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人都有減肥的計劃,但往往沒堅持多長時間,計劃就擱置了。

  一開始或許你也充滿了行動的熱情和動力,比如堅持運動,會盡量少吃。

  但隨着時間的推進,看到效果甚微,就會選擇放棄。

  我們常常陷在這樣的循環裏:

  明知道減肥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你能堅持下去肯定會比不努力有成果,但總是很快就放棄;

  明知道主動看書學習,即使當下看似無用,但對你的影響會是潛移默化、深刻的,但往往就是堅持不下來……

  我們有很多的明知道,但是爲什麼就是做不到這樣的堅持呢?

  心理學家凱利曾經提出兩個概念,可以用來解釋這種現象:

  第一,就是延遲折扣的影響。

  比如現在立刻給你100塊錢,或者三個月後給你200塊錢,你會選擇哪個?

  雖然理智會告訴我們,後面一種選擇得到的更多,但很多人還是會選擇前一種。

  因爲對於你來說,時間的延長,對未來結果的不確定性,都會讓你降低對結果的價值感,感覺這個價值是打折扣的。

  所以雖然知道堅持運動對自身肯定是好的,也只有堅持減肥才能成功。

  但這個時間可能要半年或者一年,而且效果也許不如自己期望的那麼大,那麼就很容易早早放棄。

  第二,就是即刻滿足的影響。

  爲什麼我們在努力過程中抵制不了各種誘惑,就是源於誘惑帶給我們的即刻滿足。

  比如你準備看書,但想着先玩一會遊戲。

  玩遊戲的過程中你能體驗到輸贏,這些都會讓你立刻獲得滿足感,心情得到愉悅放鬆。

  而看書不一定就能讓你在當下就有收穫感。

  2

  想要改變,提升自己的自控力,可以從這兩點原因來突破:

  首先我們要明確對抗延遲折扣,主要要學會降低折扣率。

  你可以想象一個未來在享受成果的自己:

  比如減肥成功了,比如學習給你帶來了更好的工作。

  然後再問問自己:是否要放棄這些長遠的價值,選擇現在短暫的快樂?

  其次,可以將你的目標思維轉化爲解決思維。

  比如你想減肥,你的目標計劃是少吃一點,一直盯着這個目標會讓你陷入自我對抗當中“我餓了,我想吃”跟“我應該忍住,不要吃”。

  而解決思維是“我該怎麼讓自己少吃一點”,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少了自我內耗的部分,會讓你有更高的行動力。

  而想要對抗即刻滿足,主要就是學會延遲滿足。

  首先,可以試一下10分鐘法則。

  當你想要什麼、或者想吃什麼,等待10分鐘,再看看你是否還想要。

  當即時滿足的衝動被壓抑住,這些即刻的獎勵對你的誘惑力或許也會被降低。

  其次,做一些事情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研究表明,在壓力或者情緒低落時人抵制誘惑的能力會降低。

  比如,當你工作很累時,容易抽菸、酗酒,明知道這些選擇會傷害到身體,但就是不自覺地向它們屈服;

  或者不開心時,就忍不住吃甜點,明知道會影響減肥的計劃,但這樣做就覺得心情變好了。

  所以,當你有這些衝動時,可以試着做一些減壓放鬆活動或者讓自己愉悅的事情,比如,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和朋友聊聊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