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一天】是關於一位博物館副館長的故事,同時,她也是一位在讀研究生,兩種角色給予這位主人公什麼樣的切身體會?這其中又意味着什麼樣的責任和使命呢?我們來看看她的一天……

博物館副館長的一天

我是鄒文傑,山東大學考古與博物館學系的碩士研究生。2019年2月28日,是二月的最後一天,卻也是我拿到員工卡的第一天。它提醒我角色的加載,我是一名普通研究生,也是臺兒莊古城運河酒文化館的副館長。它賦予我一份責任與使命,也將見證我的努力與成長。

在這兒,我記錄下“館長”的一天。是一次分享,也是對自己的反思和勉勵。

1

8:30

修訂研學讀本

每年3、4月份,是中小學生研學遊的“黃金月”。所以,儘快落實研學讀本的修訂自然成了最爲緊要的事情之一。一早,我便捲起研學讀本,快步穿梭在古城裏。“萬老爺的一天,還可以把道升酒坊加進來。”“參將署再跑一趟吧,明代閘官的設立情況再敲定一下。”

《臺兒莊古城研學讀本》的撰寫和修改由考古、文博專業的多名碩博士生參與,前後歷經了四個多月。讀本旨在契合臺兒莊古城研學活動,爲前來研學中小學生提供與古城相關的歷史、博物館、文化遺產等方面的學理知識,彌補當下古城研學“知識”引領不足的短板。

研學讀本撰寫討論會

2

9:45

補充館長培訓計劃

手機閃過一條消息:“《博物館展覽分類和展覽大綱編寫》,這是我初擬的主題”,是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博物館副館長肖貴田老師發來的。我打開電腦,將題目填寫到臺兒莊古城博物館館長培訓計劃的排課表中。

着手落實的培訓主題,是臺兒莊古城博物館館長培訓計劃的重要內容。授課導師軍是博物館研究的資深學者,博物館陳列、博物館管理、博物館行銷、博物館史等豐富的主題面向,將帶給年輕的館長們強化業務理論和技能的知識盛宴。

3

10:15

完善魯菜博物館大綱

魯菜博物館是臺兒莊古城計劃籌建的新館之一。我正在撰寫魯菜博物館陳列大綱,這也是我在策展實踐的路上邁出的第一步。

此行又給我帶來不少啓發。從昨天來到古城,我觀察到扎染、木板年畫、魯班鎖等特色體驗項目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而魯菜博物館同樣可以構築雙向溝通的學習模式。設計圍繞魯菜的文化互動項目,如攤煎餅、與大廚合作“九轉大腸”等;也可以開發青少年研學遊項目,如走進自然尋找食材、借孔府宴研習餐桌禮儀等,充分調動觀衆的多感官,吸引他們在展覽中探索、欣賞、發現和思考。想到這兒,我抓緊把想法補充到了文案當中。

4

11:40

午飯及休息

穿過一條古樸的小巷,就來到了員工餐廳,這裏佈置的整潔而溫馨。員工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聊着工作,談着家常,在他們的身上能看到古城人的熱情、真誠、韌勁兒,還有幸福感。

5

13:30

查看展館運營狀況

下午,我來到所負責的運河酒文化館、運河奏疏展館和天主堂查看展館運營狀況。我向展館內講解員詢問客流狀況、講解頻次、文創產品銷售狀況,叮囑春季安全防火意識及藏品管理的注意事項等。與此同時,和前來參觀的觀衆們攀談交流,聽聽他們的觀展體驗。

我與展館講解員進行工作交流

我向館內工作人員瞭解文創銷售情況

傾聽遊客反饋

6

14:30

展館提升改造思路

下午2:30,我如約來到運河酒文化館,同尚燕彬館長商討展館提升改造工作。

尚:“你看,這個小院兒,風景不錯,場景也構建起來了,閒着挺可惜的。”

鄒:“問題就是怎麼在咱們呢現有的展品中提煉出文化符號,打造酒館獨一份的文創產品呢?”……

我一邊拍照,一邊記錄着目前展館提升遇到的瓶頸,在一來一去的交流中,我們也漸漸明晰了下一步工作開展的方向:閒置空間利用、互動體驗設計、文創概念提出和展覽整合提升。

臺兒莊古城運河酒文化館

7

16:30

下班

下班簽到時,我拿起胸前的員工卡,“嘀,謝謝!”,一天落幕。

而手裏握着這張小卡片,我心情卻有些複雜,有感激、熱情和責任,我想這就是所謂初心吧。我感激和珍視這寶貴的實踐機會,館長經歷讓我看到從學生向職員的身份轉化,將對學理知識、洞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人際交往等提出的更高要求,這是我未來努力的方向。我也將一直懷揣今天的這份熱情,銘記館長之責任,勤奮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一天】

欄目介紹及徵稿啓事

是否想過,自己從事的這份工作,在別人眼中是怎樣的存在?

你是否覺得,這日復一日的工作,幹久了也會有些許倦怠?

你是否好奇,那些圈子裏的夥伴,究竟有怎樣的工作狀態?

你是否困惑,這個行業有許多問題,卻總是千頭萬緒理不清?

現在有一個機會,你是否願意拿起筆來,記錄下你一日人生的生活片段,分享你對這個行業的點滴想法?

我們希望打開圈外人瞭解文博事業的窗口,

記錄下這個時代文博行業的真實情況,

構築起我們這一代文博人的記憶庫……

弘博網推出【一天】欄目,蒐集文博圈典型環境下典型人物的日常,真實呈現問題,記錄行業現狀。現特向大家徵稿:

徵稿對象

所有關注博物館事業發展的人,包括但不限於:

1、事業單位(博物館、考古所、文管所等各部門工作人員)

2、行政機關(文物局、文廣新局等)

3、相關企業(展覽、照明、展櫃、運輸等)

4、高校師生(考古、文博、文化遺產等專業)

5、關注博物館事業的親們(志願者、博物館達人、普通觀衆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