

  「近期更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