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復興區公所花費1300萬,以巴黎鐵塔為範本,蓋了座「巴陵鐵塔」,卻遭眾人罵翻。

 

參考巴黎鐵塔 於歷史古蹟建10層樓LED光塔

 

圖/桃園市議員楊朝偉 臉書。

 

復興區長曾志湘表示,巴陵鐵塔建於曾是日本人戒備森嚴的巴陵山馬崙砲台,位處為重要的戰略位置,該處曾發生過多次泰雅族人英勇抗日的事蹟。

 

曾志湘說,為了讓泰雅族人感受現今自由民主的可貴,公所活化砲台遺址興建巴陵鐵塔,並以此象徵勤奮、自由光芒亮起來,希望能成為部落新景點,活絡後山的觀光產業。

 

巴陵鐵塔的主體採用紅色,鐵塔加上塔尖的避雷針高度共廿九.五米,約十層樓高。建立於海拔1314公尺,採「一生一世」之意。參考列入世界遺產的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並在鐵塔四周設計象徵泰雅族祖靈之眼的菱形編織,入夜後,鐵塔搭配LED光雕投射,鄰近的十個山區部落都能遠眺閃閃發亮的鐵塔。巴陵鐵塔預計於年底開放。

 

鐵塔遭批醜陋又破壞自然生態 學者:膚淺

 

圖/復興區公所。

 

不少人對這鐵塔的落成並不領情,台北藝術大學教授李明璁對此氣憤表示,美醜是一回事,如果蓋在桃園火車站旁也就算了,説不定醜歸醜還另有一番B級惡趣味,但蓋在部落山林之上,真的令人不知如何是好。「現在只求夜裡別開燈」。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原住民專班講師伍杜米將說,公所停掉自籌辦理的部落營造計畫,「卻願意花1300多萬造一個與歷史無關、毫無美感、破壞自然景致、毀損歷史事件遺址的光雕醜鐵塔」。

 

伍杜米將說,巴陵鐵塔是台灣常見的東施效顰政策的一種,膚淺的目的,膚淺的抄襲,「也讓愚蠢兩個字有如砲彈,射向周邊部落。」

 

而巴陵鐵塔的落成,或許對人民影響有限,但其十層樓高的LED燈設計,可能對當地生態造成浩劫。台北市天文協會常務理事劉志安就表示,「附近的蛾類與昆蟲都要倒大楣了」此外,以較少光害著稱的巴陵地區,可能也因此鐵塔落成,讓當地星空變得黯淡。

 

加入好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