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過全方位的探討和分析,系統的提出了2019年的科技與體驗設計融合發展趨勢。

2019年科技與體驗設計融合發展趨勢

“用戶體驗”(UX)已是備受關注的關鍵詞,它不僅僅是商家營銷的噱頭。我們的生活中體驗無處不在,伴隨數字化廣泛應用成長起來的C一代羣體已是消費主力軍,他們尤其關注數字產品或服務的切身體驗,並且他們熱衷在各社交媒介上傳播自己的使用過程。

這也導致因體驗問題而影響到品牌的口碑傳播,體驗的好壞將決定了產品或服務的市場傳播廣度,體驗甚至成爲商業是否可以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

本文通過全方位的探討和分析,系統提出了2019年的科技與體驗設計融合發展趨勢。

1. 設計媒介不一定就是可見的內容

隨着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搜索將在沒有鍵盤或屏幕的情況下完成。天貓精靈、小愛同學、小度、Alexa、Siri、Google Home、Echo等語音助手在用戶界面中引發了非常驚人的爆炸性現象,並將繼續在2019年影響用戶體驗設計。

AI語音技術和預設命令的結合,讓用戶可以更便捷的提出要求並獲得回報。同時,語音交互的特殊性也對體驗設計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通過這種類型的交互式設計,用戶體驗趨勢的潛力變得清晰:計算機需要藉助用戶體驗設計師的力量,才能理解和應對人類的思維邏輯。

2019年科技與體驗設計融合發展趨勢

2019CES上展示的谷歌智能語音助手的搭載平臺

因此,智能語音技術作爲信息接入端口是2019年的下一個大趨勢。從語音助理開始發展之後,語音命令準確度達到90%是一個新的常態,使用語音激活界面成爲一個相當方便的選擇。

2. 個性化到個體化的用戶體驗趨勢

用戶更喜歡那些根據其便利性和品味定製的個性化界面,最理想的個性化用戶體驗是將其充分擴展到人們的普遍需求中。

在埃森哲2018的報告中指出:放棄業務關係的用戶當中有33%的理由是因爲缺乏個性化。

瞭解用戶的需求和偏好,可以在創建豐富的用戶體驗方面發揮很大作用。個性化是一種用戶體驗的動態趨勢,它的特殊賣點是它的學習和適應能力,通過個性化用戶體驗,根據用戶的特徵,行爲,屬性和數據分析能爲用戶提供有用的功能。

然而在數字化時代中,慢慢崛起的成爲主流消費者的95後們(Z世代),則引領出了個性化更上一層的體驗-個體化用戶體驗。個性化是由服務提供商提供的,根據消費羣體的偏好、行爲和歷史記錄,來定製消費者的購物體驗。而個體化是由消費者主動驅動的,是消費者來預設和規劃自己的專屬消費體驗。

用戶體驗設計師應該更加細緻地去打磨這種用戶體驗趨勢,不僅要優化個性化用戶體驗的滿意度,還要更加註重讓用戶自主選擇的體驗感受。

2019年科技與體驗設計融合發展趨勢

Netflix爲用戶提供個性化頻道

3. 更廣泛的視頻應用場景

內容呈現的方式會變得更加多元化,它已經不僅僅是頁面上的文字了。

如今,視頻在社交媒體或電子商務上,都已成爲用戶關注的焦點。互聯網用戶的平均注意力範圍現在穩定在8秒左右。視頻是在短時間內表達更多內容的方式,也是提供圍繞重要內容創建體驗的最美妙方式之一。根據思科的一項研究,到2021年,視頻將佔據全部互聯網流量的80%。

未來,在5G技術快速推進的基礎下,視頻會因爲流量消耗大的特性成爲之後的主流內容呈現方式。可以預測,5G時代下大部分互聯網流量都來自視頻, 特別是短視頻。它絕不是最新的設計趨勢之一,而是一個快速推進的設計趨勢。

2019年科技與體驗設計融合發展趨勢

抖音(TIK TOK)作爲短視頻社交平臺成功打入全球市場

4. AR和VR發揮更大的商業價值

各種視頻平臺和直播平臺,正在迅速創造成功的以內容爲中心的體驗。在視頻將在2019年侵入大部分互聯網流量,用戶體驗設計師必須讓視頻超越屏幕優化,並通過AR或VR技術擴展到深度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

AR會改變世界。當虛實結合的時候,不光虛能給實賦能,像物體的尺寸可以用AR設備看一眼就可以量出具體數據。而且實也能給虛賦能,也可以通過AR設備掃描現實物體到另一個虛擬世界去,變成虛擬世界的工具。數字體驗會因爲AR技術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而VR能給用戶帶來更加沉浸式的體驗,它相當於爲人類增加了一個新的維度,這會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個變化的複雜程度給我們帶來機會甚至會超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現在是給每一件事上賦能。但是VR和AR會爲我們增加好多件事。

2019年科技與體驗設計融合發展趨勢

電影《頭號玩家》中的VR遊戲

VR、AR對整個世界都有着強大的影響力,因爲他們可以創造很多新的內容。

5. 生物識別身份驗證成爲常態

雖然這不是最新的用戶體驗趨勢,但它開始探索更多的可能性。這是對企業來說是革命性的改變,在安全問題使企業死亡的十年中,身份管理和身份驗證成爲首要考慮因素。

根據移動生物識別市場的調查報告,預計將在2016年至2022年間以29.3%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移動設備和在線交易日益普及是主要因素,生物識別身份驗證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從而成爲極其重要的UI和UX趨勢之一。

這是一種可以確保企業和最終用戶都安全的技術,從而大大改善了用戶體驗。特別是銀行業通過在其UX設計中加入生物識別身份驗證,提供了出色的數字體驗。這不是唯一的用途,現在,通過面部識別,語音識別,指紋和虹膜掃描進行身份驗證正成爲最新的移動用戶體驗趨勢之一,這些趨勢已經越來越受到移動設備的青睞。

6. 關注用戶健康的用戶體驗設計

在2018年,一些公司開始提供更健康的用戶體驗。蘋果和三星都推出了屏幕時間功能,允許用戶監控和限制他們在手機上花費的時間。谷歌郵箱允許用戶暫停電子郵件以供日後使用,Instagram會在全部瀏覽完畢時通知用戶,以避免用戶無止境的下劃頁面。

2019年科技與體驗設計融合發展趨勢

IOS使用時間統計

這些相對較小的變化對社會的影響非常強大。

用戶體驗不僅僅是關注在人們使用產品的時間上,也需要關注人們不使用產品的時間。在不斷變化的智能手機和越來越苛刻的應用程序的時代,設計師有責任超越屏幕思考創造更有效的應用程序,最終豐富人們的生活,而不是設計讓用戶長時間參與的體驗。畢竟,沒有比安心更好的用戶體驗。

如同Fjord在2019設計趨勢所提到的,信息過載、不堪重負已然成爲一個健康問題。在紛擾的世界中,人們渴望獲得清靜,企業需要通過“正念設計”(mindful design)打動消費者。

7. 信息載體的多樣性變化

在2019年,信息的載體會發生多樣的變化。帶有可摺疊顯示屏的智能手機的原型已出現,各大公司已準備好首先在市場上推出試圖成爲可摺疊顯示屏智能手機行業先驅的產品。這就是爲什麼用戶體驗設計師,應該加速適應可摺疊智能手機中會出現的全新交互方式。

8. 關注屏幕之外的世界

不止用戶體驗設計,服務設計(Service Design)作爲以用戶爲中心的新興設計學科,也開始被廣泛的關注。服務設計的範圍最初很難掌握,因爲它與其他以用戶爲中心的設計學科有很多共同點 (特別是UX設計)。

但服務設計與UX設計的不同之處在於——能夠在整個服務或系統層面定義設計問題,並捕捉與該服務有關的每個人的觀點,無論他們是客戶還是服務人員。服務設計並不侷限在屏幕之前,Sketch、Axure、HTML都不是服務設計的主要工具。塑造整體服務體驗,意味着關注服務如何滿足系統內所有參與者的需求。

2019年科技與體驗設計融合發展趨勢

服務藍圖(來自尼爾森集團)

幾乎每個服務設計會議,出版物和論壇都充斥着關於“實施”問題的討論。從藍圖等未來主義者轉向更多現實層面上的實際增量,持續增長的服務發佈的需求。服務設計師不僅要塑造數字體驗,還要更高效的量化和分析數據,幫助建立適合未來的全球社會和經濟基礎設施。

而在數字領域之外,全球社會正在重新修正公共服務,未來服務設計致力於提供高質量低成本的服務來應對一個全新的時代——有着對服務有高期望值得客戶且環境空間有所限制的時代。

9. 真正融入生活的智能技術

各大領域都在嘗試吸收融入新的技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新的的體驗。以前這些技術融入並不算成功,只是停留在表面並不能真正的爲用戶所用。例如,在2019的CES展上三星推出了Samsung Bot Care 智能健康機器人。

這是一款以居家照顧爲定位的智能健康機器人,可監測睡眠質量外,用戶亦可將手指放在 Bot Care 頭上的感應器上,來測量心率及血壓數據。Bot Care 還支持雲端設定,可定期報告用戶的身體情況,如果察覺身體有異常的情況,可提早作出應對。

由此可見,智能技術不再只是單純的成果展示,而是開始慢慢融入到日常人們的生活中。

生活因爲新的技術而發生重大的轉變,而技術也因爲能夠融入人們的生活而產生出巨大的價值。

10. 以內容爲導向的體驗

內容即是王者。

設計師不僅要關注設計,商務運營上需要圍繞他們創造的數字體驗來創造吸引用戶的故事文案。因此,設計需要儘可能掌握用戶的行爲,偏好和旅程等數據,幫助設計師瞭解用戶需求,豐富體驗內容,製造吸引用戶設計亮點。用戶體驗沒有內容就不會完整。

內容呈現作爲用戶體驗的一環,只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未來的趨勢是尋找匹配內容和技術的正確組合,創建最優的用戶體驗。

2019年科技與體驗設計融合發展趨勢

概念設計界面(來自: Behance)

11. 設計師該懂代碼嗎

這個問題在設計行業中被反覆討論,卻遲遲沒有定論。

捍衛學習編碼的設計師有兩大重要理由:懂得代碼纔能夠在設計階段就提升最終成果的可行性;其次,懂得代碼的情況下,和開發工程師溝通起來更加輕鬆,從而提升最終成功的完整度。

所以,設計師應該知道如何編碼,這如同一位優秀的廚子需要明白食材的各種屬性一樣。但是,設計師不應該花一整天時間來創建代碼。這和讓建築師自己建造一堵牆一樣不合理。

在2018年,一些工具的出現,讓事情發生了轉折。

  • Principle 已成爲最流行的原型工具之一,幾乎不需要編碼和本機編碼語言的知識。
  • Airbnb 這樣的公司開發了內部工作流程,允許設計人員在紙上繪製用戶界面,並在幾秒鐘內吐出代碼,彌補設計師和大規模設計系統工程師之間的差距;
  • Framer X 和 Modulz 這樣的新工具已經發展到能夠自動將UI視覺元件轉換爲React組件,這意味着在大多數情況下,開發人員可以在設計上構建而不是在生產中複製它們;
  • Hadron App 這樣的工具已經開始將設計和開發工作流統一到一個具有兩個不同“視圖”的界面中。
2019年科技與體驗設計融合發展趨勢

設計的終極目標,是用來解決生活中的各類問題,既是過程也是結果。我認爲如何應用多元思維方式,是未來設計師需要掌握的必要技能了,我們不是去和程序員PK,而是藉助其編程思維來豐富設計解決問題的洞察能力。

在未來,這種趨勢會慢慢變成主流,設計師的身份不僅僅停留在過去的有形設計階段,而是“各種問題的創造性解決者“。

總結

人類的發展總是不以某個個體的意願所停滯,近幾十年科技更是日新月異的推陳出新,從理論的探索到真正的商業化應用時間越來越短。回溯過往20年經歷了互聯網的興衰到物聯網的逐漸興起過程,這是歷史上未能預測的,但這依然不是終結點,代表着未來的新技術,如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量子技術在各大企業和機構都有着大量的資源投入。

研究結果也在我們的生活各方面得以應用,具有初期商業價值的產品形態逐漸出現,如:無人超市、智能物流、智能音箱、智能醫療設備、無人駕駛出行等等。

商業機構也意識到需要藉助新技術延伸服務能力,更靠近用戶更瞭解用戶,爲用戶體驗的提升不斷的進行產品和服務升級。

本文由 @MOMOUX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