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後期的一系列事件,證明瞭《隆中對》的正確性,《隆中對》可以說是蜀漢唯一正確的戰略,之所以有後面的北伐失敗,全因劉備有了實力就忘乎所以,違背了《隆中對》的戰略總綱。

《隆中對》三分天下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是諸葛亮對天下大勢是判斷以及劉備爭霸天下之路。取荊州、奪益州,以兩州之地,三分天下。事實上劉備也做到了這一點,順利的奪取了荊、益兩州,成為了天下三大霸主之一,至此諸葛亮的第一個戰略目的已達成。然而正當諸葛亮殫精竭慮,準備開始實施第二個戰略之時,關羽大意失荊州,逆轉了整個局勢,僅憑益州一州之地,只能做一守門之犬而已。

大好局面皆斷送,困守益州徒悲涼

雖三分天下,然曹魏仍是仍是三國中最強大的一方,而諸葛亮定下的戰略是外結孫權,內修政理,西和諸戎,南撫夷越。而這些劉備一件也沒做到。先是關羽輕敵冒進,後又因孤高自傲惹怒東吳,最終被曹魏與東吳聯手所滅。失了荊州,曹魏只需要嚴守秦川,則益州只能坐困愁城而已。值此艱難之際,劉備不思修補之策,反而盡起大軍而伐吳,最終兵敗夷陵,葬送了大半蜀中精銳。自此時,諸葛亮的戰略全部被毀,蜀漢的結局早已定下。

爭一線生機,無奈的北伐

其實從蜀漢失去荊州之後,蜀漢的結局就已經定下,所剩的是不知能守幾年而已。後世的歷史已經證明,凡困守蜀中,不思進取,以天險拒敵者,都不過亡國滅種而已。諸葛亮早已洞悉了這一切,無奈為報劉備知遇之恩,只能儘力對自己的戰略縫縫補補,西和諸戎,南撫夷越,之後憤力北伐。北伐是蜀漢的唯一生機。然蜀漢有識之士何其少,寧願困守益州,也不願去爭奪這一線生機,徒留諸葛亮一人在前線獨攬狂瀾,君臣卻在後方扯後腿,最終蜀漢終於在諸葛亮力竭身喪後29後,被曹魏所滅。

《隆中對》是三國時期最優秀的戰略,然而好的計劃需要好的執行人,諸葛亮的北伐失敗和蜀漢被滅,錯不在諸葛亮,而在於執行戰略的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六次北伐失敗,仔細分下一下,其中第二次北伐是履行於東吳的同盟義務出兵配合,第三次北伐是回軍途中順手牽羊收復兩個易攻難守的城池。諸葛亮只是亮相就嚇走郭淮。第四次就比較搞笑了,7月魏大司馬曹真和部將兵分兩路入漢中,司馬懿溯漢水兵發漢中,8月諸葛亮分兵兩路,李嚴領兵兩萬趕赴漢中加強防禦,諸葛亮屯軍成固。 6--9月是雨季,這是老百姓都知道的天時,大司馬曹真在雨季發兵羣山峻嶺,您是故意的,還是故意的,還是故意的呢?結果不出曹真所料大雨下了一個多月交通斷絕,魏帝召三路兵馬回師。這就是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沒有開兵見仗雙方淋了一個多月雨就各自回師了。所以六出祁山水分太大了。真正的北伐只有三次,最有可能佔據隴右的第一次北伐,被馬謖丟失隴右門戶街亭宣告失敗。剩下兩次司馬懿堅決和諸葛亮打糧食戰,一直堅守不出,諸葛亮最終被難以運糧的蜀道打敗。如果以成敗論英雄的話《隆中對》確實不靠譜。

當年在隆中為劉備謀劃恢復漢室,《隆中對》絕對是最有希望的戰略規劃,現在臆想一下《隆中對》的可行性。

蜀漢佔據益州,第一階段以漢中為基礎,出兵隴右,以靠譜大將駐守街亭守住隴右門戶。因隴右各城常駐兵馬不多,足以平定。可以參考第一次北伐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相繼反魏附蜀。隴右得天獨厚,四通八達與少數民族聚居區連成一片。絲綢之路關中通往西域的第一站,西域商賈往來貿易可以使市場經濟繁榮。而且隴右糧食產量豐盈,天水,出戰馬,戰馬的良種場。東有隴山屏障,西有河湟天險,說白了這地方要啥有啥而且易守難攻。

第二階段,一路兵馬去潼關武關一線,關閉關中大門擋任何援軍於關外。另一路攻打長安和附近城池,以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戰績勝負,可以預測蜀漢加上隴右人馬足夠攻克關中所有城池。如此劉備便有了劉邦當年未和韓信分兵時的局面。

然後走韓信老路先攻打併州,然後兵出井陘(石家莊附近)進行順時針的大迂迴戰略,將當年劉邦起家的經過重演。以諸葛亮當年未出茅廬之時的全國局面來看大有可為。

當時關中剛剛肅清董卓餘黨不久,關中空虛,人心別說浮動了,李傕郭汜在這裡幾乎把三輔老百姓殺光了。而幷州也剛剛被袁紹平定局面還不穩定。

諸葛亮: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恢復漢室光靠努力還是不夠,還要等曹操孫權諸侯有變才能成功。

只是後來時過境遷逐漸變得不可行。一偏之見,回答完畢。


《隆中對》是當時很多軍師名士公認的,天下戰略方針!所以《隆中對》是相當靠譜的,北伐的失敗不是《隆中對》方略的失敗,而是執行者的失敗!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隆中對》

《隆中對》是建議劉備先佔領荊州,益州,然後養精蓄銳,與東吳結盟,等到天下有變,讓荊州派一上將攻擊宛城洛陽,劉備親自率軍出秦川,形成夾擊之勢,然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再看看諸葛亮北伐,只有益州益州,荊州已經丟給東吳。

那為什麼諸葛亮自己定的戰略《隆中對》,自己不按規划走,非要北伐?

諸葛亮是逼不得已,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荊州是在赤壁之戰後孫劉曹三家瓜分了,劉備佔領了荊州大部,並以此為自己的基礎,建立了以荊州人事為班底的荊州集團,並開始擴張。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奪取益州,益州太守也是漢室宗親劉璋,但是「劉璋闇弱」劉備借馳援劉璋抗擊漢中張魯的機會,內外策應,兵不血刃拿下益州,完美的完成了第二步。然而劉備「和平」入駐益州後,政權內部就開始有了三股暗流在不停的湧動:益州本土的世家大族(當地的地主土豪);益州前任領導班子(劉璋舊部);益州新任領導班子(劉備的荊州集團)。劉備的新領導班子借著匡扶漢室的大義,帶領益州另外兩股勢力一起幹票大的,一旦劉備光復了漢室,那大家都跟著一起沾光,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另外兩股勢力心甘情願的跟著你劉備幹。

眼看這《隆中對》的三步走已完成兩步,就等「天下有變」,也許是劉備等不及了,也許是關羽立功心切,荊州丟了,劉備和諸葛亮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計劃不如變化,劉備發起的夷陵之戰,一方面是為了給自己的兄弟報仇,一方面他知道荊州對於《隆中對》的戰略計劃的重要性,必須要拿下。可惜劉備兵敗並再也沒有能夠回來,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

我們剛才說了劉備的蜀漢內部有著三股暗流,都是沖著你劉備的匡扶漢室來的,如果匡扶不了漢室,分不了更大的蛋糕,我們還跟著你劉家幹什麼!

《隆中對》的前提條件已經失去了,但是諸葛亮為了穩定蜀漢的政權,不得不堅持北伐的路線,一方面表明匡扶漢室的大業從沒有中斷;一方面以攻為守,不停主動騷擾曹魏,讓曹魏疲於防守,確保益州安定;還有一方面,諸葛亮利用戰時的國家政治策略,以嚴明的法紀治國,可以解決處理一些平時不太好處理的事情,比如排除異己,控制李嚴。(在我回答的孟達之死裏詳細說過諸葛亮如何排擠掉李嚴這個劉璋舊部。)

所以北伐是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政治策略。

這裡順便可以解釋下為什麼諸葛亮不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應為這個北伐是打的政治仗,是「為了匡扶漢室」的,王師「有徵無戰」,王者之師都是名正言順的起義兵,所以叫徵,「投機取巧」的行為不能顯示「王道」那樣就算贏了也只能叫做「侵」,就是侵略別人,這個是不行的。再說諸葛亮知道,以他們目前的實力就算按照魏延的計謀贏了,也守不住。巴蜀地區可以依仗天險,進入中原,無險可守,很難守得住。也沒有了荊州的合圍之勢。所以沒有採用魏延的計策。

其實在東吳的魯肅在劉備奪取荊州之前就和孫權說過三分天下的東吳版《隆中對》,只不過魯肅把劉備換成了劉表。

還有東吳的第一任大都督周瑜更是在魯肅的基礎上更近一步,提出二分天下,奪取益州荊州,與曹魏南北隔江對峙!

終結一下,隆中對是當時天下有志之士公認的可行的策略,諸葛亮北伐是不得已而為之,不能否定《隆中對》的價值。我是唐不三不四藏,為學日益,關注我每天瞭解一點歷史!

雖然蜀漢北伐均失敗,但不能說《隆中對》不靠譜,從現在看來,《隆中對》戰略意圖是正確的。只是在執行過程出現了差錯,所以最後心失敗告終。

諸葛亮初見劉備時,在隆中草堂裏為劉備獻上了」向南、向西發展,先「跨有荊、益」兩州,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北伐復興漢室「的《隆中對》。前期劉備確實是按照這個策略實現了「跨有荊、益」的目標,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可後期執行中卻出現了失誤,本來諸葛亮留守荊州,可劉備卻調他入川,只留下關羽守荊州,而關羽為人過於驕傲,看不起東吳,不能認真貫徹執行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隆中對》的戰略意圖,結果丟失了戰略意義重大的荊州,使得原來大好形勢的蜀漢急轉真正,失去了恢復漢室的機會。

後來毛主席評價《隆中對》時認為:蜀漢兵分隔於相距千里之遙的荊、益二州,本來就削弱了整體實力,而之後劉備、諸葛亮、關羽三人又各領一軍,使得兵力更加分散,並且三人相距千里,彼此難以互相呼應,最終導致了《隆中對》戰略的徹底失敗。

因此,我們不能說《隆中對》不靠譜,只是說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失誤,沒能很好的執行。而到了三國後期,天下形勢發生很大的變化,而諸葛亮也沒有對《隆中對》中策略也沒有及時調整,加上當時劉備也沒有很好的執行這個,所以最終遺憾白帝城。


《隆中對》的方向絕對不錯,只可惜,事前並沒有像諸葛亮哪有預計的方向去發展。

劉備見諸葛亮時,寄居在劉表的地盤上,而且劉表身邊的人對這個外來的遠親也不太友好,可以說當時劉備當時首要的目標是擁有一塊自己的地盤。與此同時北方是曹操的,此時南方可以說還是割據的局面,荊州是劉表的,荊州的下游是孫家的,上游是劉璋的,上游在往北是張魯的。

諸葛提出的對策首先就是佔據荊益,連孫抗曹,進而北伐。在劉表死後,劉備首先是佔據了荊州(過程就不說了,劉備佔據了荊州的大部分,其餘的在曹操和孫權手中),解決了劉備的燃眉之急,有了自己的地盤,又有法正獻計取了益州,之後又和曹操在漢中大戰,佔據了漢中,這已經證明瞭諸葛亮策略的正確性。而這時劉備已經到達了人生的巔峯,成為三家中事實上的最強方。下一步劉備的應該做的就是保持孫劉同盟,進行北伐。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孫劉同盟出現了變故。孫權攻佔了荊州,關羽被殺。劉備丟了荊州這完全是要命的啊,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向東可以遏制孫權,向北可以威脅曹操,是劉備出川的門戶,可以說是進可攻退可守,而且荊州人口眾多,丟了荊州相當於丟了一半的人口。所以這是要了劉備半條命,劉備也不要命了一樣搶回荊州,可是失敗了,還拼掉底子,成為了三家中的最弱方,一下子孫曹就將劉備鎖在了益州。

劉備丟了荊州又丟掉了底子,雖然後來的諸葛亮的主導下恢復了孫劉聯盟,可是益州積弊是不爭的事實,在諸葛亮的計劃中北伐應該是益州,荊州同時北伐,可是荊州已丟,北伐就只能從益州過山路出發,效果大打折扣,諸葛亮和姜維的北伐更像是困獸之鬥。

從劉備丟失荊州開始就已經偏離了諸葛亮的安排,諸葛亮的佈局中荊州是進攻的跳板,益州是大本營,跳板一丟,劉備在怎麼跳都跳不起來了。

一家之言,不喜勿噴,歡迎討論。


不對,《隆中對》還是比較靠譜的,看諸葛亮規劃的佈局就是劉、孫、曹三分天下!事實上也確實是這三家了。諸葛亮就如同一個導演一樣在規劃一切,可是命運就是這樣。一個導演遇到了一個打牌演員,這個演員不按照導演思路走,最終喪 失了荊州! 荊州處於非常好的位置,水路通達四方,向東可以坐船攻擊孫權,向北可以攻擊曹操恢復中原!諸葛亮《隆中對》說天下有變就派遣軍隊僵局進攻,一路從荊州水路進軍,一路出漢中進攻!問題是關羽提前進攻了,這個時候曹操沒死、曹丕也沒有篡位!天下沒變!如果等到曹操去世關羽進攻中原或許勝算大一些,畢竟曹操去世、曹丕立足不穩是出兵的好時機!可關羽在曹操沒去世的時候就出兵了,更可氣的是關羽還得罪了孫權!最後荊州失陷!等到諸葛亮出兵中原之時只能從漢中跨越一座座高山出兵打仗了!行軍不容易,運送糧草更不容易!翻山越嶺來到魏國之後人家以逸待勞怎能不勝?並不能說《隆中對》錯誤,計劃很好,只能說執行當中出現了打牌演員修改導演的抄牌!


蜀漢的北伐失敗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而不僅僅是《隆中對》這個戰略的正確與否?諸葛亮的《隆中對》所提的是戰略,是指導方針,而不是實戰方案!它能否得以實施,還得看「理論能否聯繫實際」?

諸葛亮在和劉備在草廬論策時,提出:先佔據荊州,再奪取西川及漢中,然後「待天下有變時,命一上將軍從荊州直向宛、洛」,劉備再從漢中出兵,對曹操形成「戰略夾擊」之勢,使其首尾不能相顧。這樣就可以給劉備一方,營造出一個比較有利的戰略態勢!

假設此時的東吳,也趁勢加入北伐戰爭,那麼就更可以給曹操造成東(孫權軍)中(關羽軍)西(劉備軍)三面受敵的局面!縱以曹操之精明,以曹軍之勇悍,恐也難以同時應對這三路大軍的攻伐!

然而形勢瞬息萬變!關羽不待劉備佔穩了川漢地盤,就變「佯動牽制曹軍」為真的向曹軍發動了傾力攻擊!更致命的是:東吳背盟,趁關羽與曹軍在前線血戰的機會,派呂蒙引軍「白衣過江」,襲取了荊州,最後更是令關羽為此而殞命——這些情況不僅僅是打亂了諸葛亮的戰略佈署,而且還使曹操得以減輕了戰略壓力!並且還把劉備的主要目標,由曹操引到了孫權一方!直接引發了孫劉大戰!

雖然最後劉備戰敗了,可也令蜀漢大傷了元氣!而且沒有了交通便利、物產豐富、人囗眾多、人傑地靈的荊州地盤,更令只剩下益州和漢中的蜀漢,很難再具備從前那樣的實力了!而且正是由於實力不濟、交通不便、補給困難、人才凋零…等因素,才使得諸葛亮的多次北伐變得勞而無功!

上述淺析只是個人見解,歡迎各位朋友互相交流斧正!


《隆中對》是很靠譜的,從《隆中對》可以看出諸葛亮軍事戰略家的水平。

三國時期實際上情況和秦未有很大的不同。

有好多人一說起諸葛亮軍事水平,好拿韓信出陳倉,取關中橫掃六國來和諸葛亮六出祁山比較。來說明諸葛亮沒成功,軍事能力不行。可能質疑,韓信成功了,你為什麼不能成功。

事實真是韓信厲害,諸葛無能嗎。回答並不是。

真相是韓信面對的是一羣歷史倒退的六國。六國是剛推翻秦的羣雄,一羣烏合之眾。沒有什麼長遠目標,戰鬥力極其低下。所以碰到了有長遠戰略的漢朝加上韓信,所以說六國如摧枯拉朽。

相反諸葛亮碰到的是一個強大的魏國。這裡談魏國強大並非人們常說的國土面積是蜀國的多少多少倍,人口是蜀國的多少多少倍。魏國在曹操的統治下非常穩固。曹操和諸葛亮同是法家。同是偉大的政治家,儘管諸葛亮水平要比曹操高。曹操的治理也具有進步性,為魏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諸葛亮無疑輸在了國力上。

再來看《隆中對》:「待天下有變」,這句話不是很高明嗎。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流的戰略家,也是一流的軍事家。


此言差異,劉備十五歲外出求學拜盧植為師,結交天下英雄,後招募鄉勇斬黃巾,參與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等事,可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一直顛沛流離,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慘遭失敗,先後投靠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年過半百卻無安身之地。在隆中對之後,劉備纔有了明確的戰略目標,先聯孫權以抗曹操,赤壁之戰後佔領荊州部分領土,後又進軍益州,進而佔領漢中,基本完成隆中對的前步戰略目標。遺憾的是並未能佔領荊州全境,且佔領漢中後內部有點飄飄然,外部局勢也發生變化,在關羽進攻樊城之際,荊州被盟友東吳呂蒙所奪,徹底的失去了爭霸天下的機會。關羽死後,劉備進攻東吳,夷陵之戰更是讓蜀國精銳消耗殆盡,國力衰弱,諸葛亮只能勉力維持,雖數次北伐,可卻已無實現隆中對的機會。雖然北伐失敗,劉備未能奪得天下,但不可否認隆中對策戰略的正確性,劉備也藉此實現了三分天下,且有爭霸天下的機會,只是後來的操作中,未能如願而已。有意思的是,當時魯肅與孫權也有一份吳國的隆中對,是據荊州,進益州,憑藉長江天塹抗衡曹操,再圖一統天下。由此可見,當時的社會精英的共識,曹操一統北方,勢力龐大不可與之爭鋒,只能立足其他地方,與之爭鋒,待時變而爭天下。更從側面說明隆中對戰略的正確性,我們不能因為後來操作的最終失敗,而否認這一偉大的戰略思想。


如果少看點《三國演義》,再自己有點頭腦,能夠客觀的分析問題的話,就可以看出來《隆中對》只是一個戰略性的設想,並不是一個完全的可操作性的行動方針。

《隆中對》對各方勢力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以東吳為援助,聯合東吳共抗曹操的方針。統一天下的步驟是,一佔荊州,二佔益州,三結好東吳,分兩路北伐,一路是關中,由劉備親自率領,一路由上將帶領,由荊州出發向南陽洛陽進發。大體是這樣的。

這個方案可以說不用諸葛亮提,第一二步劉備也會這麼辦。劉備賴在荊州,就是要奪荊州。接下來就只剩下東吳和益州,當然避重就輕,奪取益州。這兩步是必須要走的。

而下一步分兵北伐,劉備估計還沒有想到這步,也只有諸葛亮這樣紙上談兵的書生才會提出來,最後蜀漢就死在了分兵北伐這一步上了。

且不說分兵兩路,相隔千里,不能互相配合,容易被對方各個擊破。就說東吳怎麼說,一句空洞的結好就結好了?有什麼方式方法嗎?

所以,這個計劃有合理的一面,也有危險的一面。那就是沒有把東吳看在眼裡,一廂情願的把東吳當成結盟的外援。根本沒有對東吳的戰略意圖有所瞭解,也不屑瞭解。

東吳也有自己的訴求,它也有爭奪天下的計劃。它追求的是全取長江為第一步,直接就和《隆中對》衝突。這方面諸葛亮難道一點都沒想到嗎?

結果東吳成了劉備集團眼中的奴才,劉備集團尤其是關羽,處處對東吳趾高氣揚,隨意謾罵。最終,受盡委屈的孫權忍無可忍,滅了關羽劉備。這都是《隆中對》留下來的禍根。

以上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