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老三對於這個問題卻有不同的理解,周伯通是加入全真派的,只是沒有做道士而已。

周伯通是與王重陽相識是在王重陽出家之前,周伯通是天性洒脫,天真爛漫,他覺得王重陽武功高強,為人正義,就非常佩服他,就死活央求著王重陽收他為徒,傳授他武功。王重陽雖然武功天下無敵,可是遇到周伯通這種賴皮也是哭笑不得,於是就答應傳授他武功,但是王重陽並未收他為徒,而是代師收徒,收他做了師弟。

王重陽之所以沒有收他為徒,估計也是看出周伯通天真爛漫的性格,卻又頑劣不知輕重緩急,他性格如此肯定也是受不了條條框框的管教。與其限制他的一舉一動,還不如讓他保持天性,遊離在自己制定的準則之外,這才能夠讓周伯通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物。

隨後,周伯通在於王重陽結拜以後,也對這位師兄恭敬有加,他非常佩服師兄的武功和能力,於是他千方百計央求王重陽傳授他高深的武功。王重陽武功自然高明,也就所學的基礎武學也循序漸進的傳承給這個師弟。

周伯通雖然小孩子天性,可是他的武學天賦著實極高,王重陽在傳授他武功以後,他都能夠很快將所傳武功領悟到極高的水準,而且都很快學會。周伯通對於武學有天生的痴迷,所以他一個勁兒鑽進在武學的海洋里,也躍居到天下高手的水平。

可是,王重陽卻對周伯通有所保留,至少沒有將自己最高深的絕學,如「先天功」,傳授給周伯通,甚至在臨終前將其傳給萬里之外的段皇爺,也沒有想過傳授給自己的師弟。可見,王重陽對這個師弟並未完全認可,在他心裡,周伯通始終都是一個未曾長大心智不熟的孩子。

王重陽既然收了周伯通為師弟,那麼周伯通肯定也是全真教的一員,不然,全真七子也不會稱呼他為師叔。

那麼,王重陽沒有讓他做道士,無非就是三點原因:

第一,王重陽不想限制周伯通。

周伯通的天性就是孩子一般,如果一味的用諸多規矩約束著周伯通,那麼周伯通必將難以釋放自己的本性。一個人能夠保持童真那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周伯通卻始終保持這一點,王重陽作為他的師兄,太了解他的本性,他也不願意限制周伯通,因為只有這樣的周伯通才是最真實的,也是最可愛的。

第二,周伯通性格不可能做道士。

周伯通的性格好動又天真爛漫,這種性格如何能夠靜下心來修鍊成為道士呢!道士講究清凈無為,講究自己去鑽研,這些對於周伯通而言那更是千難萬難,他如何也不能夠靜下心來去悟道!在桃花島被關十五年,他無聊至極竟然想出左手與右手打架,可見他完全不可能靜下來去做道士。

第三,周伯通只沉迷在武學。

周伯通之所以與王重陽結拜,就是想學王重陽的武功。因為周伯通對於武學的痴迷正如洪七公對於美食的留戀,正因為如此,周伯通才會在武學上去鑽研更深,才會修鍊到高深的境界,這完全就是他自己的痴迷。而王重陽在後期更注重悟道而非練武,周伯通如此痴迷武學,王重陽也是知曉,故而他乾脆就讓周伯通自己去練武,就沒有必要去打坐悟道。

王重陽真是太了解周伯通,這才給周伯通更大的自由和空間,讓他保持本性,遊離於修道之外。

周伯通在前期跟著王重陽,只能說他學到了道家武功的基礎,他的底子也打得十分牢固,他的武功也達到一流高手的境界,但是與頂級高手還有一定的差距。

周伯通真正的武功突飛猛進要感激黃藥師,正是黃藥師將其囚禁在桃花島十五年,才讓周伯通真正的突飛猛進,達到頂級高手的境界。

這十五年,周伯通得益於《九陰真經》上半卷,因為他早就將上半卷真經爛熟於心,雖然未曾修鍊,可是真經內容完全可以給他很大的啟發,讓他領略到上乘武學的風采。藉助《九陰真經》上半卷,周伯通領悟到「以柔克剛」的武學至理,於是他總結出一套得以揚名的「空明拳」,憑藉這套「空明拳」,他完全敢於應對楊過的「黯然銷魂掌」。

而他好玩的天性竟然意外琢磨出「雙手互搏」,「雙手互搏」的關鍵在於分心二用,老頑童早就能夠左手與右手打架,可是他沒有想過雙手發揮不同的招式去對敵,直到遇見郭靖,郭靖的一個指點直接讓他茅塞頓開,醍醐灌頂,可見老頑童也真能夠苦中作樂,只要他自己能玩,什麼都不再放在心上。

可見,老頑童的武功基礎得益於師兄王重陽,而高深的武學是他自己領悟所得,老頑童著實是一個了不起的宗師級人物,只是他的天性像小孩子,所以他的個人影響力沒有像王重陽這般深遠,但是到後期,老頑童的武功實力已然青出於藍勝於藍。

王重陽沒有讓周伯通做道士是很明智的,這樣的自由的老頑童才真正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才能真正在武學方面達到的更高的境界。再說即使老頑童做了道士,他也不是一個能夠靜下來悟道的好道士。

*忠肝義膽岳老三聊武俠第424期*

堅持原創,我是忠肝義膽岳老三,歡迎關注!


首先,歷史上的周伯通是山東寧海人,不折不扣的地主老財,曾供養過王重陽。金庸為了尊重這一段史實,所以沒有把他寫成加入了全真教,只以王重陽師弟相稱。

其次,周伯通天真爛漫,無拘無束,常有出人意表之舉,「老頑童」的稱號,就是這麼來的。你指望他老老實實的遵守教規?那是不可能的。王重陽多一事還不如少一事。

第三,周伯通對王重陽和全真七子的那一套修身養命的理論不感冒,王重陽貴為天下第一,不也早早駕鶴西去?

人生苦短,何必這麼「折磨」自己呢。

所以周伯通講究順其自然,無拘無束,反倒有不少自創的道家武功,如七十二路空明拳。最後他和瑛姑能長相廝守,比王重陽和林朝英的結局要好。


武俠中的周伯通雖然武術奇材,但心性頑劣,難當大仁,在險惡的江湖中,很難立足,所以王重陽只認作師弟而不允許他加入全真教,也實屬無奈之舉。

世間萬事有因必有果。說起王重陽,他以其碾壓眾人的姿態成為無可爭議的五絕之首,而在第二代五絕當中,歐陽鋒最終奪得第一,但是最終卻瘋瘋癲癲,結局讓人唏噓不已。而第三代「五絕之首」則是周伯通,按理說當時的楊過以及郭靖都可以與其爭鋒,但是最終還是周伯通成為了神鵰當中的第一高手。 而關於周伯通,很多人都是非常的熟悉了,這個人物是與很多人都有瓜葛,首先他是王重陽的師弟,其次他教會了郭靖九陰真經,之後還與楊過交過手,一個橫跨幾代人的超然存在,比起王重陽的存在感要強大很多。

那麼王重陽既然收了周伯通作為師弟,為何不讓他直接加入全真教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王重陽內心有顧慮。王重陽在世時,全真教有他鎮著,很多人不敢生出歹心,但是王重陽有去世的那一天,如果按照輩分的話接下來的繼承人那就是周伯通了,但是以周伯通的心性是很難當大任的,因此他不會選擇周伯通作為接班人,為了避免外人口舌,索性只是收了周伯通作為師弟,但是讓他遊離余全真教之外,做一個江湖中人。二是王重陽不想害了他 。王重陽這個人心思很深,他知道自己去世之後全真教必然會遭到有心人的惦記,別無其他,就是因為九陰真經。這一點從王重陽不讓周伯通使九陰真經就能看出,他這麼做的目的,第一為了保護全真教,第二為了保護周伯通。因此處於這層目的,王重陽不會讓他進入全真教,如果那麼做反倒是害了他。三是周伯通本人不願意。周伯通是個小孩子心性的人,他習慣了江湖中的瀟洒,因此他不會被全真教束縛,加入全真教就意味著接王重陽的班,而全真教那些條條框框周伯通是不願意接受的,而若是周伯通不願意,即便是王重陽也是勉強不來的。這就叫強扭的瓜不甜,王重陽如此智慧的人,是不會做傻事的。

事實勝於雄辯。自王重陽去世之後,全真教便鬧騰起來,持續捲入各大爭鬥當中,從來沒有消停過,這與一個江湖門派的信念在根本上是違背的,而周伯通沒有被這些煩事所困擾,可以安心做一個江湖中人,最終不僅成為「五絕之首」,還非常長壽,這是難能可貴的。所以說,選擇不對,努力白廢。選擇大於努力!


作者/金鎖玉關嫡傳

很榮幸回答這一個問題,作為一個文化創作者,今天我把該問題的相關內幕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今日頭條

周伯通有王重陽這個師兄,是天大的喜事。當然,周伯通也算是全真教的成員。但在書中,我們所看到的,周伯通卻不是全真門人。

為什麼全真教的弟子,都叫周伯通為師叔?因為是跟著王重陽這層關係叫的。如果拋開王重陽這層關係的話,那麼周伯通與全真教是沒有關係的啦。

在王重陽沒有過世之前,王重陽是知道周伯通的性格,所以只教他武功,卻又不收他為徒,為什麼呢?因為王重陽不把他納入全真門人。

大家都知道周伯通一生無拘無束,所以也不想受全真教教規的約束。但是在王重陽過世之前,卻把保護好九陰真經的任務交給了周伯通,如果周伯通接任全真掌門,那麼覬覦九陰真經的人,肯定要直接對全真教下手。

所以把任務交給周伯通是對的,不讓周伯通入全真教也是王重陽一手安排。所以,周伯通是王重陽師弟,卻不是全真教門人,也就不難理解了。


說起王重陽,很多人都是非常的熟悉了。第一代「五絕之首」,以其碾壓眾人的姿態成為無可爭議的第一,而在第二代五絕當中,歐陽鋒最終奪得第一,但是最終卻瘋瘋癲癲,結局讓人唏噓不已。而第三代「五絕之首」則是周伯通,按理說當時的楊過以及郭靖都可以與其爭鋒,但是最終還是周伯通成為了神鵰當中的第一高手。

而關於周伯通,很多人都是非常的熟悉了,這個人物是與很多人都有瓜葛,首先他是王重陽的師弟,其次他教會了郭靖九陰真經,之後還與楊過交過手,一個橫跨幾代人的超然存在,比起王重陽的存在感要強大很多。那麼問題來了,王重陽既然收了周伯通作為師弟,為何不讓他直接加入全真教呢?

第一:王重陽不敢

王重陽在世時,全真教有他鎮著,很多人不敢生出歹心,但是王重陽有去世的那一天,如果按照輩分的話接下來的繼承人那就是周伯通了,但是以周伯通的心性是很難當大任的,因此他不會選擇周伯通作為接班人,為了避免外人口舌,索性只是收了周伯通作為師弟,但是讓他遊離余全真教之外,做一個江湖中人。

第二:王重陽為了保護他

王重陽這個人心思很深,他知道自己去世之後全真教必然會遭到有心人的惦記,別無其他,就是因為九陰真經。這一點從王重陽不讓周伯通使九陰真經就能看出,他這麼做的目的,第一為了保護全真教,第二為了保護周伯通。因此處於這層目的,王重陽不會讓他進入全真教,如果那麼做反倒是害了他。

第三:周伯通不願意

周伯通是個小孩子心性的人,他習慣了江湖中的瀟洒,因此他不會被全真教束縛,加入全真教就意味著接王重陽的班,而全真教那些條條框框周伯通是不願意接受的,而若是周伯通不願意,即便是王重陽也是勉強不來的。而這件事情上,周伯通顯然選擇的是對的。

自王重陽去世之後,全真教的所作所為大家也都有目共睹,捲入各大爭鬥當中,這與一個江湖中人的信念在根本上是違背的,而周伯通沒有被這些俗事所困擾,可以安心做一個江湖中人,最終不僅成為「五絕之首」,還非常長壽,這是難能可貴的。


王重陽自創全真教,而且在首屆的華山論劍中,技壓群雄,拔得頭籌。個人覺得這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武功修為了得,還有體現在其高超的為人處世能力上,換句話說,就是不僅高智商,而且高情商!

這一點在具體體現在,王重陽即然教了周伯通功夫,卻不收周伯通為弟子,而讓周伯通成為其師弟。個人覺得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輩份問題。

一開始王重陽是跟著周伯通的師傅混的,大家一力抗金的,後來老大死了,抗金失敗。王重陽創立了全真教,可周伯通不能不管呀,他就把周伯通悉心教導成才,並把他當做師弟。

這就和如今的相聲演員,代拉師弟一樣,這個新徒弟,可能和師傅都沒見過面,可是因為師兄的原因,成為其門下弟子。這樣對外,人人都會稱讚,師兄人品好,能力強。師弟以後混好了,大家會第一個想起,他的代教師兄,混的不好,那是你自已後天不努力,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那麼王重陽做為全真教掌門,又為何不收周伯通為全真弟子呢?個人以為有以下原因:

1.王重陽對全真教的保護。

我們知道周伯通這個人,有點兒神經質,平日里瘋瘋癲癲,神經兮兮的。而且行為乖巧,做事不按常理出牌,沒有套路章法可循,就連王重陽也不能完全看透。

收了這樣一個人為弟子,做為剛剛創建的門派,風險投資是很大的。就像一個成立不久的新公司,才剛剛步入正軌,他不可能接受一個神經刀,作為他的大股東,出了問題,那是致命的!

2.周伯通自身的性格原因。

周伯通對於全真教的『企業文化』,是不認同的。他對於「修身養命」是不屑的,甚至於嗤之以鼻。這一點從他對全真七子的態度就知道,周伯通對於全真七子的默守成規,和迂腐是非常抵制的。

放著好好的武功不練,而去研究長生不老的養生之術,對於同伯通是無法接受的,而且王重陽在這一點上,是非常有先見之明的!

周伯通曾這樣說:我師哥(王重陽)和他那七個弟子(全真七子)天天講究修身養命,難道真又能修成不死的神仙之身?因此牛鼻子道士,我是不做的。

3.周伯通當不了全真教掌門。

如果要把周伯通收為弟子,並讓他加入全真教,那麼,周伯通就會大概率成為,下一任掌教。而以王重陽對周伯通的認知了解,周伯通是擔當不起,這個重任的。

周伯通的自身原因,只適合做一個閑散的人,與世無爭,來去自由。你若非得用條條框框,把他留在全真教,只能適得其反。把全真教,玩死在他手中。

4.傳承

周伯通傳承不了九陰真經和先天功。在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中,王重陽教給了周伯通九陰真經,卻又不讓他使用,就是擔心九陰真經,會被武林同道覬覦,一旦自已不在了,周伯通說不定會被人,連底褲都騙走,更何況武林至寶。

王重陽不把先天功,傳給周伯通,就是最好的證明。匹夫無罪,懷壁其罪。一旦把至高武功都傳授給他,很可能會為他惹來殺生之禍,更會給全真教帶來滅頂之災。這些都不是,王重陽希望看到的!

綜上所述,周伯通不加入全真教,是對雙方都有利的。周伯通可以無拘無束,來去自由。全真教也可以延續傳承,穩定發展,成為一個百年企業。所以,以王重陽的精明,把周伯通排除在全真教以外,是合情合理的!


周伯通歷史上實有其人,金代山東寧海富戶。王重陽在山東寧海創立全真道綬徒傳教時。曾舍家宅給全真道創建三教金蓮會等全真教團!應該當時和馬鈺等一樣在山東一帶也頗有影響。全真道歷史上應該有一席之地!


雞蛋分開放。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