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0-DSC08038.jpg


對你而言,一杯咖啡,價值多少?

環境,氛圍,店長,音樂調性。
甚至是店內的客人,都是取決一杯咖啡,一間咖啡店的價值。

前陣子跟人討論起到咖啡店喝咖啡這件事。
會怎樣選擇一間咖啡店。
加上我自己也煮咖啡,是不是對咖啡會更要求,或者對咖啡的價格會更有個準則。

於是就有了問題,咖啡的價值

首先假設我們旅人,第一次來到這城市,你會選擇哪一家咖啡店?
再來是以一種市民的姿態,交通工具是車子,習慣窩著的咖啡店,會是哪一家?
再切換身分,假設你是學生,交通工具是U-bike或機車,你又會去哪一家?

這幾個角色的選擇,可能都會是同一家店,也可能不同家,也可能不只一家。
每個人都有想找符合自己調性的店,所以就算身分相同,選擇的也不一定相同。

咖啡的價值,從不同角度來看,都會有不同的看法。
對我而言,喜歡的咖啡店,最重要的是在於調性

跟我的調性。
至於用什麼豆子拿了多少證照比賽得什麼獎咖啡有多好喝,對我來說反而是其次。

之前看過一間咖啡店的分享,一位咖啡師說,一杯好的咖啡,那些條件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杯咖啡,客人是否喜歡。
那間店沒有什麼特別的證照,裝備,店也簡單,但他很自豪自己的客人都喜歡他的咖啡。

那是我想找的店,不管什麼姿態都好,這樣的店都會是我的首選

我的個性很懶,所以往往找到一家喜歡的店後,就會常常去,縱然他可能不是大家最推崇的一家,可能不是最有名的一家,但我會有股莫名的忠誠,某個時期常往同一家店跑。

因為會常常去,加上現在交通工具是車子,我希望停車方便。
也因為是車子,所以如果有停車費,就等於我喝一次咖啡的價格要加上停車費。
然後我想要的是可以放空發呆看書寫寫字,所以要有足夠的座位、不擁擠的空間。

至於還境,氛圍,溫度,咖啡味道,這些條件很個人,完全看感覺。
但在同樣的喜歡的店有許多家的條件下,便利性跟成本就變成不得不的考量了。

 

===================
20160423-DSC08064.jpg
(店內有張彰化跟獨立思考友好的咖啡店家名稱)

彰化近期多了許多咖啡店。
撇除連鎖的不說(雖然曉陽路中華路上的星巴克建築很漂亮),一些獨立小店如雨後春筍般一家接一家開。

我其實不確定彰化這城市是有擁有這麼大的能量去支撐這些很多有特色的咖啡店,但總是樂見這樣的發展,如果每家店能集結成一股咖啡文化的力量,大家一起推動一些活動,不管是營利或城市人文來說,想必是較好的發展,也較能永續經營,而不是一窩蜂的高潮後低落

前陣子拜訪了朋友的學姊跟人合開的咖啡店,位於自強路上的獨立思考。
店面很不明顯,座落在一排民家之間,不小心就錯過。
靠近大成國小,路邊停車停遠一點或巷子裡該都還算好找(至少省下停車成本)。

第一次拜訪的時候,是假日下午左右,撲空,因為客滿。
本來想著下次再來已經開門準備離去時,老闆拿了他們自己的明信片追了出來,跟我說下次來打九折,然後可以先打電話預約。

讓我有點意外,感覺他們很重視客人,所以留下了好印象,沒幾天就再度拜訪,這次就先打電話確認才前往。

我一向以為,像我這樣只有一個人行動且不在意坐哪的客人,隨機拜訪應該都會有位置;然而許多咖啡店都是小店溫馨風,不管是Yolo 咖啡或獨立思考,就算只有一人,有時還真的是一位難求。

連吧檯前也沒座位的一位難求
但也不是每天就是。

店外造景很簡單,有個小小花圃,座落在市區街道上,我想也沒有太多空間可以做什麼變化,招牌黑底白字在夜晚較醒目,但白天因為附近店家招牌雜亂,老實說真的很容易錯過。

以旅人姿態來說,「不那麼容易被找到」的咖啡店,反而更讓人有想探尋的興味。

好吧我只是硬扯上一點點浪漫的想像。

推開店門,迎上目光的是左側的一排書架,靠窗擺著店內唯一的沙發座,這好像成了許多咖啡店的標準擺設位置;右側靠牆有兩組高腳座位,這讓我聯想到彰化另一家咖啡店,The Planet的牆邊座位;吧檯前再一組四人方桌的位置,加上吧檯前大概三個位置,這就是全部的座位了。

一進門就可以把店裡全部擺設一覽的店。

20160420-DSC08031.jpg

獨立思考的招牌,是黑底白字的配色,單從招牌來看,其實會以為是間冷調理性風的咖啡店,然而事實上店裡的配色是黃色及乳白色的暖色系 ,整個店實際上給人的感覺是充滿溫度,而去過幾次後,店員給客人的感覺也的確是充滿親切。

雖然空間不大,但座位間都保留著適當的距離,所以不會感覺到擁擠,老實說店裡的擺設及裝潢跟許多有特色的咖啡店比起來,元素少了很多,拍拍照也拍不了什麼,不過元素太雜亂的咖啡店也不是我的調性,況且他們剛開幕,未來還會有怎樣的變化還不知道。

喝了幾次手沖,豆子大都是中淺焙的,所以基本上都略帶果酸,手沖的咖啡量不多,好處是在一兩杯的咖啡量中就可以保持溫度跟最佳風味,坐很久的話大不了再點一杯,價位也不高,雖然比起其他家的咖啡量來說較少會讓我很快喝完有點空虛。

點心的部分都是輕食,目前我只有喫過花生棉花糖三明治,一來我很喜歡花生,二來這道輕食我喫了一次後就超愛,三明治搭咖啡的組合也很剛好,雖然店長有聊到想去考西餐未來也推出較正餐的餐點,但還是希望不要破壞了「咖啡店」的本質。

20160423-DSC08047.jpg

我實在很不喜歡一堆「餐廳式的咖啡店」,咖啡店應該是主要本質,食物是附加價值才對,但臺灣的店很奇怪,好似叫咖啡店就比一般餐廳多了點浪漫文青想像,於是甚至會出現咖啡超爛的「咖啡店餐廳」。

感覺就是污辱了咖啡兩個字


基本條件敘述完畢,大家也知道我一向不太管那些硬體條件的,再來纔是為什麼這家店會讓我喜歡的原因。

溫度感。
獨立思考給客人感受的最大特色,我想就是充滿溫度。

20160420-DSC08024.jpg

店長跟店員都很好客,會主動跟客人聊天詢問感受,我很喜歡這樣的感覺,讓人有被重視的感覺,而且如果需要,他們也都會樂於跟你說明每個豆子風味的不同,而且店長很樂於分享,纔去第二次,喝完手沖後他又問我要不要喝茶,一時間還有點摸不著頭緒,原來是有個客人拿茶葉送他,剛好客人都在,他想泡給大家喝,然後喝完還問我們要不要喫西瓜,因為他買太大顆了他會覺得喫不完,放太久不新鮮也可惜。

很有趣很親切,我想過如果我自己開咖啡店,我也希望是這樣的型式,少了商業型式,少了僵化的服務,而是像跟你認識很久的朋友似的,或是想跟你當朋友。
充滿溫度跟充滿許多元素特色的店,其實我還是比較重視前者。

不過我也開玩笑跟店長說,不能每次我只喝杯咖啡結果喫了一堆東西,這樣他們會虧損的。

店內裝飾較特別的,除了牆上有一幅從不同角度看會有不同表情變化的畫外,另一個醒目點就是書架上滿滿的書;除了咖啡、旅行類的書籍外,也有不少管理書籍,還有不少文學書,有趣的是,那些文學書有很多都是我也擁有且看到書名會「嗯嗯」的書,果然是品味相近的一家店。

20160420-DSC08021.jpg
 

喜歡一家店的原因有很多,也可能就只有一個,而像這樣微小的巧合,就足以讓我流連習慣

獨立思考,很簡單,沒有太多元素可以讓你驚呼拍照的元素,可是很溫暖,很舒服,可以讓你好好發呆,也可以讓你跟店員店長成為朋友,那種因為咖啡而認識而團聚在同一個空間裡的感覺,也是我喜歡的。

很得我緣很符合我調性的店,像這樣的店,我真心希望能一直在彰化立足,相較彰化其他咖啡店,獨立思考比較少人知道,雖然私心希望他能不要客滿至少留一個空位給我,但也希望更多人喜愛這樣的處處感受到其用心的店。

彰化.手作.獨立思考。
不管你是旅人、居民、或路人,我想,都是你可以探訪坐坐的店。


你的城市,有哪間咖啡店,是你很喜歡的呢?
介紹給我,有機會,也讓我探訪吧。

20160423-DSC08065.jpg

####################

店家資訊:
店名:Tzemdas Kaffa 手作.獨立思考咖啡
地址:彰化市自強路248號
停車:路邊停車
電話: 0975 373 806
營業時間:
週三 - 週一: 10:00- 22:
星期二公休

價位範圍(每人):低消100元
刷卡(可/不可):無
官網:無
FB粉絲團:手作.獨立思考咖啡
其他:部分座位有插座,有wifi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