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朱巖

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連續報道有關搜尋衛國戰爭期間墜機身亡的赫魯曉夫之子列昂尼德尼基季齊赫魯曉夫遇難之地和飛機殘骸的消息。此前多年以來流傳着赫魯曉夫之子在衛國戰爭期間被俘後叛變投敵的說法,甚至還有說赫魯曉夫因替子向司大林說情未果結下宿怨,進而後來對司大林之子瓦西里施以報復。《共青團真理報》後來陸續報道了搜尋中的新發現,揭開了歷史真相。

“叛國”謠言曾流傳甚廣

根據收集到的材料可以證明,列昂尼德在衛國戰爭期間作戰英勇,戰功卓著。在開戰後一個月即7月26日,他就得到了一枚紅旗勳章。他原先是轟炸機駕駛員,這在當時蘇軍殲擊機護航能力薄弱而德軍防空炮火強烈的形勢下,這可謂九死一生的職業。有次他在遭到數十架敵機攔截時,英勇反擊突出重圍,受到師長親自褒獎。在執行一次轟炸任務時他的飛機被德軍地面炮火擊中,並有一名戰友犧牲,但他仍頑強地駕駛着飛機迫降成功,自已一條腿負了重傷。被送到醫院後他拒絕截肢,直到自然痊癒。後來他與一個水兵打賭比賽槍法時,失手將對方打死,爲此以過失罪被送進監獄。重新出任飛行員後他改爲駕駛殲擊機,於1943年11月7日那天的一次空戰中被德軍飛機擊落,當時被蘇軍列入失蹤名單。

至於那則被吵得沸沸揚揚的傳聞也即謠言是這樣的:列昂尼德跳傘逃生後被俘,隨即叛變併爲德國情報部門工作。戰爭結束後他被蘇軍抓回,經軍事法庭審判後被判處死刑。赫魯曉夫在其子被處死前,曾痛哭流涕地向司大林下跪求情,讓司大林免他一死,遭到拒絕。這則謠言的始作俑者是蘇聯國防部人事局副局長庫卓廖夫上將,他並且聲稱曾見過載有此內容的內部文件。然而微妙之處在於,他拋出這個說法是在1967年,也即赫魯曉夫剛剛下臺不久之時,而在此之前任何人對此都一無所知。而誰都知道,司大林對赫魯曉夫一向是十分信任的,他們之間從未發生過任何衝突。庫卓廖夫拋出這種說法,恰好是趕在蘇共中央準備爲司大林部分恢復名譽之時,他通過這一褒一貶,足以將原來全盤否定司大林的責任,全部推到赫魯曉夫一人身上,將赫魯曉夫否定司大林的動機歸結於個人恩怨。爲此說推波助瀾的還有克格勃第一副主席波普科夫,還有一位克格勃內的將軍蘇多普拉托夫,後來在其回憶錄中又對此說予以證實,這就使得這條謠言流傳甚廣。

《共青團真理報》以事實闢謠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各界對上述謠言紛紛質疑,《共青團真理報》特意組織了搜尋活動,並陸續發出了報道。其中說:列昂尼德赫魯曉夫駕駛的飛機我們暫時未能找到,我們發現的是另一架伊爾-4轟炸機,而近衛軍上尉列昂尼德當時駕駛的是雅克-7殲擊機,它在卡盧加州和布良斯克市交界處作戰時被擊落,與那架伊爾-4轟炸機墜毀在同一地點。

皮質飛行帽就是鐵證。在我們野外考察開始之後,立刻就取得了一些驚人的成果,全都出自與赫魯曉夫之子有關的各種殘片上,首先是兩部分有價值的發現物。僅有的也就是最有可能屬於飛行員遺物的就是骨骸,現在已送給醫學界人士去研究、鑑定;還有就是飛行皮帽上的兩隻帽耳。這也許更有重要意義。要知道列昂尼德當年在飛行中戴的不是標準的蘇式飛行帽而是美國式的飛行帽,這一點許多人先前就知道,我們這次發現的這頂飛行帽可能就是,它的皮革質量很好。我們請到了一位技藝精湛的皮革工業師,憑他的經驗和能力立刻做出了肯定的結論。

最後搜索人員宣佈了搜索結果。在這個空曠的盆地中發現了兩架飛機的殘骸,還有飛行員的遺骨。最後經過司法界的鑑定特別是經過DNA比對結果,確認了其中有着列昂尼德赫魯曉夫的遺骨,原先“失蹤”之結論,可以名正言順地以“追認烈士”所代替了。多年來的種種傳說盡管一度沸沸揚揚,但這時終於塵埃落定。

“他從不糾纏女學員”

正當《共青團真理報》編輯部人員緊張進行搜尋活動時,各方讀者不時寫信或打電話與他們聯繫,其中還有知情人提供了一些有關信息。

一天,一個名叫娜傑日達伊萬諾夫娜岡查洛娃的女性,在電話裏用嘶啞的嗓音說:“我非常感謝貴報發表的這篇文章……列昂尼德這人我很瞭解,他絕對不會做叛國的事!”她當時已經84歲,最近幾年她根本沒有走出她在莫斯科的住宅,甚至也沒有從牀上起來過,只因長年疾病纏身。但她的頭腦仍十分清醒,她清楚地記得自己在基輔飛行學校的教官,他就是年輕而又嚴厲、質樸的列昂尼德赫魯曉夫。她說:“我從1938年起學習駕駛烏-2飛機,第一和第二教程都以優異成績完成,很大程度上這在於他的精心教誨,他是個出色的人才和教官。”

當年在娜傑日達伊萬諾夫娜這個小組的11名飛行學員中,只有她一人是女性,她的經歷也確實不簡單。“現在我會想起,那時的生活是這樣:早晨5點起牀,乘最早一班車出發,9點整開始飛行。列昂尼德總是開着自己的車到來,他外表精明強幹,整潔威武。現在讀到有些對他造謠污衊的文字真是不可思議!說他是什麼‘酒鬼’啦,等等,全是胡說!我們當然知道他父親是誰,然而背後誰也沒有對此議論過什麼。大領導人後代在軍中,當時這很平常,沒人把這當回事。他確實是個飛行技藝精湛的教官,儘管他很年輕,可許多老飛行員也從心裏敬佩他。特別是,當時軍中有些人總愛糾纏女學員,搞些行爲不軌的事,不過列昂尼德從不這樣。”

爲調查赫魯曉夫之子犧牲之謎,《共青團真理報》的讀者羣們曾組織了一個逾百人的搜尋隊伍,除了地面上8支做細密搜查的小組外,還有個空中搜索隊,由國際救援組織成員之一的弗拉基米爾拉賓帶領此外還有由阿列克塞岡謝洛夫率領的帶有短波通信報務員的摩托隊伍一起參加行動,只爲查明歷史真相。現在真相已然大白,足以告慰九泉之下的赫魯曉夫父子及現世關心的人們了。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