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太多了,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戲曲。

根本你的問題,你應該是在西南地區,也不說別的了,光是廣東,就有不少戲曲,比如潮劇、雷劇、西秦戲、廣東漢劇等,而四川亦有不少。

根據統計,全國大大小小有三百多種戲曲,平均每個省份十來個。

我就說一下常見的一些劇種吧:京劇、評劇、豫劇、黃梅戲、越劇、秦腔、崑曲、滬劇、呂劇、廬劇、柳琴戲、柳子戲、泗州戲、錫劇、蘇劇、蘇州評彈、老調、隴劇、眉戶、好來寶、蓮花落、花燈戲、鳳陽花鼓、湘劇、楚劇、漢劇、徽劇、杭劇、閩劇、上黨梆子、徐州梆子、曲劇、蒲劇、贛劇、藏劇、白劇、皮影戲、棗梆、採茶戲等等。

這些全憑記憶打出來的,排名不分先後。

如果感興趣的話,你可以在今日頭條客戶端,搜索一下上面的任意一種戲曲,應該都會有很多視頻,可以看一下。

如果你用的是今日頭條,可以點開我的頭條號,裡面也有一些戲曲視頻。


你是問的中國地方戲曲吧,那可是太多了。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各地語言、風俗、文化差異懸殊。地方戲曲也是百花爭艷、琳瑯滿目。

地方戲曲最繁榮的年代,應該是上個世紀的1960-1965年。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指導下,各地的傳統劇目如春風化雨,百花吐艷。好多己經瀕臨失傳的劇種,經搶救發掘獲得了新生。據我搜索枯腸的回憶,其碼可以記起的劇種就有:【京劇】,江蘇的【崑曲】,流行於河北、東北一帶的【評劇】,【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上黨梆子】,陝西的【眉戶劇】、【秦腔】,【二人臺】(流行於山西,河北,內蒙交界一帶),東北的【二人轉】,吉林省的【吉劇】,流行於吉林農安一帶的【黃龍戲】,遼寧的【新城戲】,山東的【呂劇】,河南的【豫劇】,安徽的【黃梅戲】、【淮劇】,上海的【滬劇】,浙江的【越劇】,福建的【閩劇】、【高甲戲】,江西的【採茶戲】,廣東的【粵劇】,湖南的【花鼓戲】,湖北的【楚劇】,四川的【川劇】,雲南的【滇劇】,廣西的【桂劇】、【採茶戲】,貴州的【黔劇】,甘肅的【秦劇】,青海的【平弦】,西藏的【藏戲】…。各地還有很多名聲不著,但很受當地人民歡迎的小戲種,有的也有悠久的歷史,和很高的藝術水準。

這些都是過去的事了,幾十年過去了,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知這些民間文化瑰寶,今天是否還能存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