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精工、普萊德新能源商譽「羅生門」,誰在扯謊? 財經 第1張

「在此基礎上,我再做一些補充……」5月6日下午,北京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萊德」)副總裁周啟發心緒不平。對於普萊德與東方精工之間的矛盾,早在20天前已沉積胸口,此刻不吐不快。

周啟發的情緒,代表著目前普萊德每名員工的心境:他們有不解,為何東方精工製造了一份莫名其妙的年度報告,如今卻羞於對峙;他們有憤怒,為何作為普萊德的對外資訊窗口,東方精工如此信口雌黃;他們也有疑惑,為何當初你儂我儂的情誼,如今落得一地雞毛……

無論結果怎樣,普萊德最終決定「亮劍」。他們悉數否定了東方精工所有的指控與質疑,將「業績『被虧損』管理怎背鍋」寫到會場背板上,隔空唱起對臺戲。雙方講述著完全不同的兩個故事,沒人知道真假對錯,一個數據的「羅生門」讓一切變得模糊復雜。

01 | 仇怨

「從公司設立以來,普萊德一直保持著穩定的發展。」憶往昔,普萊德常務副總裁楊槐十分自信。

從2010年成立以來,普萊德一直經營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PACK)研發、生產與銷售業務,市場佔有率穩定維持在行業前五。

這樣的平穩,在2016年泛起漣漪。是年,從事瓦楞紙生產線、瓦楞紙箱印刷機械裝備、工業自動化生產的東方精工,先後從北大先行、寧德時代、北汽產投、福田汽車和青海普仁等5位股東手中購得普萊德100%股權,交易對價47.5億元。

東方精工的出現,為普萊德帶來兩點改變:一個是普萊德將東方精工作為公開資訊披露的通路,另一個是一場為其4年的業績對賭。2016-2018年普萊德需累計實現利潤 9.98 億元(按年度分別為2.5 億元、3.25 億元及 4.23 億元),如果不能實現則應按照 4.25 倍進行賠償;2019 年需實現利潤 5 億元,如果不能實現則應按照單倍賠償等額的現金。

起初,一切按照普萊德設定好的劇本鋪陳:2016-2017年,普萊德均實現業績承諾。不過行過2018年,故事開始弔詭。

按照普萊德的統計,2018年該公司承諾的義務為盈利4.23億元,年底只完成該指標的80%。在該公司決定按照協議籌備單倍賠償的現金時,東方精工給出了另一個結果。

2019年4月17日,東方精工突然發布公告稱,由於普萊德2018年扣非後虧損了2.17億元,公司計提商譽減值38.86億元,導致公司虧損38.8億元。其中,對普萊德計提38.45億元商譽減值。

從盈利超過3億元,到虧損2.17億元,中間蒸發超過5億元的資金,雙方的爭議就此展開。

02 | 非暴力不合作

爭議出現之後,普萊德與東方精工保持著冷靜與剋制,只有隔空喊話,彼此「問候」。

「東方精工提前公佈年報,我們才知道他們制定了(面向普萊德的)業績審核專項報告。」周啟發回憶這段仇怨時表示,東方精工率先發起進攻,這一度讓普萊德措手不及。

在東方精工發布的多份報告中,反應普萊德存在關聯交易不公允、返利比例過高及存在嚴重的產品質量等問題。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頻繁調整,也成為得出虧損結果的重要依據。

不過在普萊德眼中,這些指控顯然不成立。據楊槐介紹,2018年普萊德並未調整業務模式,各項業務穩步推進,因此不存在虧損的問題。

至於關聯交易、返利和質保金等事項,這些情況一直存在,東方精工均已知曉,不存在隱瞞問題。

普萊德的高層確實出現了調整,不過據周啟發介紹,公司的離職率一直穩定控制在7%,這在行業中並不算高;董事長以及總裁的任命均由企業之前的高層委派任命,不存在市場化流動的條件,反而更加穩定,一直以來也未出現過高層或員工集中出走的問題。

為了說明審計調整、計提大額商譽減值、關聯交易等細節,普萊德管理層開始尋找與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及立信會計師溝通的機會。不過面對普萊德的邀約,東方精工只保持靜默狀態,一直未曾改變。

這樣的靜默,是普萊德無法接受的。他們身後,站著等待結果的投資人,也有質疑叢生的產線工人。他們的信心,決定著普萊德能否順利跨過眼前的難關,這已足夠另管理層頭疼。

不過銀行已暫停向普萊德貸款,致使公司出現流動性困難。他們的信心,決定著普萊德能否有光明的未來,這纔是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我們希望雙方能夠坐到談判桌前。」正如楊槐所言,普萊德仍在焦急地等待回復。

03 | 結語

經過普萊德管理層的描述,爭議核心逐漸清晰。

「東方精工堅持自我,無比蠻橫,拒絕接受普萊德的任何解釋;普萊德據理力爭,寸土不讓,否定東方精工的全部指責。」結果如何暫且不說,兩家公司的「企業人設」逐漸清晰。

然而事實果然如此嗎?目前尚不能明確。各方還不能以普萊德單方言論,作為評判雙方對錯的依據。此中仍有眾多解不開的節,沒有得到理想的解釋。

溝通是解決爭議最理想、最有效的方式,東方精工理應深明此道,此時禁聲不符合常理;從數據來看,普萊德沒能兌現4.23億元的對賭承諾,這一點雙方已達成共識,普萊德也願意按照約定賠償,因此東方精工沒有惡意醜化普萊德財報的動機;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是國內富有影響力的第三方機構,完全沒必要與東方精工沆瀣抹黑普萊德……如此等等疑問仍未能解開。

對話普萊德高管

東方精工、普萊德新能源商譽「羅生門」,誰在扯謊? 財經 第2張

關於東方精工報告:他們統統都說錯

一點財經:東方精工發布報告表示,對普萊德「失去了控制」,請問具體發生了什麼?

周啟發:東方精工的報告稱普萊德「失去了控制」,我想問什麼叫控制?是隨心所欲的個人想法,還是機構單方面控制呢?東方精工所謂的「控制」是否符合法律法規、是否符合此前簽署的並購協議、是否有利於維護普萊德公司及股東的合法權益?

根據此前簽署的《購買資產協議》,業績承諾期內,在普萊德經營質量達標且符合《購買資產協議》(以下簡稱《協議》)相關約定的情況下,東方精工同意不通過普萊德股東決定或董事會幹預普萊德經營。根據《協議》規定,在業績對賭期內,東方精工如果想過分介入普萊德日常管理,這是違背承諾的行為。

所以我認為,「失去控制」既沒有邏輯,也沒有基礎,不符合事實。

一點財經:管理層變動,是否影響到普萊德的發展?

周啟發:目前,普萊德高管分為副總和總裁兩個層級。副總級別共6人,其中1位由東方精工委派,其他5位通過社會化招聘引進。目前,這些高管始終非常穩定,不存在離職問題。

在董事長及總裁級別,只在2018年出現過一次調整,不過不是離職,也不是市場化招聘,是股東經過充分溝通,在董事會決策之後,對董事長、總裁執行換屆。按照慣例,普萊德的董事長與總裁都是創始人根據階段安排與考量進行委派,因此這也非常穩定。

公司副總以下的中層幹部,總共有50-55人,近三年每年約有3-4人離職,離職率一直控制在7%,這是比較低的離職率。

因此東方精工認為利潤下降與高管團隊不穩定有關,這毫無根據。

一點財經:東方精工認為普萊德產品質量問題較多,連帶質保金增加,是否存在相關情況?

楊槐:近年來,我們為開發新品種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每個品種的投入額度約3000萬元,如今我們的產品在全生命週期可靠性上已有大幅提升,可靠性較前幾年有了大幅度提升。

對於售後問題,我們有兩組數據:一是計提部分,2016、2017年公司按財務規定分別計提準備金近1%,這部分準備金並未回沖。我們認為2018年仍為同樣規則。二是實際發生部分,2016-2018年整體數額沒有大幅變化。2018年比2017年略高,但2018年我們保有量越來越高,費用適當有一些增加,我們認為是合理的。

所以從財務和售後數據來看,資金並沒有大幅增加。

立信審計參考行業計提4%,我們對標了其他企業,寧德時代售後計提3%,不過寧德時代與普萊德不同:寧德時代從電芯原材料開始,向後延展到PACK及模組環節,普萊德只從事PACK集成業務,我們所承擔的只有這1%。

所以立信的參照系不對。

一點財經:東方精工職責普萊德對寧德時代的採購價格不夠公允,請問是否存在如上問題?

楊槐:我們的供應商、客戶,以及證監會等監管部門,都曾提出過相關問詢。我們要說明的是,價格的形成是根據客戶需求浮動的,最終由市場決定,而不是「成本+利潤=報價」的模式。採購價格基於客戶需求,我們逐級向上遊推導,尋找與之相匹配的原材料。

寧德時代是一家非常優質的上市公司,我們會根據市場需求,多次與對方溝通談判,最終形成當年的價格。

至於定價中存在返利的情況,這是我們的慣例,也是商業規則中的通行法則。我們與寧德時代也有類似的約定,藉此提升其電芯銷量,這些返利在2016、2017年報表裡均有體現,並非只在2018年出現。

一點財經:在眾多客戶中, 普萊德是否過度依賴北汽新能源?

楊槐:北汽新能源是我們主要的客戶,我們公司也在開發其它的非股東客戶。

這些年新能源行業發展並不均衡,電芯短缺的問題一直存在。2018年下半年寧德時代因電芯短缺甚至出現提價情況,這要求普萊德需要首先滿足最大客戶的需求,這也是北汽新能源業務佔比不斷提升的原因。

目前,北汽新能源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電動汽車廠家之一,我們不可能放棄這樣重要的客戶,今後我們還會繼續加大投入與交付規模。

未來5年裡,我們會有新的規劃,培養更多的客戶,不過這也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周啟發:我補充一點,在並購之前,普萊德與北汽新能源之間的關系,東方精工早已進行深入研究和充分了解,東方精工的管理、顧問、財務團隊,多次到北汽新能源考察過,相應記錄都可以查到。

一點財經:東方精工表示,普萊德沒有在原始財務報表中籤字,導致審計報告沒有發出,請問是否有上述情況?

劉彤:我們從未見過這份報告,我如何簽字呢?

我們是通過立信公佈東方精工的年報,才知道普萊德的業績,事先對方沒有與我們進行過任何溝通。瞭解情況後,我們一直嘗試與相關方溝通,不過對方表示審計業務比較忙,溝通未能達成。因此對方說我們沒有簽字,這很搞笑。

按照我們簽署的業務約定書,東方精工發布了《專項審計報告》與《專項審核報告》兩份報告。對方在我們沒有見過,無法簽字的情況下發布資訊,做實我們虧損2.18億元的結果,提出眾多資產減值的數據,並提出未實現對賭協議執行補償,我們認為這有失公允。

一點財經:新能源商用車補貼調整,對普萊德有哪些影響?

楊槐:近年來,市場中乘用車大幅度增長,商用車處於停滯下滑狀態。

從普萊德的銷售產品構成來看,商用車佔比已經大幅度下降,乘用車業務增長比較快,每年交付量增長幅度維持在50%以上。

周啟發:我補充兩點,商用車在普萊德現在的銷售構成中(2018年)小到可以忽略不計,東方精工如何能認為普萊德2018年的虧損是商用車的市場情況導致的呢?

此外,市場政策滑坡,價格下降,產業鏈都在承壓,並非只有普萊德擔負,這是一個常識性問題。

所以,我認為東方精工觀點邏輯不通。

劉彤:補貼主要影響車廠,普萊德屬於中間環節,補貼不會落到我們身上。

關於普萊德現狀:疼痛仍在繼續

一點財經:2018年業績的實際情況是怎樣的?

楊槐:按照雙方約定,我們應該完成4.23億元利潤,對方認為普萊德虧損2.18億元,我們認為普萊德盈利超過3億元,中間差了5個多億。

一點財經:事件發生後,普萊德受到了哪些影響?

周啟發:該事件對整個普萊德管理層的影響非常明顯。在管理層面,《報告》發布,相當於否定了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團隊的經營成果,導致董事會延期舉行等眾多問題,拖慢了企業發展步伐。

在經營層面,普萊德的融資與授信直接受到影響,按計劃面向生產線建設、提升產能方面的1.9億元投資,如今被迫停止。

此外,由於資金無法到位,公司資訊化建設、員工隊伍建設、投資者信心都受到極大傷害。

一點財經:近期雙方是否在繼續溝通?取得了哪些成果?

李勇翔:4月27日東方精工發出審計報告以後,4月28日我們向東方精工發出函件,雙方進行了一次溝通。我們提出了質疑,也希望能夠得到東方精工及其它審計機構的回應,但是我們沒有收到回復。

今後無論出現怎樣分歧,我們仍然堅持開放、實事求是的態度解決問題。

周啟發:我補充一下,該事件發生後,公司管理層在一起多次溝通過,明確以下幾點:

第一點:管理層一定會身體力行,保持公司經營的正常、持續、穩定發展。

第二點:維持員工隊伍的穩定。

第三點:管理層要堅決捍衛自己的利益。

第四點:保持高度的溝通和開放的心。

一點財經:公司沒有完成2018年對賭協議,後續如何處理?

楊槐:該怎麼樣賠償就怎麼樣賠償。普萊德的財務報表也沒有達成4.23億,這是事實。

整個行業正在變化,導致結果沒有達到最初預期,我們必須按照約定執行。

一點財經:東方精工與立信聯合質疑普萊德,其中存在利益輸送嗎?

劉彤:目前我沒法核實此事。不過今年的審計與往年有很多不同,而且似乎在非正常通路執行。按照正常審計,一般出報告前會告知我們最終結果。對於一些特殊事項,我們會進行解釋。遇到任何問題,我們會有充分的溝通,最終我們簽字發布報告。如今對方索取普萊德的資訊,根據自己判斷擬訂報告,這很不公平。

3月份,我們曾與立信溝通,對方表示4月中旬會出具報告,並表示會與我們溝通。現在雙方還未溝通,報告已經公佈,這些事情都是很奇妙的。

一點財經:出現這些情況,您認為東方精工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劉彤:最初,我們去參加路演活動,認為東方精工決定收購普萊德,是希望引進公司業務,繼續擴大收入規模。畢竟東方精工所處行業天花板較低,新能源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如今,我們認為東方精工對整個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已經和最初不同。

關於解決爭議:我們的訴求很簡單

一點財經:目前公司現金流情況如何?

張仁柏:去年普萊德的正現金流是3個億,所以公司現金流非常理想。截至目前,普萊德是行業裏現金流最好的企業,壞賬不超過2%。所有鋰電池上市公司,沒有比我們更好的。

一點財經:後續公司打算如何處理該事件?

楊槐:我們的態度很明確,我們與所有股東都希望透明溝通該事件,把問題說清楚,我們也希望,所有股東能夠盡到他們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張仁柏:我們希望東方精工尊重我們經營的成果,更希望東方精工回歸初心,通過產融結合,真正把原來東方精工的基礎(智能製造),通過產融結合,將智能製造的能力和投入延伸到電動汽車產業鏈上。

作為管理團隊,我們呼籲股東各方能夠在發生分歧和爭議時,用合法、合規、實事求是的方法,在股東層面解決,不要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管理團隊職能的發揮,不要否定全體員工付出的辛勤的汗水,避免給員工、客戶、投資者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來源:一點財經(yidiancaijing)

作者:劉亞傑

編輯:劉 煜

審校:蘇慕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