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關於中國的酒文化,可以從一個人身上看出端倪。

那就是「酒聖」杜康。

更有三國時期曹孟德詩云,「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可見,中國的酒文化是一種意識形態的載體,人們常說,「難得糊塗」,的確,聰明的人太多,然而最後輕鬆取得勝利的都是比較傻的人。

因此,人們就有了「難得糊塗」的感慨。酒文化就是在此基礎上產生,是一種面對困難和憂愁的洒脫,是人們「麻痹」自己,解放天性的良藥!

另外,酒具有興奮神經的作用。所以,人們每次遇到開心的事情,都願意找三五個朋友一起喝酒。

這時,它就起助興的作用!

但是,不知道何時開始,它漸漸成為人們交際必不可少的東西。

而且慢慢演變為酒桌禮儀的一種。

可能是因為它同時具有麻痹作用,代表著一種對客人的信任和敬重吧!

而且它也增加了人們聚會的娛樂性。

另外,除中國外,西方也有酒文化,可見,它的形成似乎並不是偶然。

只是,過渡飲酒傷害身體又破壞它原有的聯繫感情的娛樂性和和諧。

所以,對於酒文化,我們要真正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本人農村周邊好幾個村落,前一段村民來我家攀談,清點一下共六個村,喝酒得酒精肝而死每個村幾乎都有,因酒誤事不可勝數,可是請客必酒變成陋習之文化,逢年過節親戚送酒,想想後果其實毒害對方,本人學佛後才清醒認識,改掉喝酒,堅決棄除酒文化,自由職業交友親戚朋友來訪較多,全部以飲料代替,一年客人送來茅台酒,等客人走後,倒掉茅台酒好多人說我極端,不喝應出售掉。我認為不這樣下決心,不容易改掉以酒敬客壞習慣,見解不同,行為也不同。


很多人不能喝酒,一喝酒就臉紅,心跳加快,有時候飯桌上是被逼,沒有辦法又死要面子,最終難受的是自己?所以酒文化的價值提現在哪裡,沒有看明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