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喫餓得慌。對於人,喫得飽纔能有力氣幹活,對於戰場的士兵,不僅要喫得飽,還要能喫的好,不然士氣可是要歸零的。然而在軍隊裏有一句俗語,凡是說自己伙食好的,都是敵國的奸細。這表明了士兵對自傢伙食的一種抱怨,那麼我們就順着歷史的記錄,來看一看在北非,英德兩大勢力纔是喫的好的那個吧。

  1941年,正是大名鼎鼎的沙漠之狐隆美爾橫行北非的時候,強大的非洲軍正蓄勢待發,準備痛打對面的約翰牛。然而在那之前,隆美爾恐怕做夢都想不到,自己的伙食是這個鳥樣子的。

  在北非炎熱的天氣下,德國人喜愛的馬鈴薯和白麪包通通都成了廢品,只能改爲食用黑麪包和來自意大利的幹豆。而他們酷愛的黃油,不管是人工的還是天然的,在北非統統都會被太陽融化揮發。而作爲代品的橄欖油,雖然這個東西很有營養,但在當時的德國,沒幾個人喜歡它。

  而非洲軍的伙食,按照協議主要是意大利人來提供的,意大利人的後勤主廚可能是一個著名的素食主義者,口特淡的那種。因爲他們所提供的,無論是咖啡,食用油,果醬,罐頭都是平淡無味的。士兵們甚至把送來的牛肉罐頭命名爲‘墨索里尼的老驢’,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更嚴重的是因爲缺乏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士兵們普遍因爲維生素匱乏導致抵抗力下降,致使軍隊患病者日漸增加。甚至於隆美爾本人就是一個受害者,他因爲惡劣的伙食而患上了嚴重的胃潰瘍。

  反觀英國人呢?只能說在這紮根好多年的英國人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特製的白麪包,果醬,硬餅乾,牛肉罐頭和水果罐頭。甚至於憑藉背後的埃及和強大的海軍,以及美國人的援助,英國人甚至享用着新鮮的蔬菜水果,更有德國人羨慕不已的可口可樂和冰激凌。同德國人比,英國人簡直如同身處天堂。

  目前看,顯然英國人完勝。然而令人費解的是,英國人認爲自己伙食難以下嚥,以爲德國人喫得好。殊不知,德國人一旦繳獲了英國人的罐頭,都會歡欣雀躍,就連隆美爾本人也深覺英國伙食極好,自己尚且不如英國一個列兵喫得好。如果英國人知道這些,真不知會作何感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