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連任曲藝協會主席,絕對是好事!不要再黑姜昆!曲藝不只有相聲,人家如果沒能力怎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不要老拿郭德綱來說事兒,他們倆兒的側重點不一樣。姜昆對中國曲藝的貢獻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使中國曲藝走向世界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走向了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國。一個國家文化輸出的能力是這個國家是否強大的重要標誌。比如說美國大片,誰都願意看。中國傳統的曲藝也應該走出去,讓世界瞭解我們的傳統文化。姜昆作為曲協主席組織了多次出過演出,讓世界瞭解了我們的文化,說實在的,不是說想去就去的,最初談判的艱辛誰知道?而且還要有演出後是否受歡迎的擔心,領導這一個大協會,想必是操碎心的。

讓文化下鄉

大眾化的文藝纔是真正的文藝。對此,中國曲協不斷組織人員下鄉演出,讓偏遠地區普通老百姓可以看到精彩的曲藝節目,這是功德無量的好事。一個人領導組織這種文化下鄉,肯定要有強大的號召力,也只有姜昆能做得到。

有人說郭德綱的相聲大眾化,的確不假,但是,那是普通人可以親眼看到的嗎?我覺得姜昆所做的纔是讓曲藝大眾化。

組織整理繼承傳統曲藝

對於傳統曲藝的繼承,各位老前輩更是煞費苦心。姜昆整理出版了《中國傳統相聲大全》,這是相聲界的教科書。《中國曲藝通史》將曲藝的來龍去脈做了分析。

所以說,姜昆面對的不只是相聲,他對中國曲藝的貢獻纔是最大的。

對於人才的培養

相較於郭德綱的以演帶徒,姜昆更注重對弟子系統的培養。他經常出入各大高校,將曲藝帶入大學,使曲藝走入到現代教育之中。

姜昆作為曲協主席,肯定不會再去有更多時間創作、演出,但他對中國曲藝的貢獻從未卻停止。

這就是我的觀點,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謝謝邀請,所謂的曲藝協會主席,實際上算不上什麼行政官職,也管不了所有的曲藝派別!如果說到姜昆對曲藝的發展做了哪些貢獻,未免有些寬泛了,也就只針對相聲這個行當!即使是相聲,姜昆非但沒有什麼貢獻,還將相聲活生生的成了死局。

在姜昆擔任曲藝協會主席的這些年,恰恰是相聲這門藝術從興到衰的過程,眾多相聲藝人投靠了小品、電視、主持等各各行業。相聲藝術已經沒落成灰,姜昆本人非常清楚了,在很多場合都表示出了對相聲的擔憂!可現實就是現實,姜昆並沒有能力力挽狂瀾,一邊挽救,一邊敗落。

說到對相聲的貢獻,不得不提到郭德綱,當然一說到郭德綱,有些人就會說我是水軍,實話實說,郭德綱沒給過我半分錢的好處,只是拿事實說話,小時候非常愛聽相聲,到了二十多歲,再也聽不進去相聲,聽了也沒樂過,至到有一天在廣播裏聽到郭德綱的相聲後,一發不可收拾!也重新喜歡上了相聲。這也許就是德雲社會火的原因,我無意將姜昆跟郭德綱作比較,只是感覺一個會說笑話,一個會說相!一個在講體制內的笑話,一個在草臺搭班子說相聲!姜昆沒有使相聲發揚光大,郭德綱讓相聲回到觀眾的掌聲裏!

所以,談到姜昆對曲藝的發掘、繼承與發揚的貢獻問題時,我一下想到了郭德綱,至於姜昆先生,好像跟這幾點沒有什麼因果關係。


誰說姜昆對曲藝沒有貢獻?

笑話

沒貢獻,他怎麼當上的曲協主席?換別人誰能幹的來?

換郭德綱?相聲界幾乎讓他得罪遍了,沒那影響力。換苗阜,太嫩,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最去年的曲協會議上,姜昆再一次當選曲協主席,是眾人對於姜昆的工作的肯定。

往好的方向發展,引路是姜昆義不容辭的責任。

比如,相聲說不好,改成脫口秀,再不濟,換成相聲劇都是可以的。

目的就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除了相聲之外

曲藝可多了去了,各地的地方戲種,你們知道幾個?

不知道吧?姜昆也不一定知道,但是,肯定在發掘過程中,要有耐心,要有容忍度。

飯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件一件做,急不來

要嫌慢,你來做。

在之前,各曲種都有經典之作

比如京劇的《鍘美案》、豫劇的《朝陽溝》、《七品芝麻官》;黃梅戲的《天仙配》、山東梆子的《牆頭記》……等等

這不,過了幾十年了,經典還在傳唱。都不知道曲藝為什麼沒有發展?沒有新作?

而且還有得參加了春晚

唱京劇的人不多,怎麼辦?好說,一人唱一句代表作,圖個熱鬧!

看來曲藝也沒發展好啊!

那麼本家相聲呢?

這個就不用說了吧?差點就完了

這得多大的恨才能讓一個曲種滅絕了?也罷,既然是曲協主席

就好好的發掘曲藝,發掘人才

做好了,也算是功德一件

做不好,註定會留下千古之名!


說實話,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全方面的回答。

首先,不可否認,姜昆先生真的很忙,貢獻自然也非常大,為什麼?因為協會,協會,可不是簡單的一兩個項目就算是協會。那可涵蓋相聲、小品、快板,大鼓、梆子,評彈小調,太多的曲藝門類。

一方面要把握整個曲藝門類的大方向,另一方面還要統籌這麼多曲藝項目的發展,選拔每一種曲藝的年輕骨幹,培養下一代苗子,這些事情,都得需要有人牽頭來做,而且,這些繁雜的事情,可不是站在臺上逗觀眾樂呵幾個小時,就能做到的。

所以,說姜昆先生,有沒有貢獻,答案顯而易見,有很大的貢獻。但是,為什麼觀眾,至少有一部分的網友,都對姜昆先生,有所非議呢?

這個問題,筆者覺得倒能夠,很簡單的回答——人太高,見不到。

什麼意思?

郭德綱也好,嶽雲鵬也罷,這些草根藝人,不錯,現在是有錢了,也各處拍電影,做節目。可是如果你心情不好了,想聽聽相聲——隨時一個手機,他們哪一段,想聽就聽,說白了,管你什麼大碗,來,伺候咱們入眠。

有時間,也趕巧的時候,還可以買張票,親自去聽一聽,看一看,這些曾經伺候過咱們的大牌兒藝人,並非是天方夜譚,完全可以做到。什麼,票貴?那就不去!繼續耳機裡面讓他們伺候!

反觀這一邊,說實話,筆者也真沒有 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問題。但是,由於筆者一沒在貧困山區,二沒下過礦山隧道,三沒有去過街道基層,所以,真的很難有機會,去看一看,自己只有在電視裏見過的老藝術家們。

我想,這就是原因吧!無論是誰,貼近大多數觀眾,才能得到大多數觀眾的認可。你拔上面不成,光拔下面,也不成!我們這些,即不窮,也不富,不上不下的,普通老百姓們,纔是真正主流觀眾羣體啊!

好啦,似乎算是說出了筆者想說的話,各位小夥伴,歡迎留言討論,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文人草堂。


人們之所以有姜昆這些年沒有為中國曲藝做什麼貢獻的印象,大概與他本身傳統相聲底子不夠厚,這些年新作少而不精彩有關,所以氣都撒在他身上。

其實平心而論,姜昆身在那樣的位置,為相聲和其他曲藝藝術還是做了一些好事的。比如在很早的時候,他就創建中華曲藝學會,蒐集、整理並主編了《中國傳統相聲大全》,這成為研究傳統現實的權威材料。他創辦過昆朋網城、中國相聲網,對相聲的傳播起到很大作用。出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期間,他組織編寫《中國曲藝史》、《中國曲藝概論》,結束了長期以來沒有權威機構為曲藝立史的局面。他經常組織相聲走出國門,還組織過如侯寶林國際相聲研討會、中國曲藝高峯論壇等大型活動。

看這些記錄你也許覺得過於官方,但這些事情對中國曲藝的發展傳播無疑起到了一定作用。另外人們之所以感覺這些年的曲藝發展比較沒落,也是與文藝大環境的變化直接相關。

當年人們的休閑娛樂形式少,作為文藝輕騎兵的曲藝能快速反映時代,說出人們的心聲,給大家帶來愉悅,因此幾乎成為老百姓最為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而今人們欣賞和沉浸的娛樂方式更加多元化,獲得愉悅的途徑大為拓展,相對來說曲藝就顯得老套而死板,對於年輕人來說過於陳舊,因此就逐漸走入低谷。

在這種發展大勢的影響之下,即使姜昆等掌舵人做出再多努力,情勢可能稍微會產生一些變化,但如果想從根本上改變這種頹勢,恐怕也不是一己之力就能夠完成的。


姜昆對中國曲藝界最大的貢獻就是提出了三俗和塔尖的理論!也就是變相的把自己當成塔尖!姜昆也算一個優秀的相聲演員,年輕的時候也說了幾段別人寫作的膾炙人口的相聲!但是隨著身份的變化和江郎才盡就把精力全部放在拉幫結派打擊異己方面了!對於郭德綱的打壓真是做到了極致!如果一個喜歡喫辣椒的人說一個喜歡喫醋的朋友肯定是有問題,顯然就是井底之蛙,郭德綱的相聲受到大眾的喜歡肯定是有喜歡的道理!誰也不會拿著錢去看不喜歡的相聲表演,如果非要把聽一段相聲就可以把聽眾的思想覺悟提高一塊,或者說聽一段相聲就走向違法亂紀的道路了!那就真是滑天下大嵇了!如果按照姜昆的理論馬戲團和雜技團都應該取消了!因為沒有一點教育意義,只給人們感官刺激和驚嚇!多虧現在改革開放了!再不能回到文字獄和莫須有的年代了!感謝社會的進步,才能彰顯出政客的嘴臉。


曲藝不光是相聲。姜昆做了曲協主席,不但沒有把曲藝發揚光大,倒把很多曲藝的藝術搞得瀕臨失傳。就連相聲這個讓他曾經輝煌一時的藝術,也搞的差點死亡。要不是郭德綱的出現,挽救了相聲。估計我們的下一代連相聲是什麼都不知道了。還有很多藝術種類,比如京韻大鼓等等,我們是不是在當今很少能聽的到了。所以說姜昆就是曲藝發展道路上最大的罪人!


姜昆老師能夠連任曲藝協會主席,應該是因為他的資歷,客觀的講,他對中國傳統曲藝的發掘、繼承與發揚的貢獻是有一些貢獻的。

先說,傳統曲藝為什麼會沒落。它的復興,是因為大眾文化娛樂形式的品種匱乏,有其時代背景的因素;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越來越多的現代娛樂文化被大眾所推崇,而傳統曲藝卻失去了對大眾的吸引力,所以它會沒落。當然郭德綱的相聲除外!

其次,再說郭德綱的相聲為什麼是個例外!因為人民需要快樂,而郭德綱的相聲恰恰就是給人們快樂的,輕鬆的聽兩段相聲,確實讓人感到快樂。尤其是郭德綱的相聲,將時代流行的語言與傳統藝術嫁接在一起,成功的抓到了人們的癢處。

最後說姜昆老師的貢獻,是他保持了曲協的存在,也是他在為主流曲藝創造著更多的機會,更是他讓大眾知道郭德綱的相聲確實比別人的好聽。


姜昆,咱們都是生在社會,長在紅旗下,從小接受的是共產黨毛澤東思想的教育,咱們這一代人經歷的太多了,千萬不要丟咱們這一代人的臉啊!相聲就是民間市井藝術,說白了,就是下里巴人。不分什麼高雅和低俗,就說那個小品,東北二人傳,上東快書,京韻大鼓等等等等,你能說他高雅還是低俗?他就是百姓在休閑時間通過這些表演形式來消除精神壓力,身心疲勞,修身養性的各種方式方法罷了。不知是那位高人還這些民間表演形式起了個雅稱——曲藝。歌唱家的高音、中音、低音,西洋唱腔,民族唱法,普通百姓有幾人能唱,而通俗唱法我們百姓很多人都會,尤其是原生態唱法,就是產生於百姓中。毛主席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核心思想是為工農兵服務的。一切離開人民羣眾,脫離人民羣眾的文化藝術絕沒有生命力。侯寶林大師等老一輩相聲藝術家後,由於政治因素的原因,我們有幾人還知道相聲界的下一代人?姜昆你能讓百姓認識你,也就是沾了後毛澤東時代的光了。就真正的相聲藝術,你所說的那些相聲段子,從嚴格意義上講,根本就不能稱起為相聲。說、學、逗、唱的基本功你會那一個。你和我們不會相聲的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是舞臺經驗比我們這些百姓強一些罷了。你那個所謂的曲協主席也只不過是民間最普通的羣眾性組織一樣,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你能領導誰?人民羣眾說了才能算數。當今中國相聲界人民羣眾就說郭德綱是相聲大師,就德雲社說的是真正的相聲。你有法嗎?你說你是理,可百姓就不認可你那個理,你有法嗎?沒有,任何辦法都沒有。低頭吧,姜昆。在人民羣眾面前,都高貴的人都要低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