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11月15日,统治了清王朝47年的慈禧太后逝世于储秀宫。然而她的葬礼却拖了整整1年才举行。并且在出殡当天,所过之处臭气熏天。其实,虽然经过了一年,由于保管得好,慈禧的遗体并未腐烂,那么,这股臭味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慈禧剧照)

  慈禧入宫的时候只是个小小的兰贵人,但她心机深重,再加上她生得漂亮,又天生媚骨,因此得到了咸丰帝的宠爱,生下载淳。

  在慈禧27岁时,咸丰帝在热河病逝。

  作为咸丰帝唯一的儿子载淳,当时才6岁,便在大臣们的簇拥下继承了皇位。而作为生母的慈禧,则“母以子贵”被尊为西太后。

  后来,慈禧发动政变成功夺权,开始了她长达半个世纪垂帘听政的生涯。

  慈禧生前对自己百年后的陵寝便十分重视。

  1866年,咸丰帝的定陵完工后。本来按皇室祖制,慈禧的陵寝只能选在定陵附近,并且只能建一座皇后陵。

  但当时慈禧是西太后,慈安是正儿八经的东宫太后,经过商议后,大臣们准备让两位太后百年后并排入葬皇后陵寝中。

  慈禧为此大发雷霆,并改只能建一座皇后陵的祖制,建了两座陵。双陵费时6年完成,花费了500多万两白银。

  然而,慈禧还是不满意。在慈安太后去世后,她借故陵寝漏水,将陵寝推倒重新翻新。由于工程浩大,仅从1895年开始翻新,到1899年便耗费白银150万两。后来由于工程繁杂,款项更是巨大。

  (光绪帝剧照)

  同时,把权力紧紧攥在手中的慈禧,并不想死。

  光绪帝去世前,慈禧已病倒在床上。她却还忙着安排才3岁的小孩子溥仪继承大统,好达到她继续垂帘听政的目的。

  然而她没想到光绪前脚断气,她后脚也跟着撒手人寰。由于太过突然,她并未安排好她的身后之事。

  当时清王朝,因为是小皇帝,因此只能由小皇帝的父亲醇亲王载沣掌管大权。

  皇帝和皇太后一前一后去世,当然也只能一个一个地操办葬礼。再加上溥仪继位,还要举行登基大典。种种事情,都让人手忙脚乱。所以,载沣只得将慈禧的灵柩停在宫中,先将光绪的葬礼和溥仪登基的事一一完成后,再行安排慈禧的安葬问题。

  不过,就算光绪葬礼昨晚,溥仪的登基仪式昨晚,却还是不能给慈禧举行奉安大典。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由于慈禧的陵寝工程太过庞大,到她去世时,依然还有小部分工程没有完工。

  慈禧陵寝完工后,载沣本来想简化慈禧的葬礼。但身居权贵的叶赫那拉氏的王亲贵族们,却坚决反对。载沣又是个没脾气的人,因此只得依从他们,把慈禧的葬礼办得奢华气派,轰动国际。

  (慈禧出殡现场照)

  所以,为了准备慈禧的随葬品和葬礼上要用到的物品,很花费了些时间。比如专门给慈禧做的一艘纸船,据李莲英在《爱月轩笔记》中回忆,这船高有20余米,长10余米,船身上还雕着龙凤等精美的图案。另外,还在纸船上做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宫女太监,又镶嵌了宝石珍珠等贵重物品,所耗竟达百万两银子。

  除此外,纸扎的宫殿、宫女、太监和兵士等更是不计其数,这些都是要烧给慈禧,让她带到阴间去享用的。

  慈禧下葬的日子关系到国运,更是马虎不得,必须挑一个黄道吉日。

  同时,从北京到河北遵化定陵有150公里的路程,需要整修铺黄土等等。总之,经过近1年的准备,最终才定在1909年11月9日这天出殡。

  出殡这天,爱看热闹的老百姓早早就挤作一团,争着一睹慈禧出殡的排场。

  随着送葬队伍前进,一股臭不可闻的气味也随之而来。人们都非常诧异,不知道这气味是怎么回事?

  其实,之所以臭气熏天,倒不是慈禧的尸体腐烂所致。而是因为慈禧的随葬品和祭品太多,需要大量马匹和骆驼来驮运。还有载沣知道慈祥喜欢吃,专门吩咐御膳房准备了满汉全席作为供品。

  好歹也是150公里的路程,那些马和骆驼本身都有很重的膻气,再加上它们沿途便溺,还有作为供品的食物变质发出馊味。总之,各种气味混合,于是就成了难以名状的臭气。

  再加上老百姓在慈禧统治时期,吃了不少苦,对慈禧没有好感。所以他们便把这让人不能忍受的臭气,间接说成是慈禧“遗臭万年”。

  (参考史料:《慈禧统治下的大清帝国》《爱月轩笔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