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蘇州拍賣城區的多宗宅地,總出讓面積約28.47萬平方米,總起始價爲79.57億元。最終,該地塊全部順利出讓,累計攬金97.44億元。其中,新區獅山地塊成交總價爲40.7億元,成交樓面價爲25813元/平方米,溢價率32.14%。

3月12日,成都茶店子商住地塊吸引了30多家大型房企參與競拍,最終被德商以17.17億元收入囊中,溢價率76.4%,樓面地價1.72萬元/平方米,創下了主城區的最高土地單價。

3月21日、22日,南京河西的2個樓盤公開搖號,共有7766人蔘加購房搖號,中籤率分別約爲6%和7.8%。這樣的情景還出現在杭州、成都等熱點城市。除了開盤現場,土地市場在“小陽春”裏也異常活躍。

“你看到了麼?這就是你想得到的看到的結局。你挺滿意的吧?的確,我都滿意的笑了。我的嘴角上揚差點變成月牙夜晚裏天空中羞澀的月亮!” 這句話放在這裏形容當下的市場,倒頗爲貼切。

2019的前三個月,樓市活在了“春天裏”,無論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關心樓市的,都希望看到一個真實的市場,這樣才順理成章地做判斷做決策,而這背後涉及的必定是進場觀望離場三種選擇,以及大大小小的資本金。可惜,想看到一個市場的全貌,實在是太難了。

南京河西的公開搖號已經不能算新聞,在去年的某個時段內曾經有過相當精彩的假摔表現。樣本的大小,項目的特點,都可能形成孤例,從而失去代表性。而土拍市場,還有一組數據是在說明,開發商現在是如何謹小慎微,捂緊錢袋了,等待新時機,或者考慮撤退。

樓市的真相原本就是一個僞命題,可能窮盡一切去考究,最後失去的可能是最珍貴的時間成本。這也是一城一策分城施策的根本原因所在。頂層設計已經與時俱進,奈何媒體端的還在製造一個個熱鬧或冷清的假象來忽悠公衆呢?

樓市有風險,投資須謹慎。不放棄,不拋棄,向前衝。2019,機會給了智能兼備者。

“國人投資渠道太少了。”這是很多人經常掛在嘴邊的話,還贏得了不少附和之聲。真的太少嗎?A股、B股、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現在又來了科創板。除了股票,還有基金、債券、P2P、銀行理財、房地產、信託……這麼多投資渠道,爲什麼不選?因爲:錢多錢少,都愛買房?

爲什麼中國人如此熱衷於買房子?有人說這是國人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僻邪侈,無不爲已”,恆產能夠帶來的安全感、穩定感、佔有感、傳承感、精神愉悅感(有面子)無法取代。上述那些投資渠道與房產相比,要不讓你只出不進,要不讓你血本無歸,是奧迪換奧拓、姚明換潘長江的生意,能叫渠道嗎?

再者,隨着在房產身上的戶口、學籍、醫療、養老、就業等等可見的或不可見的機會,同樣是迴避不了的。當你在一座城市裏擁有了自己的房產,而不是租住在一套別人的房子裏,基本上,您的工作、生活、家庭、子女、休閒、娛樂,喫喝玩樂養娛購,你的一切,都會與其發生強關聯。中國人不是吉普賽人,不是遊牧民族,安土重遷是國人內心深處最強大的基因。所以說,即使是80後90後,活到一定年歲,無需強化或科普,一樣着了舊道兒,收回及時行樂坐喫山空零積蓄月光族的活法,該投資買房買房,該成家立業立業,過上主流的生活。慢慢把自己活成中年油膩大叔或油光可鑑的中年婦女。這是宿命,也是幸福。

美國心理學家埃裏希?弗洛姆把人的生活態度分爲兩類:佔有和存在。人羣中,以佔有爲態度的生命過程之人佔大多數。而中國大衆潛意識中對資源的缺乏恐懼是在歷代變遷中形成的。不太久遠的時代裏,絕大多數人喫不飽穿不暖,人爲或自然條件的惡劣一度形成內心對生活資料的恐慌,進而形成對外佔有物資的強烈願望。這就好比一個幼年一直處於飢餓狀態的孩子,長大以後會對更多的事物佔有去彌補那個曾經缺失的心理黑洞。房子作爲外在的不動產,當然比起那些收着的藏着的財富,更能有炫富感與成就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