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微信的發布時間是一門理學,我們能夠結合用戶的閱讀習慣進行分析推導的話;

那麼抖音的發布時間,則更像一門玄學,新人想弄明白,老手卻各有說法。

等問了一圈,你也許發現,誰跟誰說的都不太一樣。

聽哪個呢?

一、「公認」的黃金髮布時間

在抖音圈兒裏,流傳最廣的黃金髮布時間,用四個字來總結叫「四點兩天」。

所謂四點:是指週一到週五的

早7-9點

(這個時間大多數人剛睡醒,刷一刷抖音醒醒神,或者在上班路上無聊看一看抖音有什麼好玩的)

中午12-13點

(忙了一上午,工作也好上學也罷,終於可以歇下來,趁著喫飯的檔口趕緊刷刷抖音,看看最喜歡的小哥哥、小姐姐更新了沒有)

下午16-18點

(這個時間主要針對上班族,下午四五點,手裡的工作基本處理得差不多,有時間翻翻抖音放鬆一下,坐等下班)

晚上21點左右

(下課或者下班收拾完,終於可以躺在牀上,幹什麼呢?刷抖音!

至於兩天:主要是說週六日的休息期間。

大週末的,誰都別管我,想什麼時候看就什麼時候看。

四點兩天,可以說幾乎囊括了主流用戶停留在抖音的峯值區間,不吹不黑,難怪被公認為抖音內容黃金髮布時間。

二、老司機眼中的最佳發布時間

在抖音老司機眼中,相比於時間,他們更注重對內容的打造和雕琢。

不過,從發布時間的選擇上,我們大概可以把他們分為四類:

1.選擇固定的時間發布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

一部分老司機不太關心別人眼中所謂的最好、最佳時間,他們每天準時準點兒,定好了,就在這一個時間發。

這樣做,其實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可以滿足忠實粉絲的確定性心理;

其二,可以讓自己的團隊成員心理有譜,我們的deadline就是這個時間。

2.追逐熱點發布

抖音內的熱點主要來自於3個方面:內部產生、平臺引導、外部延伸到內部。

有熱點,就會大量的搜索和關注。

而老司機,往往在熱點產生的第一時間,快速打造出符合自身調性的內容,並發出來。「趁熱」吸引粉絲、獲得曝光。

3.錯峯發布

目前,很多大號將發布時間集中在下午16-20點之間。

這個,我們可以從抖音用戶活躍時間分佈上找到原因。

從下午16點一直到凌晨,是一個用戶活躍度更高,對放鬆、娛樂需求更集中的一個區間。

在這個區間的優質的內容,能夠即時得到精準標籤用戶的反饋,上熱門的機會更大。

也恰恰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了大量新內容的扎堆。

要知道,抖音活躍用戶是存在上限的,比如說推薦量1000W,同一時間有10個好作品被系統推,與同一時間有100個好作品被系統推,明顯前者能夠獲得的曝光更多。

因此,很多老司機選擇了錯峯發布內容,提前或者延後1到半個小時,在作品不多的時候,我想讓自己的內容獲得更好的數據,或者說進入更多的推薦池中。

4.無特定規律,自由發布

抖音做久了,你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人。

有個200多萬大號的作者,在談到發布時間時,神祕一笑。

從凌晨1點到早上7點,他哪個時間都試過,作品數據竟然比白天發的都要好,難道夜貓子們都被他給圈走了?

關鍵現在抖音還沒有推出定時發布功能,如果真要是後半夜發作品效果更好,那些抖音運營負責人估計要來找我聊聊了。

三、關於發布時間,你要記住這些!

說笑歸說笑,回到正題,在發布作品時間上,我們能抓住哪些關鍵點呢?

1.看同類型大號的發布時間

在抖音,賬號做不起來的原因千差萬別,但做好的賬號,很多地方我們能找到相似的蹤影。

同類型大號,之所以成功,除了入局更早、內容更好、文案更棒等原因,他們發布時間同樣值得我們借鑒和參考。

在他們爆款內容更集中的時間段,同類型標籤用戶的反饋一定是更高的。

所以對於新號來說,要先跟隨,再有選擇的錯峯。

2.看賬號主流用戶羣的使用時間

除了參考同類型大號之外,我們還可以結合自己產品、服務、標籤的主流用戶使用場景來決定發布作品的時間。比如:

教健身的,盡量避開工作時間;

幫助催眠的,盡量不需要選擇白天;

拿美食類賬號來說,用戶一般會在什麼樣的情景下看你的內容?喫飯(做飯)之前、晚22點之後,以及上下班的路上……

需求帶來互動,互動讓你更接近熱門。

3.看可參與的「熱點、熱搜」發生的第一時間

熱點、熱搜、平臺活動,都是能夠帶來大量曝光的入口。

在發布內容時,找到適合自己發揮的「即時熱點」,快速跟進,在平臺追熱點內容還沒大量湧上來時,第一時間收割粉絲的關注。

最後,我們回到一個用戶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個時間刷抖音,其實都是能看到爆款的。至於更適合你的那個時間,多摸索、多實踐,結合上面介紹的,相信你能很快找到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