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殲-20以外,國內軍迷最關注的就是殲-31了,兩款都是隱身戰鬥機,除了老美就算我國同時擁有兩款5代機了;當然老美的F-22和F-35都正式服役了,我國除了殲-20,殲-31還一直處於試飛驗證階段。

儘管網上不斷有殲-31的消息出來,譬如說中東某大戶看上了殲-31,一出手就是100架的訂單,但事後證明都是空穴來風。

不得不說,首飛六年有餘的殲-31的發展進程有點緩慢,依靠數量稀少的驗證機至今仍未實現設計定型,倘若殲-31不能取得海軍4代艦載機以及海軍岸基航空兵的訂單,出口海外又遙遙無期的話,殲-31項目可能就真的要涼了。

綽號鶻鷹的殲-31,採用單座、雙發、外傾雙垂尾、全動平尾的常規氣動佈局,兩側佈置大S彎進氣道,設有內置彈艙;雷達和紅外輻射特徵低,優異的態勢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超視距多目標攻擊能力,性價比較高。

從外觀判斷,比短粗笨重的F-35要輕盈許多,戰鬥力應該會在肥電之上,不過長此以往無法成為海四艦載機,或拿下海外訂單出口賺取外匯,終將被F-35和梟龍隱身版所擠壓,無法在軍機市場立足。

目前,殲-31驗證機就連光電瞄準系統和EODAS都未裝上,網上並無殲-31實彈打靶的消息傳出來,由此判斷殲-31距離設計定型尚有一段時間。

因此,殲-31非常有可能在閉關修練,在保證隱身效果的前提下,增加了進氣效率,換裝功率更大的發動機,並重新設計垂尾,換上新的航電設備,沈飛將推出最新的3.0升級版本,以期在本屆珠海航展上一飛衝天,在展示實力的同時,爭取拿下國外的訂單。

本屆珠海航展,會出現改進型殲-31的身影,但很有可能是作為壓軸戰機出現,在航展臨近結束時,才姍姍來遲,作為軍迷就拭目以待吧。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布。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