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六甲去吉隆坡总里程约140公里,两个小时可到。在真正进入市区之前就能看到双子塔和电视塔的雄姿,仿佛佳人,遗世而独立。后来才知道,走在吉隆坡的街头,当你驻足,然后擡头,你总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它们。

  它们是真正的城市地标。无处不在。

  在车子拐弯的刹那,一座漂亮的小教堂跃入眼帘,赶紧抢拍,倾斜的角度有种奇特的美丽。

  大巴车停在了富都车站,下车后步行不足十分钟就进了唐人街。

  安顿好后,开始吉隆坡城市一日游。

  吉隆坡位于雪兰莪州,是马来西亚三个直辖区之一。她在1857年建于鹅麦河(Gombak)与巴生河(Klang)的交汇处,这就解释了吉隆坡的马来语名——Kuala Lumpur的由来,KL的原意为泥泞河口。

  反映上世纪初中国民情的老电影中经常会有下南洋的戏码,故事中,年轻健壮的小伙子和岣嵝着腰的老年男子为了谋生挤挤挨挨地把自己塞上船,大拇指蘸一下红沙泥,在“卖身契”上按下代表同意的指印,漂洋过海,幻想着前方的花花世界。

  可是,从来没有天堂,前面是大海,烟波浩渺,前程未卜;前面有没有我们的生存之道?让我们可以用汗水换回银元,去娶回守候在望夫崖静静等待的姑娘。

  下南洋,很多人去了矿地。当年,雪兰莪州的皇族拉查阿都拉(Raja Abdullah)开放巴生谷,吸引了大量来自中国的采锡矿工,他们的大批加入加速了锡矿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吉隆坡的繁华。鉴于当时中国人的影响力,统治马来亚的英国殖民政府也委任了称为“甲必丹”的华人领袖来掌管当地华人的事务。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几乎可以说:吉隆坡是华人矿工发展起来的。

  所以,在马来西亚有句话,叫做:马来人控制政治,华人控制经济。

  按照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我们是不是可以猜测数年后华人会掌舵马来西亚?

  一个娶了穆斯林妻子的马来华人吃一口叻沙,慢悠悠地说,我觉得不可能。

  和很多东南亚国家一样,马来西亚也曾难逃被殖民的命运。不同的是,在这个穆斯林国家的首都,带有殖民风格的建筑并未占上风,反倒是清真寺无处不在,它们创造的强大气场足以令人忽视吉隆坡曾被殖民的过往。

  我们的吉隆坡之旅从赫赫有名的双子塔开始。

  按计划,我们应该先乘坐轻轨到双子塔下车,在那里拍完照后继续乘坐地铁到占米回教堂,然后逐一游览占米回教堂(Masjid jemak)、钟楼、独立广场、国家清真寺、旧火车站等景点。但在皇帝的坚持下,我们打着伞(酷热)硬是徒步约4公里走到了双子塔。

  因为明天会专门用一个篇幅来介绍双子塔,所以今天此处略去。但是考虑到其地位,所以,先上张照片。

  占米回教堂位于八生河及鹅唛河的交汇点,建于1907年,是吉隆坡市最古老的回教堂,尤以优雅的拱门穹顶见长,完全体现了摩尔式建筑的风采。女子不能着短裙短裤进入,门口提供头巾和长袍。

  从教堂出来拐个弯便会看到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这就是苏丹阿都沙末大厦(Sultan Abdul Samad Building)。这座宏伟壮观、风格独特的大厦建于1897年,典型的摩尔色彩,高40米的大钟楼相当有存在感。这里曾经是英殖民政府几个重要部门的所在地,如今是马来西亚最高法院之所在。

  高法隔壁的一栋建筑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对面就是独立广场(Merdeka Aquare),广场面积约8.2公顷,是一个正式的阅兵场所,一杆高达100英尺的旗杆高高挑起马来西亚的国旗,迎风招展。1957年8月31日,马来西亚的国旗第一次从这里升起,象征着从此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

  从独立广场继续向前步行10分钟左右可到国家回教堂(Masjid Negara),该教堂是东南亚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主穹顶是18角星造型,代表马来西亚的13个州和伊斯兰教的五大支柱。73米高的尖塔剑指蓝天,精致巍然。

  与其他清真寺不同的是,国家回教堂的风格更倾向于现代派,外部造型简洁流畅,空间感极佳,内部装饰金碧辉煌,又表现出回教艺术、书法、知识和装饰的传统美感。

  参观国家回教堂免费,但必须脱鞋摘帽,对男人着装无甚要求,女人则必须换上传统的穆斯林服装(也是免费)。村妇个子小,宽大的紫红色长袍几乎将整个人淹没掉,搞得帮忙换衣服的老太太一边笑一边帮村妇整理好长袍实在没办法还将衣服最上端的带子绕到脖子后再转回来打个结以免走路摔跤。

  参观完国家回教堂已是晚上6点15分,皇帝令村妇继续拍照,自己去办公室盖章。此时已过下班时间,办公室内绝大多数工作人员早已撒鸭子,恰恰就是那位管公章的女孩尚未离开。皇帝说明来意后,女孩愉快地在我们的特制盖章本上盖上了国家回教堂的公章。

  瞧这运气。

  村妇参观完,先行回到入口处,正欲换下紫色的连帽长袍,先前出场过的老太太说,且慢,相机给我,你站在台阶上,不对,再上一层,好,双手做捧水状,看我,卡擦。

  村妇一脸傻乎乎地样子便被定格。

  老太太说,你老公呢?哦,还在里面?你多大了?结婚几年了?有小孩没?相机多少钱啊------

  恰好皇帝回来,老太太又说,你们打车回去吧,揹包走路回去不安全的------

  老太太人真好,每个人进出都能享受到她的关照和慰问。

  国家回教堂对面是老火车站(Old railroad station),这是一座拥有伊斯兰式拱门和螺旋塔的梦幻般的城堡。但其实更正确的说法是,它,其实不是一座,而是两座,灰色的建筑群为车站办公部门,白色的建筑才是真正的火车站。两者之间的道路车流如织,我们小心翼翼费尽力气后终于安全过到路对面,刚想说怎么不搞个地下通道之类的话结果就看见不远处的地下通道出入口正张着个大嘴嘲笑我们的近视眼。

  如今,这个建于1892年的老火车站依然处于使用状态,但自从吉隆坡中环(KL Sentral)在2001年启用后,它的地位显然已一落千丈。

  繁华过后,不过一声叹息。

  喜欢怀旧的人推荐在火车站处的 heritage hotel住宿一晚,价格不贵,算得上平易近人。

  参观完老火车站后,我俩徒步返回唐人街,沿途发现一处“金莲记”,潘金莲寻食记?有创意。

  其实金莲记是家福建面馆,也提供炒菜。我们要了一份招牌菜福建面(海鲜炒面),一份鸡扒饭,一小份耗油芥蓝和一份白菜肉饺汤,吃的很是舒坦,唯一遗憾是那份招牌面条让我们有些纠结。福建面馆貌似很有名,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食客都点了至少一份,但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吃完。老实说,此面味道相当一般,倒是这店名起得颇为撩人。

  今天我俩全天徒步里程绝对突破了20公里,回到酒店时已是精疲力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