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飛

1925年10月,年僅15歲的蔣經國,從上海坐船到達海參崴,再坐火車抵達莫斯科。和他同行的,是一羣國民黨元老的後代。這趟旅程,不是去旅遊,而是去求學。他是被父親安排到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去留學的。

當時中山大學是一所祕密狀態的大學,是蘇共爲紀念孫中山創立的,主要培養中國的革命才人,當時處於國共合作期間,所以很多國民黨元老的子女也被送到這所大學深造。

小小年紀就背井離鄉到異國求學,生活想必是孤獨的。但是,在這期間,他遇到了人生的初戀。這個女孩子叫馮弗能,當年只有14歲。

蔣經國出身不凡,而這個女孩子的出身同樣不凡。她是大名鼎鼎的軍閥馮玉祥的女兒,原本是在德國留學,後來轉學來到莫斯科,進入了中山大學,成爲蔣經國的同學。

兩個年輕人在異國他鄉,認識之後很久就墜入愛河。他們經常在一起散步,一起學習,關係非常親密。

但是,這樣的熱戀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1926年3月蔣介石發動中山艦事件,污衊中山艦艦長、鮑羅廷的親信李之龍擅自調動軍艦,意圖危害廣州政府,還驅逐了幾名蘇聯顧問。這在當時是轟動全國的大事件,甚至影響到了當時的中蘇關係。

馮玉祥於6月21日發表通電,宣佈與蔣介石攜手合作,也採取了在自己的軍隊中進行所謂"清黨",並遣返其蘇聯顧問,與蘇共斷絕關係。這些舉動引起了蘇共的極大反感。

在中山大學,校方要求馮弗能與馮玉祥"劃清界線"。但是,馮弗能不願與父親反目成仇,畢竟那是自己的親生父親。於是,她便決定回國。臨行前,她曾勸說蔣經國和她一起回國。蔣經國雖然十分不捨,但是他還是沒有答應。於是,兩人只好分手。

蔣經國的這段初戀就這樣結束了。

留在蘇聯的蔣經國日子也並不好過。蘇共也曾要求寫自白書,蔣經國被迫無奈,曾宣佈與父親蔣介石斷絕父子關係。在一份公開發表的聲明裏說:"蔣介石我的父親和革命的朋友,他已走到反革命陣營,現在他是我的敵人。"

從此,馮弗能好蔣經國再沒有見過面。

馮弗能回國之後,嫁給了北京一戶張姓人家的公子,後來曾隨丈夫赴英國。1979年在北京病逝。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