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產品經理來說,學習就如同產品迭代一樣重要,只有通過持續的學習,才能不斷完善自身知識體系,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能力框架。

大廠方法論:點解鵝廠產品心法

作爲產品經理來說,自己打造的最重要的產品莫過於自己本身了。任何成功的產品都不是一蹴而就,一擊必中的,而是通過小步快跑打造MVP,再依靠不斷的迭代優化實現最終形態。對於人來說,學習就如同產品的迭代一般重要,只有通過持續的學習,才能不斷完善自身知識體系,最終變成一名優秀且成功的人。

威廉一直認爲學習是產品經理一項很重要的能力,甚至說是一種特質。學習對我而言,並不只是狹義理解上的讀書、上課,而是很廣義的,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像是一種態度,比如說別人發言時用心聆聽異見,比如說做事情時多問自己幾個爲什麼,再比如說對看到的文章能否加以自己的理解和解讀等等,這或許就是俗話說的處處留心皆學問。

最近威廉想多和大家分享一些產品學習上的感悟,於是想起自己在去年看過的《騰訊8分鐘產品課》,趁着週末用Xmind把知識框架整理了一遍,再加上自己工作中對於產品的思考和理解,一起寫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也算自己對知識的鞏固和覆盤。

鵝廠產品心法

19年產品經驗,16個月精心打磨,9位頂級產品專家研討提煉,凝聚騰訊產品經驗的產品課程,當然這些都不是我說的,是騰訊自己的介紹啦。

總而言之,這麼多年,這麼多月,這麼多專家凝結的鵝廠產品心法總結起來就8個關鍵詞:用戶、定位、需求、時機、匠心、危機、合作and商業。威廉會結合這8點加上自己的獨到見解一一爲大家展開來談。

用戶

一切以用戶價值爲依歸。

大廠方法論:點解鵝廠產品心法

產品來自於需求,需求來自於用戶,所以一切都是以用戶爲核心。威廉很認同小馬哥所說的一切以用戶價值爲依歸,好的產品一定是能夠提供給用戶價值,滿足用戶需求,再反過來持續地爲公司帶來商業價值,這必然是一種互利互惠,win-win的結果。

對於用戶的理解,鵝廠強調四個點:定義用戶、接近用戶、瞭解用戶和變成用戶。這四者之間其實是一種遞進關係,首先我們必須知道我們的用戶是誰,只有明確知道了用戶是誰,我們才能通過各種方式去接近他們,然後纔有可能瞭解他們,考慮到他們所處的各種場景,最終能夠在思維上變成他們,當然要變成用戶對於產品經理來說很難,這必須要有過人的同理心,需要天賦,更需要刻意練習。

就拿社交產品來說,你要明確知道你的產品服務於誰,是男性,還是女性;是80後大叔,90後青年還是00後鮮肉;是三四線鄉民,還是一二線白領。不同的用戶對於社交的需求是截然不同的,上了年紀的大叔,可能更在乎情感上的陪護;都市中的少男少女,卻期盼乾柴烈火;而00後爲主的Z世代,則只在乎存在感和陪伴感。所以,你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方式接近了解你的目標用戶,最終目的就是爲了獲取最爲精準的用戶畫像,抓準用戶的需求痛點。

定位

產品要有邊界和調性。

產品經理就像一名廚師,根據客人點的菜,利用有限的食材、設備和人手,規劃合理的烹飪流程,來烹飪出一盤客人喫了覺得好喫,樂意付錢的佳餚,而不是喫了要蓋你一臉。那麼所謂的產品邊界就如同這盤菜的份量,是多是少;產品調性就如同這盤菜的口味,是甜,是辣。這都必須是很明確的,否則產品看起來大而全,但實際卻食之無味,不明所以,毫無特點。

產品的定位也是根據產品服務於誰而定的,圍繞着用戶,研究競品,結合自身優勢來確立自己的定位。好的產品,它的定位一定是能夠用一句話表明的。例如soul是一款心靈社交APP,uki是一款認識新朋友的年輕人交友軟件,一週CP是一個走心的戀愛交友平臺等等。

那麼如何去給你的產品定位呢?鵝廠給出了三個點建議:

大廠方法論:點解鵝廠產品心法

這些都很好理解,產品的定位肯定不是一塵不變的,就跟產品的發展一樣,會經歷初期中期後期這個過程,產品定位也是會經歷由小到大。

尤其是隨着經濟水平的不斷髮展,社會生產也從原來的大規模,普適性,批量生產變成了如今小規模,個性化,定製化生產。而互聯網產品同樣如此,如今對於產品初期定位的要求越來越高了,一方面以Z世代爲主的互聯網原住民逐漸成長起來,他們的需求偏好,逐漸變得小衆、個性;另一方面,現在是一個巨頭叢生,格局固化的時代,普適性的需求基本已經被滿足,只剩下一些夾縫留給後來者去探索,這也要求新的產品在定位上就必須更加精準明確且聚焦,小而美的產品形態將會逐漸成爲一種趨勢。

所以在產品初期,定位必須十分清晰且具象,才能把所有資源和能力集中打在一個點上,從這個點去撕開市場獲取用戶。

例如陌陌在早期,團隊給它的定位就是手機必備交友產品,當然外部,或者說用戶給它的定位是“約炮神器”,哈哈哈,所以圍繞着交友或者說是約炮,他們把基於LBS的推薦附近好友作爲核心功能,並持續打磨並延伸出許多與之相關的新功能。

隨着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需求也是在不斷變化,要求着產品的邊界和定位發生變化,單純LBS交友無法滿足如今用戶的需求了,所以陌陌加入了遊戲、直播、電臺等等新的功能,使他成爲了一個泛娛樂社交平臺。但哪怕如今打開陌陌有點像劉姥姥逛大觀園的感覺,哪怕直播已經成爲它的收入第一來源,陌陌卻依然不忘它的社交初心,這點是不可被忽略的。

需求

需求來源於用戶,但不止於用戶。

什麼是產品需求?如何獲取需求?如何分析需求?產品需求三連。你可以在腦子裏畫個十幾秒想一想着三個問題,看看自己內心中是否有答案。

首先什麼是產品需求?用戶想要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用戶想要認識身邊的朋友,用戶想要認識異性朋友,這些都是產品需求。需求來源於用戶,來源於生活,因爲用戶找不到契合的朋友,因爲用戶找不到附近的朋友,因爲用戶找不到異性朋友,所以纔會有了之前那些需求,故此產品的需求其實是用戶在生活之中遇到並想要解決的問題。

小龍哥高度提煉出了一句話:需求的本質,是人的心理訴求。因爲你想要,所以我給你,這句話是我自己補充的,哈哈哈。

其次如何獲取需求?威廉認爲是從兩個方面入手:

  • 一是發現需求,這就得迴歸到上面說的用戶身上去了,只要你能夠接近和了解你的目標用戶,用他們的視角結合自己場景化的思維,一定可以在各個環節中捕捉和發現他們所遇到的問題;
  • 二是“創造”需求,需求雖然來自於用戶,但不至於用戶。

蘋果手機問世之前,用戶和市場還沉浸在功能機的迭代升級之中。想要創造需求,就必須對用戶有着深刻理解,對時代潮流有着敏銳的把握,同時自身要具有創造型的思維,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把不現實變成現實。

當然很多人聽到創造需求一定會想diss我,因爲他們認爲創造需求只是發現了用戶內心中的需求而已。但我認爲並不只是這樣,用戶的需求都是基於訴求源於生活,而創造需求是需要超越當下現實生活,去遐想未來。

最後如何分析需求?哪些需求做?哪些需求不做?又有哪些需求是要先做?哪些需求後做?這就需要來對需求進行優先級評判啦,鵝廠給出了一套經過實踐檢驗的產品需求優先級判定模型。

大廠方法論:點解鵝廠產品心法

鵝廠把需求從基礎到高級分爲四個層級分別是可用性、更佳體驗、擴展兼容和生態完善,首先要滿足的需求一定是關於產品的可用性,必須保障功能和業務走得通,能用易用,再此基礎上再去滿足用戶更佳的產品體驗,這兩點是產品的核心能力。

只有把基礎的需求滿足好之後,纔爲高級需求的實現打好地基,去擴展兼容不同用戶羣體的不同需求,最後完善業務生態,打造產品閉環。

大廠方法論:點解鵝廠產品心法

當然評判需求優先級不僅僅這一個模型,像日常工作中,常見的就有按照緊急和重要雙維度來評判需求的優先級,先做重要且緊急的,再做緊急不重要的,接着做重要不緊急的,咳咳,堅決不做不重要不緊急的。

時機

主動推演風口,爲抓準時機做好準備。

大廠方法論:點解鵝廠產品心法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一款產品的成功也講究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是指行業環境,地利是指能力儲備,人和則是指的用戶認知,這些便構成產品的時機。

好的產品時機, 是指產品的推出既順應行業環境的發展又具備一定的用戶認知基礎,且能力已提前儲備到位。縱觀移動互聯網這些年的發展,大江東去,浪淘盡多少好的產品,它們的湮沒並非不夠優秀,只是生不逢時。

就比如說視頻社交產品Tiki來說,這麼多年一直不溫不火,但在大洋的彼岸,一款像素級複製Tiki的後來者Monkey卻從發佈之初就一路走紅,這就是時機所造成的。

在國內,社會文化使得國人骨子裏是含蓄內斂的,國家政策上對於視頻行業監管十分嚴苛,而且移動網絡資費較貴,信號存在延遲和不穩定,最重要的是用戶仍沉浸在圖文社交中,沒有視頻社交的習慣,便造成了比Monkey更優秀的Tiki在國內沒有表現的像Monkey那樣勢不可擋。

但隨着5G時代的到來,用戶音視頻交友習慣逐漸養成,對於主打年輕人的音視頻社交產品來說,它們的時機即將來臨。

除了了大時機外,對於一些已經上線的產品來說,還有很多小時機的存在,小時機也就是所謂的節日熱點。這就對產品經理的個人能力要求很高了,需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在平時的工作中留心觀察,把握熱點,順勢而爲。

小結

好了,爲了大家更好的閱讀體驗,威廉講萬字長文拆成了上下兩篇,本文爲鵝廠產品心法的上篇,主要講解了威廉對於用戶、定位、需求和時機四個關鍵詞的理解,下一篇將爲大家繼續分享匠心、危機、合作、商業的點評講解,敬請期待。

附贈《騰訊8分鐘產品課》知識框架圖:

大廠方法論:點解鵝廠產品心法

#專欄作家#

迷路的威廉,微信公衆號:產品Lab(ID:championidea),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專注於社交社區產品和行業研究觀察,對社交產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產品方法論、心理學研究業餘愛好者。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