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曼谷的藍天白雲變得混混沌沌,突然爆表的PM指數嚇壞了泰國人,除了學校幾乎取消了所有室外活動,街頭更是隨處可見戴着口罩的當地人。近日當地權威媒體報道,籠罩曼谷的PM2.5污染物部分來自鄰國柬埔寨燒桔杆和農作物殘餘。

近日泰國街頭,人們出行都選擇戴上口罩抵禦霧霾

泰國當地權威媒體《曼谷郵報》報道,泰國國家發展管理局對近期籠罩曼谷的霧霾展開調查,結果顯示來源除了城市污染,鄰國柬埔寨燃燒秸稈和農作廢棄物後產生的大量PM 2.5是罪魁禍首之一。

曼谷四面佛,一名馬來西亞女孩戴着口罩,她跟家人來曼谷旅遊

“曼谷大部分的PM2.5直接來自城市的車輛,但根據研究,一些霧霾來自鄰國,”泰國國家發展管理局的災害預防管理部門主管Siwat Phongpiachan在電話採訪中告訴曼谷郵報。

“這一發現意味着我們需要對東盟地區的跨境霧霾進行更多的研究和監測,”他補充說。“是時候在東盟地區推行清潔空氣法了。有必要對東盟成員國的跨境霧霾進行管控。”。

專家們稱之爲PM2.5污染物“跨界流動性”的發現,意味着政府不僅要密切關注城市中的車輛排放,還要在各國之間進行監測。

攝於曼谷霧霾籠罩的中泰高鐵總站所在的Bang Sue區(圖:1月22日曼谷郵報)

Siwat先生說,在距離地面500至1000米的高度,專家發現“懸浮物從曼谷的東部和東北部漂移過來”。

同時,一顆衛星在鄰國探測到多個熱點,指向的是焚燒桔杆或清理土地。

污染控制部(PCD)總幹事Pralong Damrongthai告訴媒體,該部門承認有來自柬埔寨的跨境霧霾,已敦促政府監督焚燒農作物廢料情況。

紅圈爲柬埔寨的大面積熱點

西帕科恩大學(Silpakorn University)物理系講師Serm Janchai教授也持相同觀點,也認爲籠罩曼谷PM2.5的“部分”來自柬埔寨的露天焚燒。Serm教授進行了一些測試,發現柬埔寨的露天焚燒、風向和曼谷最近的PM2.5水平之間存在相關性。

“這並不是責任轉移。當然,泰國還有很多環保工作要做,但如果我們想談解決方案,我們需要了解空氣污染的性質,包括跨界煙霧,”他告訴媒體。

一名泰國教師在Samut Prakan省的Songvithaya學校教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網友們反應不一,有小孩的家庭特別擔心,出門必戴口罩,而在泰工作、旅遊的中國人並不覺得有太大影響,甚至嘲笑泰國人“大驚小怪”。無論如何,這些在泰國罕見的有毒懸浮物儘快飄走吧,還曼谷一個湛藍的天空!

上週,曼谷市政府(BMA)環境辦公室主任Chatri Watthanakhechon公開表示,直徑小於2.5微米的細顆粒物質,即PM 2.5,超過了每立方米50微克(μg/m?)的安全限值,在首都的多個地區。市政廳持續嘗試多措施清理,直到空氣質量得到改善。PCD表示,由於更好的空氣流通和風,懸浮物已在逐步緩解。

(未附授權圖嚴禁轉載,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企鵝號“i泰國”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