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魚與熊掌能兼得嗎

  撰文|蜜姐

  2018年樓市蕭條,但這並不妨礙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登頂首富。

  蜜姐看到最近財富榜排榜機構胡潤研究院發佈了《2019胡潤全球房地產富豪榜》,許老闆以2500億元人民幣的財富成功奪冠,排在他後面的是老一輩地產大亨李嘉誠,可謂是長江後浪推前浪。

  從榜單名字就知道,上榜的富豪主要財富均來源於房地產領域,上榜門檻爲1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有兩點:一是前十地產富豪裏,中國佔了7位,比例高到驚人。而是前十富豪裏,除了泰國的鄭昌家族財富變化顯示是正增長,美國格羅夫納顯示0增長外,7箇中國富豪財富均有所縮水。

  其中王健林家族縮水最厲害,達到了37%,這和王老闆2018年一系列的割肉舉動有關。

  縮水第二厲害的是碧桂園的“二代”楊惠妍,幅度達到了28%,碧桂園的2018年也是水逆年。史上最嚴調控下,高週轉著稱的宇宙級房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房屋質量和管理模式屢被質疑。

  首富許老闆則縮水了10%,還算中等的水平。

  前幾天蜜姐寫過百強房企的倒春寒,據易居旗下的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發佈數據顯示:萬科、保利、碧桂園、融創中國等百強房企2月的整體銷售規模較1月環比下降22.9%。中國恆大,銷售金額同比下降55%,可謂是腰斬級別。

  銷售縮水,財富縮水,那麼房價會走跌嗎?蜜姐是這麼想的:關鍵看槓桿。

  就以恆大爲例。好基友槓桿遊戲曾經簡單總結過,恆大作爲超級槓桿玩家是怎麼一步步登上巔峯的,曾經的負債率高到驚人,但最近算是有穩健的趨勢。

  最新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因爲淨資產的增加和有息借款的下降,恆大2018年上半年的負債率下降至127.3%,較2017年同期大幅下降五成。

  你知道往年恆大的負債率有多高了吧!關於這點蜜姐不敢說太多,只能感嘆許老闆演得一出好的速度與激情。

  與其說這是恆大在主動降負債,不如說是形勢所迫。在前兩年的嚴厲調控下,樓市的上漲預期被大幅調低,甚至部分月份出現了環比下跌。

  對剛需來說這是好事,但對房地產企業卻不見得,尤其是槓桿率高的房企。蜜友們想想,加入你通過各種渠道貸款買了多套房子,每月需要還萬元左右月供。

  前幾年你的工資每年增加,形勢好的時候甚至翻倍。但突然領導干預說現在工資水平太高,需要限制,穩定,甚至有月份還下降。

  重要的是,按照領導的意思,工資短期內沒有上漲的可能,那麼你能怎麼辦?只能節衣縮食,降低成本,努力還債,減輕負擔了。

  如果說房企的負債等情況還不足以去判斷樓市走勢,那最明顯的信號就是房貸利率。

  利率漲了購房者買房資金成本提高,反之則買房成本降低,由此基本可以判斷領導們對樓市的真實態度。

  比如近期,多地銀行悄然下調房貸利率。融360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2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連續三個月下降,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均進入首套房貸利率最低城市前十位。

  這或許就說明,領導對這些城市調控情況非常滿意,目前可以酌情放鬆。因爲畢竟咱們現在是要穩樓市,而不是一棒子打死。

  其實放鬆房貸利率的情況在今年初就已經陸續在各個城市裏出現。這是“一城一策”精神的體現,也是變相在給壓力山大的城市打開放鬆的口子。

  但這並不意味着樓市調控的風向變了。從這兩天開的重要會議領導講話中也能看到,房住不炒依然執行。而且從最近下調房貸利率的城市來看,幾乎都是針對首套房的利率調整,態度已經很明確:投資性購房的標準依舊嚴苛,成本也更大。

  目前各地的房價都達到了新高度,如果再繼續縱容,後果很嚴重,但反過來如果太冷地方領導們也受不了,槓桿就是最佳的調控工具之一。

  許老闆等大佬們財富縮水也好,房貸利率下調也好,反應的都是樓市步入正軌的趨勢。

  通過各種工具讓樓市保持穩定緩漲的預期,讓房企喘口氣、地方不至於餓死,剛需勒緊褲腰帶也能承受,或許就是最好的狀態。

  熊掌和魚要兼得不容易啊,但誰知道呢。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