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一般性"的照顧確實不需要到一對一的服務。只是目前醫院做這部份真的少!
2017-11-27 00:15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臺北報導
  •  

 

國內醫院看護費用昂貴;少數醫院推動一對多照護模式,並給予在職訓練提高照護品質。 ...
國內醫院看護費用昂貴;少數醫院推動一對多照護模式,並給予在職訓練提高照護品質。 圖/報系資料照
 

 

一人住院全家陪,若要聘看護,還得看口袋夠不夠深。有醫院發現家屬需求而推動看護一對多照顧模式,讓看護費從每天二千多元降至一千元,還提供看護職訓時數,提高看護照顧品質,讓病人的住院照護更友善。

花蓮門諾醫院推動看護「一對四照護」已有六年。門諾醫院長照部主任戴玉琴說,高昂看護費對許多東部家庭而言是沉重負擔,加上東部醫院缺乏護理人力,又有臨牀照護需求,醫院決定改變高價的一對一看護模式。先由院方與卅五名個人看護簽約,請他們以一對四照護模式,服務一百四十牀病人,將民眾收費自每天二千元降到九百元,並保障月薪達三萬到四萬元,每次輪班十二小時,可月休六天。

戴玉琴說,為維持一對四照護品質,這些看護必須有經驗、體力,醫院也會提供每年職訓廿到卅小時,增加看護臨牀因應能力。但她提醒,若疾病較嚴重、需密集照護,例如癌症末期病人等,就不適合使用一對多服務。

新店耕莘醫院也提供廿四牀的一對三看護照護。耕莘醫院護理部主任朱雯說,該院附近有很多安養機構,當住民有急性需求,經常會碰到醫院沒牀,或家屬須工作而無法分身照顧。六年前該院與鄰近安養機構簽約展開服務,當住民入院,就安排進「照護友善病房」,與該院合作的長期照顧聯盟,固定派十二到十五名看護,白天「一對三」,晚上「一對六」。目前與醫院簽約的安養機構已達四十七家。

耕莘醫院推行一對多看護制度,讓看護費降至每天一千一百元,其工作內容由護理部監督,並給予教育訓練。朱雯說,雖患者多是內科問題,但也有人是外科或骨科疾病,照護方式不同,所以醫院每月提供一次教育訓練,提升看護能力。

門諾及耕莘醫院的醫護人員及個案家屬,對一對多看護新制滿意度高達八成五,耕莘醫院的「照護友善病房」更幾乎滿牀,有時還得排隊,醫院也收到不少家屬「讚美函」,感謝減輕經濟負擔。

萬芳醫院副院長高靖秋指出,倘若醫院自聘、自訓、自用看護,一對多照護模式其實很花錢,不是所有醫院都願意做。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表示,過去衛福部曾以補助方式協助醫院改一對多照護,就是因醫院財務無法平衡,失敗作收。門諾與耕莘醫院走出財務平衡的共聘看護模式,值得學習。且部分病人本來就不需一對一密集照護,一對多模式或許可翻轉看護市場,釋出人力到社區照顧長照個案,達成雙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