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一陣7級大風颳過北京上空時,在距離密雲水庫30多公里的東邵渠鎮,警報突然響起。12時23分,北京市密雲區東邵渠鎮高各莊村發生森林火災,過火面積達640畝。

  起火點位於東邵渠鎮高各莊村,當地村民鄭某等6人在林地內修理水管時,不慎將水管下方土坑內的雜草點燃,引發山火。因風力大,數小時內,濃煙升騰,火勢一路從密雲蔓延至平谷。

  火苗“旋”起來幾丈高

  3月30日剛過晌午,家住平谷區丫髻山村的王阿姨喫完午飯,和平常一樣,趕到丫髻山風景區山下的攤子賣貨。

  丫髻山離密雲火災的起火點距離僅有數公里。30日13時許,西北風呼嘯而過,從密雲燒起來的火苗像衝上了“高速路”,兩個多小時後就燒到了丫髻山上。

  “一擡頭就看到不遠處飄來的濃煙”,附近有的村民嚇壞了,山上的火苗一下子被“旋”起來幾丈高。在村子裏住了大半輩子的老人說,還沒見過這麼連片的火燒在家門口。

  專業的森林消防隊員知道,受大風影響,山上的火極容易出現“跳火”現象,竄起的火苗就像一把標槍,沿着風吹的方向,迅速落到很遠的地點,“有時能跨過三座山”。

  北京市調集了森林消防、專業滅火隊及消防人員600人進入密雲和平谷兩處展開撲救,北京市119指揮中心、平谷區、密雲區、駐區部隊和民兵應急分隊調派人員趕赴現場處置。同時,應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調動正在唐山機動的吉林總隊300人趕赴平谷火場增援。

  30日15時30分,密雲傳來好消息,當地火場的明火已基本撲滅,火情距離村莊較遠,暫時不會對附近村莊的安全構成威脅。但在平谷,火場的南線是主要發展方向,火勢較猛。

  在搶險過程中,天色很快就暗下來。丫髻山上匯聚了1010名消防隊員,但當地的地勢則給滅火造成了困難。丫髻山三面懸崖,山路陡峭,山上種滿了針闊人工林,植被茂密,消防隊員在山間行走,不時會被腳下的樹枝絆住。

  經過一番研判,現場的作戰指揮員認爲後半夜滅火是最有利的時間點,“氣溫較低、風力不大”,而南線的火是下風向火,更有利於撲滅。

  森林火災與其他火災不同,火勢的發展由點到面、由面到線——以起火點爲中心,火勢會向四周擴散成面狀,最後在外圍連成一圈火線。

  “要想滅火,外圍先行。”消防隊員知道,把外圍的火線控制住,裏面的火點就會陸續滅掉,消防隊員採取了對東線進行阻隔、北線防守、南線撲打的戰法。

  我們和火只距離1.5米

  31日凌晨,站在丫髻山下的聯合指揮所廣場擡頭望去,濃煙覆蓋了上空。

  火場西南線和東南線有斷續的火線和煙點,火場的東北線還有200米左右的下山火。指揮所的二樓,前方作戰指揮人員都聚在這裏開會。

  按照當時的氣候預判,到早上九點,風可能又要“提速”。爲了趕在風提速之前撲滅明火,山上的1010名消防員就必須堅持戰鬥,停不得。在山下待命的700多名救援人員在清晨4點再分批次上山輪替。

  會議結束已是深夜一點半,應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機動支隊支隊長張洪順裹上大衣,帶隊趕進山裏,他們要找到一處制高點勘查整個火場的火情。幾把手電筒打出的光在黑漆漆的森林裏,絲毫不明顯。

  山下,一些待命的消防隊員窩在大廳裏打盹兒,有的坐在車上睡,隨時等待出發。

  天開始矇矇亮,經過了後半夜的作業,濃煙已經少了一大半,眼前的丫髻山,大火掃過的地方被燒出了一條“黑色帶”。

  一些消防隊員歷經10多個小時的撲救後,開始到山下用餐。54歲的平谷區鎮羅營森林消防中隊副隊長隋福平喫完一碗泡麪後,怔怔地坐在餐桌前,對面是和他一起奮戰的隊友,有的困得不行,飯沒喫幾口就倒在椅子上睡着了。作爲平谷區較早趕到火災現場的森林消防隊員,他們從30日下午1點30分開始,陸續在山上攻滅了多處火點。

  早上下來的時候,隋福平的臉已經被濃煙燻黑,連口罩內層也發黑了,“我們和火的距離只有1.5米,中間是一臺手持的風力滅火機”。

  風力滅火機是森林火災滅火的必備工具,重達13.8斤。此次作戰行動中,運用了“以水滅火”“風力滅火機”多種組合的方式,“丫髻山附近有一處水源,給抽水滅火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應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副司令員閆鵬告訴記者,一般森林火災都在山上,在離火場很遠處就要徒步進入,這對於森林消防隊員的體能是一個考驗,“進山入林要有‘鐵腳板’”。

  十多個小時奮戰下來,平谷區鎮羅營森林消防中隊中隊長張國力坐着和記者對話時,眼皮已經不自覺地往下耷拉,但他相信隊員們都能撐得住。

  確保達到“三無”狀態

  大火過後,丫髻山頭上一片茂密的森林已被燒黑,山下的林子裏,已過六旬的陳大爺家有10多棵板栗樹、核桃樹被燒燬。

  3月31日上午9點多,風力並沒有變大,山上的起火點快要撲滅了,陳大爺開着自家的拖拉機去地裏看了一下。在他回家的路上,前方人員正在山下的一片荒地上準備讓無人機升空。

  從清晨開始,火場內外均使用了不同類型的無人機勘查火情。上午9點,在火場外,一架搭載紅外熱成像儀的無人機準備起飛。但周圍的電纜、電線對無人機設備產生了幹擾,操作人員需要把無人機的“指南針”調試好,還要把成像儀的接收圖像調整清晰。

  經過數次試飛,這駕無人機終於在11點前成功升空,快速飛進火場。它既要俯瞰火場當時的情況,還要利用成像儀探測火場的實時溫度,這是找出隱藏火點的有效方法。

  經過20多個小時的奮戰,31日上午10點51分,火場內的明火都已經撲滅,無人員傷亡,只剩個別煙點,消防隊員開始逐個處置。

  此次密雲火災出現後,在應急管理部的統一指揮下,森林消防局迅速派出了前方指揮部,和北京市共同成立了聯合指揮部,判明火場情況,制定滅火計劃。

  “要抓住有利的時段、地段、用最佳的地段把山火打滅。”閆鵬認爲,這次滅火分工很明確,有的隊員負責前期滅火,有的救援人員負責後續的清理。

  2018年,應急管理部成立後,武警森林部隊轉爲非現役主力軍和國家隊,現役編制轉爲行政編制,併入應急管理部。閆鵬告訴記者,這也給他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過去,只負責單一的撲火、配合進行宣傳防火活動,如今,要更多地承擔起防範化解森林草原重大火災風險的主體責任。

  森林的火災處置較爲複雜,受植被、氣象、氧氣和溼度等許多因素的影響,山火出現後會形成複雜的火場環境,對進入火場的人員也會造成一定危險。

  閆鵬表示,山火的發生有季節性特徵,在天乾物燥、祭祀日時尤其易發火災,因此需要嚴格的進山管理要求,“封山控人管理好火源,尤其是禁止攜帶火種進山”。

  隨着生態環境改善,各地新增林區越來越多。閆鵬關注的是,這些林區在規劃時期就要考慮好防火設施的建設,包括防火道路、預置水池、無人機停機點、救援人員投放的問題,以及其他應對山火的救援設備,“這些設施在一些地區投入的還不夠”。

  明火撲滅後,還要確保接下來一段時間內達到“三無”狀態:無明火、無煙點、無味道。一些消防隊員下山後,還要繼續備戰,確保這場大火的火點不再復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