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5717.JPG

不知为何,身上突然沾染金银花的清香。

时序进入立夏之后,夏天的脚步正式重回大地,闷热的空气让蚊蚋丛生,台湾坊间也开始流行所谓的「防蚊包」,而金银花正是其中的一味药材。大概是因为身边有人用了这个配方,所以让人不知不觉地染上这个气味。

金银花的气味,让我想起水头聚落里的那条古道石路,也就在那条路上,阿宽与小青遇见了痴情的阿辉伯。

「一个夏天的真爱 是否胜过一辈子的等待?」

错过的花季永永无法再来,因为下一朵花不会是原来的这一朵花,因为每一朵花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一个花季都很珍贵。或许就因为这样,这种蔓藤左旋的植物在凋落前会把洁白的花朵转变为耀眼的黄,预告即将到来的别离,让人们可以把握最后相遇的时光。

金银花的花语是「爱的羁绊」、「真诚的爱」。

------------------------------------------

DSC_5702.JPG

▲虽然在文献纪录上没有金银花,但在许多金门传统聚落中都可以看见它的踪迹。

DSC_5714.JPG

水头聚落石路古道旁就有一片金银花。

DSC_5694.JPG

▲有人说金银花这个名字来自李时珍《本草纲目》,但其实书上没有这个名字,而是「金银藤」:

忍冬(《别录》上品)

【释名】金银藤《纲目》、鸳鸯藤《纲目》、鹭鸶藤《纲目》、老翁须《纲目》、左缠藤《纲目》、金钗股《纲目》、通灵草《土宿》、蜜桶藤。

弘景曰︰处处有之。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

时珍曰︰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而藤左缠,故有金银、鸳鸯以下诸名。金钗股,贵其功也。土宿真君云︰蜜桶藤,阴草也。取汁能伏硫制汞,故有通灵之称。

【集解】《别录》曰︰忍冬,十二月采,阴干。

恭曰︰藤生,绕覆草木上。茎苗紫赤色,宿蔓有薄皮膜之,其嫩蔓有毛。叶似胡豆,亦上下有毛。花白蕊紫。今人或以络石当之,非矣。

时珍曰︰忍冬在处有之。附树延蔓,茎微紫色,对节生叶。叶似薜荔而青,有涩毛。三、四月开花,长寸许,一蒂两花二瓣,一大一小,如半边状。长蕊。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气甚芬芳。四月采花,阴干,藤叶不拘时采,阴干。

【气味】甘,温,无毒。权曰︰辛。藏器曰︰小寒。云温者,非也。

【主治】寒热身肿。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别录》。治腹胀满,能止气下 (甄权)。热毒血痢水痢,浓煎服(藏器)。治飞尸遁尸,风尸沉尸,尸注鬼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时珍)。

【发明】弘景曰︰忍冬,煮汁酿酒饮,补虚疗风。此既长年益寿,可常采服,而《仙经》少用。凡易得之草,人多不肯为之,更求难得者,贵远贱近,庸人之情也。

时珍曰︰忍冬,茎叶及花,功用皆同。昔人称其治风除胀,解痢逐尸为要药,而后世不复知用,后世称其消肿散毒治疮为要药,而昔人并未言及。乃知古今之理,万变不同,未可一辙论也。按︰陈自明《外科精要》云︰忍冬酒,治痈疽发背,初发便当服此,其效甚奇,胜于红内消。洪内翰迈、沈内翰括诸方,所载甚详。如疡医丹阳僧、江西僧鉴清、金陵王琪、王尉子骏、海州刘秀才纯臣等,所载疗痈疽发背经效奇方,皆是此物。故张相公云︰谁知至贱之中,乃有殊常之效,正此类也。

DSC_5711.JPG

网路上最进疯传的中药防蚊包配方,据说是从大陆流传过来的,但不是每个人都适用:

丁香、艾叶、白芷、紫苏叶、薄荷、石菖蒲、藿香和金银花各10克

资料来源:

Yahoo奇摩新闻:防蚊疯中药包 卖到缺货

苹果日报:网传防蚊中药包 中医师说这样才有效

DSC_5699.JPG     

金门植物基本资料

中  名 金银花
学  名 Lonicera japonica   Thunb. 科  名 忍冬科
别  名 忍冬 
金门分布 引进栽培于金门
全球分布 台湾,中国大陆,日本
性  状 多年生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蔓茎可长达数公尺,嫩茎有毛,老茎有粗糙,成灰白色。长桃形或圆桃形,叶面成深绿色,叶背白绿色,被有绒毛。夏秋开花,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随著时间的增加会逐渐变黄,因有白色与黄色混杂其间故称金银花。
用途/解说 采其花苞晒干,就是中药材的金银花,俗称忍冬花。为球形浆果,初为绿色,黑熟。植物忍冬的花蕾。中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夏初当花蕾含苞未放时采摘,晾晒或阴干,生用或炒用。
资料来源

忍冬(金银花) - 认识植物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粉丝专页
北雁南飞-金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