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生殖隔離遠沒有我們想像的嚴格。

別說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沒有生殖隔離了,我們智人還曾和丹尼索人有過基因的交流。

在生物學中,我們普遍認為跨物種之間的戀愛,註定是無法開花結果的。

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則當然就在於——這兩個物種間存在著生殖隔離

在生物課上,老師就經常拿馬和驢雜交產生的不可育後代——騾子,來當典型案例。

不過這看上去無法逾越的生殖隔離,有時候也並非如此不近人情。

我們現在自然界中也存在著大量兩個物種雜交,並可產生可育後代的例子。

例如,由北極熊和灰熊雜交產生的後代灰北極熊,就是很好的。

天雷勾地火,這純潔的母北極熊就被公灰熊不可描述了。

很快,一個全新的物種灰白熊,就誕生了。

重點是這些「混血兒」,竟都具備完整的生殖能力,可產生後代。

有趣的是,幾乎所有的灰白熊,都老爸是灰熊,老媽是白熊。

因為公灰熊生性好動活動範圍很大,全球變暖後它們就溜達到了北方,邂逅了白白胖胖的北極熊母熊。

而北極熊公熊就比較宅了不會到處亂轉,所以自己的妹紙被泡走了,還沒泡到別人家的妹紙。

除此之外,還有非常多的中堅雜交現象。

這是鯨豚,是海豚和偽虎鯨的後代。

獅虎獸,不用說看樣子大家都知道,這是獅子和老虎愛情的結晶。

有的獅虎獸長得就比較磕磣了,完全沒有遺傳到父母親的威風和霸氣,胖矮胖矮的。

不過雖然長得不怎麼樣,但是在動物園裡面卻很受歡迎,畢竟珍貴!

還有斑馬+任何其它馬/驢=Zebroid(統稱,不同組合都有各自的細分命名)

像紋身一樣的Zebroid,應該很容易看出它父母大概長什麼樣。

雖然沒有特別嚴格的生殖隔離,但從這些事實存在的跨越種、屬、科、目之間的雜交並能偶爾產生穩定繁育的後代等現象來看,不同的人類物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並不算一個太大的問題;

所以,智人和尼安德特人、丹尼索人可以通婚也是合情合理的。

圖:幾種人類的走出非洲圖

在生物與生物之間,最有趣的莫過於環形種。

所謂環形種,也就是說,凡是兩地域相鄰的兩個群眾之間可以雜交,而不相鄰的則不能雜交。而且有一對稱為「終點」的不能雜交的這麼一系列物種。

圖:環形種示意圖

例如1和2可雜交,2和3可雜交,但是1和 3就不能雜家,1和4也不行.....而生殖隔離隔得最開的就是1和7,差別比其他兩兩都要大。

比如美國加州沿中央谷呈環狀分布的埃及劍螈。

物種的形成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起始段是兩個開始分化的群體,終末端是兩個獨立的物種。

在這之間,有個叫做中間形態(intermediate form)的。在生物中,這就是所謂的過渡階段。

在這個階段,還是可以選擇雲雨一番,產生個混血寶寶的。


生殖隔離是理論上判斷是不是屬於同一物種的依據,但在實際分類中,這個依據並不是唯一的。可以這麼說,有生殖隔離的,基本上就不是同一物種,沒有生殖隔離的,也未必不會被劃分為兩個物種。

好比新發現的達巴奴里猩猩,和其他猩猩其實還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只是交流太少,地理隔離日久,已經形成了足夠的差異被劃分為兩個物種。

如果完全按照生殖隔離來劃分,原雞屬所有物種都必須合併,貓科犬科許多明顯不同的物種也得合併,這顯然也不太合理。

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應該也是這樣的。


從人類學研究發現,大約在距今80萬年前,生活在非洲的早期直立人,匠人進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身材高大魁梧,跑動較快,捕獵較多,吃烤熟的肉,腦容量已達1000~1300毫升,具有簡單的語言。

尼安德特人復原圖

尼安德特人是在40萬年前由遷徙到歐洲的海德堡人進化而來的。而智人是由仍然生活在非洲的海德堡人進化而來的,目前,發現的智人最早是在北非的摩洛哥,距今約30萬年前。 雖然尼安德特人與智人都是由直立人海德堡人進化而來的,但二者在體態特徵、腦容量大小、跑動速度、語言能力、智力水平等方面明顯不同。

尼安德特人,身材矮小,升高1.65米左右,體型敦厚粗壯,有些蹩腳,跑動不快,腦容量雖大,可達1750毫升,但智商並不高,語言能力較差,交流能力不強,不善於團隊作戰,往往採取獨立埋伏襲擊戰術,製作的工具不夠細緻。在這些方面,智人都明顯優於尼安德特人,所以尼安德特人難以阻止智人的入侵,在多次與智人的戰爭中,最終敗下陣來,智人從紅海東南角的曼德海峽,突破尼人的防守,從非洲進入中東,先後到達歐洲,西亞等地,把當地的尼安德特人消滅,據研究,最後一個尼安德特人約在2.8萬年前死去,從此尼安德特人在地球上銷聲匿跡。 雖然尼安德特人與智人在諸多方面有明顯的差異,但是尼人與智人都是海德堡人的後裔。尼人與智人在地理隔離上時間較短,沒有產生完全的生殖隔離,也就是說,尼人與智人恰巧處於兩個物種的臨界點,二者交配仍可以產生後代,所以說,我們現代人仍然有1%~4%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就是由於有了尼安德特人的這些基因,現代人遺傳了古人免疫基因,才是現代人幸免於難,同時也遺傳了尼安德特人的不好基因,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抑鬱症等病症。


感謝您的邀請回答,希望我的答案能讓您滿意 關注今日頭號:指尖上的芳香 點贊收藏 轉發 好人一生平安順心得意 (PS小貼士:本人嘴巴已經開光 好的很靈很靈的,真的 要試試么)么么噠 一摸就大 您來問來我來回答 我們是擁有多名醫學博士的團隊,多人擁有在美背景深知國內外最前沿醫療科學 感謝關注與厚愛

生殖器疣或人類乳頭瘤病毒(HPV)不僅是現代世界的一種疾病,也是新發現的性病。事實上,在人類進化之前很久,各種各樣的HPV菌株都困擾著我們的祖先。分子生物學和進化的 一項新研究表明,當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祖先在50萬年前離開非洲時,他們已經攜帶了HPV變體。留在非洲的早期人類也有自己的HPV變種。隨著這兩個群體的進化,他們致癌的疣病毒與他們一起進化 - 直到智人和尼安德特人聚在一起的那個致命的時刻,就像它一樣。

人類在十多萬年前就開始與尼安德特人進行性行為

法國和西班牙的一組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常見的統計建模方法來追蹤當今HPV的進化起源。研究人員通過觀察隨時間變化的病毒突變區域,發現HPV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將近50萬年。問題是,各種HPV(包括極度致癌的HPV16)是如何在世界各地流行的?目前,我們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幾乎看不到HPV16,而在其他地方非常普遍。

研究人員有兩個工作假設:無論是早期人類將HPV帶出非洲,還是在非洲以外相互分裂的人群中發展出新的毒株; 或早期人類從他們遇到的尼安德特人和傑尼索瓦人身上獲得了HPV16的祖先菌株。在對不同情景的可能性進行建模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後者符合事實。他們寫:

尼安德特人/傑尼索瓦人與現代人類祖先人群之間的分裂反映在病毒群體中的分裂,即由祖先人類攜帶的HPV16A和由非洲現代人類祖先種群攜帶的HPV16BCD ...後來,雜交尼安德特人和Denisovan人群與現代人祖先人群之間的事件通過將HPV16A病毒譜系從古老人群有性傳播到現代人類祖先而導致宿主轉換。由此傳播的HPV16A譜系在新的宿主群體中迅速擴大,並在歐亞大陸和美洲佔主導地位。

基本上,當早期人類在60-120,000年前離開非洲時,他們已經攜帶了幾個HPV變體。其中一些變體仍然滯留在非洲人群中,今天仍然存在。隨著流動人口進入歐亞大陸,還有一個變種。但HPV16A是當今危險且廣泛流行的HPV16的祖先,來自尼安德特人和Denisovans。與尼安德特人和傑尼索瓦人發生性行為的早期人類感染了這種生殖器疣,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未受保護的古老人類性行為在全球大多數智人中傳播了性傳播感染。

這進一步證實了更新世充滿人體手帕手帕的假說。這項新研究還強調了我們在21世紀教過的一個基本教訓:即使你對Denisovan感到失望,也要始終練習安全的性行為。


這個問題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個偽命題,尼安德特人與智人之間其實存在相當大的生殖隔離,絕大部分尼安德特人與智人之間是不能繁衍後代的,或者兩者的後代存在基因缺陷,很容易在生物迭代發展過程中被淘汰。這就相當於驢和馬之間的關係。

另外,現在的人類學與生物考古學等都普遍傾向於認為當時的智人並不認同尼安德特人也是人,反而覺得他們是跟黑猩猩一類的動物。並且尼安德特人以及直立人的滅亡,很可能是在我們智人的擴張中,被我們智人刻意消滅的。


尼安德塔人與晚期智人仍有部份生殖隔離。歐亞大陸現代人雖說有2-4%尼人的遺傳基因,但只出現在女性遺傳粒線體部份,在男性遺傳Y染色體部份,智人與尼人並不相容,換言之,就是男性尼人與女性智人所生下的男性無生殖能力,只有男性尼人與女性智人所生的女性,及男性智人與女性尼人所生的後代能夠繁衍生殖,所以現代智人中只有女性尼人粒線體遺傳基因,而無男性尼人的Y染色體遺傳基因。因為這種部份生殖隔離,尼人與智人並非只是亞種關係,在分隔五十萬年後,已是兩個不同的人種。


舊石器時代的人類都沒有生殖隔離技術沒有生殖隔離,所以很多物種滅絕了。現代人沒有生殖隔離所以癌症在世界上是處蔓延。在太平洋小島上,地理環境造成了人類生殖隔離所以他們現在都沒有癌症。在非洲還是發現了二十萬年前留下的人後代。他們今天過著原始生活,與現代人隔離生活,所以能夠生存下來。可是現代人美國不信邪,跟原始的二十年前留下來的非洲人性生活,把艾滋病帶到地球來 ,我看是自做孽不可活。


「尼安德特人與晚期智人為什麼……」,是遠古時代的事,人們無法知曉真正原因,只能瞎推想。但請題主研究研究實際存在的現代問題:歐洲人和非洲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歐州人和亞洲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